人物:赵文华

相关人物:共 39 位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净付净外上合:孤帆过几村。
睹归鸦落日。
频添愁闷。
楼船车马。
知不似昔日喧腾。
末:船上通报。
黄如桂要见老爷。
净:黄御史是我故人。
请上船来。
相见净惊介:呀。
这是董幼海。
先生何来。
末:小子向蒙教训。
特来拜谢。
净:已往之愆。
悔之晚矣。
付净见末介:董先生。
别来丰采倍常。
即日谅有荣擢。
末:小子戎伍之列。
何足挂齿。
净:愚父子乏物表忱。
不敢过拜。
末:在敝地经过。
本当奉些小礼。
奈我松江旧有三般土产。
今已无矣。
付净:甚么三般土产。
末:第一件。
我松江出得好墨。
但贤乔梓心上自是墨黑。
谅不希罕。
故不敢奉。
第二。
我松江出得好布。
近日被江西大夥强盗郭宜收去。
与众手下裹头。
各铺卖尽。
亦不得奉。
第三。
我松江出得好绒单。
不知赵文华的奸贼向年打那大单子何用。
行家折了本钱。
此后再不肯打。
小子止打得一个红帽儿在此。
送与东楼南雄去带。
袖出帽送介付净:惶愧惶愧。
末:不是黄块。
是一个金勇字。
这金子还高。
是七宝金[⿰⺡枭]器的成色。
付净:董先生。
勾了。
末:小生还有俚语几句。
赠乔梓荣归。
出诗诵介:人心昧。
天难昧。
报道循环岂无会。
文华死后懋卿亡。
继续应知第三位。
金山卫。
南雄卫。
不同先后还同罪。
凭君挽尽海洋波。
难洗奸名千载愧。
净:董先生。
愚父子已知罪矣。
末:如此。
小生告回。
请了片言诛破奸雄胆。
辱挞何须到市朝。
下净叹介付净:都是爹爹教他上船。
到受了小畜生这一场大气。
净:开船去罢。
省得又有人来。
合:柱中幸脱李膺手。
厕上须防郑虎臣。
休停辙。
莫问津。
江东父老面难亲。
游魂扰。
旅梦惊。
空思待诏在金门。
风吹甬江月,万里发城阴。
海白东南尽,天青上下深。
光从露气湿,寒逐岁华侵。
复忆乘槎事,难忘霄汉心。
宋家汴都全盛时,四方玉帛梯航随。
清明上河俗所尚,倾城士女揭童儿。
城中万屋翚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
花棚柳市围春风,雾阁云窗粲朝绮。
芳原细草飞轻尘,驰者若飙行若云。
虹桥影落浪花里,捩舵撇蓬俱有神。
笙歌在楼游在野,亦有驱牛种田者。
眼中苦乐各有情,纵使丹青未堪写。
翰林画史张择端,研朱吮墨镂心肝。
细穷毫发夥千万,直与造化争雕镌。
图成进入缉熙殿,御笔题签标卷面。
天津一夜杜鹃啼,倏忽春光几回变。
朔风捲地天雨沙,此图此景复谁家。
家藏私印屡易主,嬴得风流后代誇。
姓名不入宣和谱,翰墨流传藉吾祖。
独从忧乐感兴衰,空吊环州一抔土。
丰亨豫大纷彼徒,当时谁进流民图。
乾坤頫仰意不极,世事荣枯无代无。
都穆《寓意编》:《清明上河图》藏阁老长沙公家,公以穆游门下,且颇知书画,每暇日辄出所藏,命穆品评。此盖公生平所宝秘者。观其位置若城郭市桥屋卢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意态,毫发无遗。盖汴京盛时伟观,可按图而得,而非一朝夕之所能者,其用心亦良苦矣。图有金大定丙午燕山张著跋云:「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京师,后习绘事,工于界画,自成一家。」又引向氏《图画记》谓择端复有《西湖争标图》,与此并入神品。元至正壬辰西昌杨准跋则谓前有徽南标题,后有金诸老诗及私印若干。今皆不存。长沙公自为诗,细书其后。
