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南明永历帝

相关人物:共 119 位
共 1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2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徙居昆山,字游初。
崇祯元年进士,授饶州推官,擢翰林编修。
南明隆武帝擢少詹事署国子监事。
永历元年,召为礼部尚书,拜东阁大学士。
清兵逼南宁,永历帝出走,天麟扶病扈从,中道卒。
有《易鼎三然》。
维基
朱天麟(?
—1652年),原名沈天英,字游初,直隶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市)人,明朝末年及南明政治人物。
崇祯元年(1628年),朱天麟中进士,授江西饶州府推官,后来入京,崇祯帝亲试,命为翰林院编修。
南明隆武时,以少詹事署国子监事。
他反感郑芝龙跋扈,乞假到广东,汀州失守,隆武帝被清军俘杀。
走广西,到安平土州。
永历帝在广东肇庆即位,召其为礼部侍郎。
永历二年(1648年),晋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永历三年(1649年),他被楚党丁魁楚诬陷为吴党之首,鼓动言官十六人弹劾,因此辞官。
永历四年(1650年),再次入直,晋太子太保兼建极殿大学士。
永历五年(1651年),他奉命经略左右两江土司。
永历六年(1652年),随永历帝到广南府,在西坂村病卒。
李膺品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膺品(?
—1653年),字张锦,广西桂林府灵川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李膺品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获授武选主事;隆武帝继位后迁任江西道御史。
何腾蛟招揽高一功、李赤心军队,他上疏请求以监军御史到军前谋求恢复。
隆武二年(1646年),他跟从何腾蛟到湘阴,期望于岳州与各将领会面;但诸镇只是观望不前,并未成事,他则以户科给事中宣谕衡州、永州,调官吏科。
永历元年(1647年),长沙沦陷,朝廷命令他巡按湖南;章旷到衡州、永州后调守宝庆。
二月时,朝廷派使者催促他入卫,跟随永历帝到奉天、靖州、柳州、桂林。
次年(1648年),李膺品和陈经猷协助何腾蛟、瞿式耜守卫桂林,升任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抚治永州。
当时时朝中大臣结党而且势同水火,他却不跟随;同年十月调为兵部添注右侍郎。
永历四年(1650年)九月,他以兵部左侍郎、副都御史督兴安、灵川义军,固守全桂林,自行罢官归乡。
瞿式耜、张同敞邀请他参与谋议,他见广东局势孤危,而四、五都形势险固,可以坚守支援桂林,因此和陈经猷联合义民守住薄岭、乌岭;瞿式耜、张同敞死后,灵东地方依然能守住。
永历六年(1652年),李定国出师奉天,李膺品密启其桂林空虚,毋需畏惧孔有德。
于是李定国乃经西延、大埠袭击桂林,他也因此功劳得召用为兵部左侍郎。
次年(1653年)七月,李定国再次攻打桂林失利,清朝政府以他接近淮东,能和李定国通讯,将为灭亡南明的制肘,就找来奸人向导出兵突陷二岭。
他逃入五指山上吊自杀,很多士民也跟从死去。
李膺品豪迈有谋略,家世丰厚,国家有难时散尽家产作军用,归乡后穷得无法煮稀饭;后来再次起义,居民都献出家产出誓死跟从,他的忠义如此感动人心。
他的三名儿子在清朝依照他的遗命不去应试,于是没有显贵。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忠孝(1593~1666),字长孺,号愧两,福建惠安人。明崇祯元年 (1628)进士,担任户部主事,由于个性耿介,任官尽职,不徇私包庇,因而得罪宦官邓希诏,先后两次遭构陷,入狱长达廿八月。后虽有多次平反机会,但均未能复职。崇祯十七(顺治元年‧1644)年甲申之变后,他曾投入福王幕下,为反清复明奔走数年。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十月,清师攻下厦门、金门两岛。忠孝知事无可为,乃应郑成功之邀,与好友辜朝荐于永历十八年(康熙三年‧1664)三月东渡澎湖,四月移居台湾。忠孝留台期间,颇受郑氏父子礼遇,与宁靖王、沈光文、徐孚远诸遗老时相过从,于旅台之第四年病逝台湾,享年七十四岁。王忠孝生平诗作无多,据《惠安王忠孝公全集》一书,自卷九迄卷十一,所载诗作不过九十五题,约百馀首。王忠孝诗的内容,主要以反映明清鼎革之际的时代动乱为主,可纳入明代遗民文学的传统来观察。  目前可见王忠孝作品,最齐全者为台湾省文献会于1994年排印出版的《惠安王忠孝公全集》。根据书前〈点校说明〉,该书乃据王忠孝后裔所辑之未刊本,原有十二卷,而台湾省文献会之刊印本,仅保存传志类中的〈王忠孝传〉、〈王氏谱氏〉二文为附卷,故今刊印本,共分十一卷,另有附卷一卷。另外,江苏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王忠孝公集》(福建丛书第二辑之八),由福建师大教授方宝川根据上述抄本重新整理,并以福建师大抄本为底本刊印。以下所录即以方宝川编校的《王忠孝公集》为底本,参考台湾省文献会出版之《惠安王忠孝公全集》。 (廖振富撰)
维基
王忠孝(1593年7月21日—1666年5月31日),字长儒,号愧两,福建惠安南埔乡沙格村(今惠安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人,明末政治人物。
明朝、南明时期王忠孝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廿三日(1593年7月21日)。
崇祯元年(1628年)王忠孝中进士,并授户部主事,由于个性耿介,以及任官尽职、不徇私包庇的关系,所以得罪宦官邓希诏,先后两次遭构陷,入狱长达28月。
崇祯十七年(1664年)甲申之变后,王忠孝投入福王朱由崧(后来的弘光帝)幕下为反清而努力。
南明弘光帝授之为绍兴府知府,擢副都御史,王忠孝推辞不受。
隆武帝朱聿键授王忠孝兵部左侍郎,后辞。
永历帝授之为兵部右侍郎兼太常寺卿,再次辞而不受。
吴璟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璟(?