李坤元《忍斋杂识》:王公思质为分宜害,实以《清明上河图》故,图寸马豆人,为宋朝人手笔。思质得之,价止二百金,系先曾叔祖狷庵公居间者。狷庵名如讷,即仪郎敬斋子,而思质从甥。予尝见思质任制府日致狷庵手书,始悉其由。既分宜索取此图,恩质以临笔与之,而分宜门下客精于辨画者,觇知其故,从思质假金,思质拒之,因白分宜言图之伪,复披细观,指其絓漏处云:「安有一小马脚而跨二瓦沟之理。」分宜大怒,遂借端中伤,以图之微而竟婴祸殒身。君子责备贤者,谓思质实自贻伊戚焉。
《野获编》:严分宜势炽时,以诸珍宝盈溢,遂及书画骨董雅事。时鄢懋卿以总鹾使江淮,胡宗宪、赵文华以督兵使吴越,各承奉意旨,搜取古玩,不遗馀力。时传闻有《清明上河图》手卷,宋张择端画,在故相王文恪胄君家。其家钜万,难以阿堵动,乃托苏人汤臣者往图之。阳以善装潢知名,客严门下,亦与娄江王思质中丞往还,乃说王购之。王时镇蓟门,即命汤善价求市,既不可得,遂属苏人黄彪摹真本应命。黄亦画家高手也。严氏既得此卷,珍为异宝,用以为诸画压卷,置酒会诸贵人赏玩之。有妒王中丞者,知共事,直发为赝本。严世蕃大惭怒,顿恨中丞,谓有意绐之。祸本自此成。或云即汤姓怨弇州伯仲,自露始末。不知然否。以文房清玩致起大狱,严氏之罪固当诛。但张择端者,南渡画院中人,与萧照,刘松年辈比肩,何以声价陡重,且为祟如此。
田按,王氏与分宜构祸之由不仅为此图,然此图亦买祸之一端也。李坤元、沈德符所纪各有不同,姑两存其说。后此图流传,董香光尚及见之,见《容台集》。都南濠称,赏鉴家王氏所藏,即西涯所题图也。录西涯诗附著其事于此。
于归甫两月,辘轳回柔肠。
我生廿六年,无日离高堂。
一旦甬江水,送我游荆襄。
我生日以远,我心日以伤。
天涯即门外,夙愿何时偿。
王给事分守浙东 其一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七言律诗
东南观察古诸侯,按节明州与越州。
曲盖赐来函德殿,高牙开近甬江楼。
西垣旧日能廷诤,前路清风起棹讴。
若问衡文嘉祐事,会稽竹箭不胜收(使君曾典浙试)
答钱户部世恩 明 · 邵宝
七言律诗
梅村东去问前津,自折梅花欲赠人。
别恨却寻何处在,寄声翻笑向来频。
鱼龙漫拟秋为夜,草木先知地有春。
莫向尊前论出处,䌽衣公亦赐归臣。
东林寺里旧书堂,三十年来野草荒。
百啭未忘初鸟韵,一株犹剩晚柑香。
山怀龙阜神俱远,水问梅村脉故长。
寄语云生为磨石,客中新记已成章。
甬江楼畔花树明,灌门有路通蓬瀛。
庆元使君曳黄绶,行部雨中来永兴。
单车缓轴去呵杂,肯为墙东系朱鬣。
解佩惭无吕氏刀,荒亭未设休源榻。
君家仕宦多似云,鸣珂旧里声相闻。
凤毛已布庭前䌽,骥足还留海上军。
清和四月值初度,弧矢应悬郡庭树。
一觞欲献未能前,但望金峨海傍路。
甬江 其一 明 · 李堂
五言律诗
出郭偶乘风,天终吾道东。
醒心还愧影,谢事每书空。
水鸟依人白,江花信意红。
馀年诗谱在,寂莫酒杯中。
甬江 其二 明 · 李堂
五言律诗
江柳愧先秋,风光即柳州。
潮声疑旧雨,暝色弄新愁。
独喜天青眼,人惊浪白头。
微阳方布暖,莫遣瘴云浮。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