—1653年10月31日),本名吴文瀛,字叔登,直隶松江府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吴璟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曾任祁门县教谕,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授江西泰和知县,任内恩威并重。
转为山东道监察御史。
隆武年间以浙江道御史巡按云南,加太仆少卿。
永历帝即位,升为礼部左侍郎。
永历元年(1647年)三月,升左都御史,次年(1648年)九月调礼部尚书。
李成栋反正,吴璟随永历帝到肇庆,见咨入贡士皆牛鬼蛇神,于永历三年(1649年)六月以病辞官。
四年(1650年)八月,朝廷起用吴璟为左都御史掌院,未赴任;清兵来缉拿,他押上三千金逃脱。
李定国收复广西,推荐起用兵部尚书、总督两广,到永历七年(1653年)九月在柳州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万日吉(?
—1654年1月15日),字允康,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万日吉是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授直隶昆山县知县。
隆武初,转任兵部主事;当时的选贡会得任职庶吉士,他上疏这不符合制度。
隆武帝说:「拔士取贡中是作育人才的举动,事关特殊。
称为『萃士』原本是和庶吉士作区别,不用激动诋毁。
」转任建南道副使。
清朝军队攻至,他逃亡,后来起兵,授官岭北参议,前往宁波联络海师,打算进见监国鲁王,但未成行。
永历六年(1652年),南宁伯杨昆奉永历帝诏令连络浙江和南直隶义师,在安庆和尚书杨卓然、总督汪硕德、佥都御史叶士彦、佥都御史巡抚天津于在镕等人被清朝政府抓获,送往江宁,次年(165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和与汪硕德等七十二人一同遇害,死前依然拿石头掷向清兵,骂不绝口,南明朝廷追赠太仆寺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6—1647 【介绍】: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授编修。
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
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
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
谥文忠。
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全粤诗·卷五七三
陈子壮(一五九六—一六四七),字集生,号秋涛。南海人。熙昌子。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进士,廷对第三,授翰林院编修。明熹宗天启四年(一六二四),典浙江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明思宗崇祯初,起故官,历官至礼部右侍郎,充经筵讲官。每召见,辄称旨。旋以言宗室事,唐王上疏底之,下之狱,减死放归。后唐王立福建,召为相,竟以宿憾而不行。遭国变,于广州修南园,结诗社。永明王立于肇庆,授子壮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会大兵入广州,唐王弟聿被执死,子壮止不行。顺治四年(一六四七)春,与陈邦彦、张家玉、王兴、赖其肖等先后起兵,驻五羊驿,为大军击败,走还九江。九月,大兵克高明,被执至广州,不降,被戮,子壮母自缢。永明王赠子壮番禺侯,谥文忠,荫子上图锦衣卫指挥使。清朝褒典,追谥忠简。有《南宫》、《秋痕》、《云淙》诸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七八有传。陈子壮诗,以梁基永藏清刊《陈文忠公遗集》为底本。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秋涛,熙昌子,官尚书。
维基
陈子壮(1596年—1647年),字集生,号秋涛。
广东南海县沙贝村(今广州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人。
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
永历时官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谋求收复广州,兵败殉国。
陈子壮出生广州九曜坊之杲日堂故宅,四岁能文、七岁能诗,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年)成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魏忠贤欲延为己用,被陈婉拒,魏忠贤大怒:“何物陈子壮,竟敢逆我意!
”天启四年(1624年),自翰林院去浙江主持乡试,策论〈历代宦官之祸〉,为魏党所忌,遂罢职,定居盐仓街。
崇祯时,官左春坊左谕德,升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
后因朱姓案下狱,不久罢归乡里。
崇祯十年(1637年)在广州白云山辟云淙书院,次年修禊南园,与其弟陈子升及黎遂球、区怀瑞、曾道唯等12人修复南园诗社,世称南园十二子。
后在禺山书院授徒讲学。
弘光时,为礼部尚书。
隆武二年(1646年),广州城陷,陈子壮与弟陈子升捐资募兵,在南海九江举旗誓师,永历帝授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陈邦彦同陈子壮密谋攻取省城,同广州城内的原明朝广州卫指挥使杨可观、杨景晔秘密联系,“暗用桂字印票,号召多人”为内应,不料事泄,张贴檄文的家僮被清军捕获。
后兵败被俘至广州,佟养甲下令将陈子壮“寸磔于教场”,与陈邦彦、张家玉合称为“南明三忠”。
谥号文忠。
吴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可先,号石渠。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授蒲圻知县。
崇祯中历官江西提学副使。
南明永历帝擢为兵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转徒湘桂,在城步被清兵所执,至衡州不屈死。
炳工乐府,与阮大铖齐名,有《粲花斋新乐府》,包括《西园记》、《情邮记》、《绿牡丹》、《画中人》、《疗妒羹》五种。
维基
吴炳(1595年—1648年2月11日),字可先,号石渠,又号粲花主人,直隶宜兴县人,戏剧家。
万历己未进士。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进士,授湖广蒲圻县知县。
升刑部主事,调工部,升福建福州府知府,调江西吉安府。
崇祯年间,升任江西提学副使。
永历时,升任兵部右侍郎,跟从到桂林,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仍掌部事。
此后又跟随至武冈。
孔有德率兵进攻,朱由榔仓猝奔靖州,命吴炳护送太子取道城步县入广西,途中为清军截获,太子和吴炳被押至衡州。
吴炳绝食自尽于湘山寺。
周堪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宁乡人,字仲声,号五峰。明天启五年进士,历任知县、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兼副都御史。崇祯十六年,升南京户部尚书。曾密致史可法,请奏诛马士英、阮大铖。后知事不可为,变姓名避地闽粤。归后结庐董家村,焚香礼佛,罕与人接。卒年六十三。有《黄河纪》、《五峰文集》。
维基
周堪赓,字仲声,号五峰。
湖广宁乡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延安府同知周耀冕之子。
十九岁为诸生,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
崇祯年间,授福建福清县知县。
历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光禄寺卿、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副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以工部侍郎督修汴河。
崇祯帝自杀后,周堪赓隐为山僧,在岭表瓯海游历,曾参加抗清活动。
永历元年(1647年),永历帝派遣中书、副将“谕楚五臣,仍著地方官敦促赴召。
”因病不赴,实以尚书归故里。
楚五臣还有原礼部尚书湖广夷陵州(今湖北宜昌)人文安之、原江西巡抚湖广益阳人郭都贤等。
有《治河奏疏》二卷。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四○
黄奇遇,字亨臣。揭阳人。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授固安知县,捐资筑城,修辑县志。以荐卓异,对策称旨,特擢翰林院编修,与修实录。历经筵讲官,兼起居注。官至左中允。旋奔母丧。值乱被掠,后逃出。杜门乡居,足迹不入城市,更号平斋,自署绿园居士。卒年六十八。清林杭学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维基
黄奇遇(1598年—1666年),字亨臣,号平斋,晚号绿园居士,广东揭阳县人,生于渔湖(今属榕城区)。
明末官员。
黄奇遇少年丧父,牢记母亲教诲,以文章知名。
天启七年(1627年)考中丁卯科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联捷戊辰科三甲二百三十九名进士,崇祯四年(1631年)授顺天府固安县知县,任内惩治恶吏,整顿城防,政绩卓著,入祀当地名宦祠。
后赴京入觐,不畏太监张彝。
崇祯九年(1636年),调署东安县。
同年因对策称旨,被提升为翰林院编修,纂修《熹宗实录》。
历升春坊中允兼起居注官,因母丧回乡。
不久甲申之变爆发,明朝灭亡。
清兵入关后,随南明隆武帝、永历帝抗清,担任要职。
因不满朝中派系斗争而乞归,闭门不出,自号“绿园居士”。
卒年六十八岁。
清乾隆《揭阳县志》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林佳鼎(?
年—1648年),字汉宗,号非斋,福建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人。
书法家。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户部观政,九年授户部主事,升郎中,管理九江钞关。
十一年父亲去世离职回乡。
补官礼部郎中,受礼部尚书林欲楫器重,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有门生杜立德等二十人,不久出任广东提学副使。
永历帝即位,任兵部侍郎,加总督衔,在广东坚持抗清。
奉命讨伐在广州即位的绍武帝,兵败被杀,一说跳海而死。
子林朋隆,字言士,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科举人。
共 1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