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明思宗

相关人物:共 279 位
共 27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石凤台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57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阳城人,字六象,号逸斋。
明天启五年进士。
历官为宁前兵备道。
崇祯间上疏言与清议和事,触思宗怒,逮治几死。
清初,任陕西巡抚,又历荆西道、关西道。
有《石先生诗钞》。
维基
石凤台,字翥云,号逸斋,山西泽州阳城县人。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山西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科进士,性格爽朗,富有胆略。
初任陕西韩城县知县,调停驿站,使民力获得舒缓。
七年调任南宫县知县,崇祯二年(1639年)调知良乡县,后官至辽东宁前道副使,兵部尚书陈新甲授意他与清军议和,崇祯皇帝认为私自议和辱国,十四年(1641年)将石凤台下刑部大狱。
明亡后降清,清军平定陕西后,以石凤台署陕西巡抚,被清廷驳回,改任湖广布政司参议,分守荆西道,顺治五年八月,迁任陕西按察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参议、分守关西道,六年七月因土寇攻陷岐山县,被令致仕。
归乡后因当地有土匪啸聚西山,凤台一日单骑入巢穴劝谕,群盗感悟解散,回家种田的有五百人,乡人白允昌撰写文章,刻石记录此事。
著有西池、秦邸、秋吟、楚游、陇上、逸斋诸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骏甫。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时官给事中。居谏垣九年,建言颇多。迁山东布政使。入为大理卿。十七年,得帝死讯,自杀。有《凌忠介集》、《湘烟录》。
维基
凌义渠(1593年—1644年4月26日),字骏甫,号茗柯,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明代官员,官至大理寺卿。
工于诗。
李自成兵陷北京城,因而自缢殉国。
弘光朝,赠刑部尚书,谥忠清。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府乌程县织里镇。
长大后少负令闻,与同乡里的温璜被时任县令马思理赏识。
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
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进士。
崇祯三年(1630年),授礼科给事中,知无不言。
凌义渠居谏垣九年,建白多。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入朝为大理寺卿。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攻北京,朝廷召对,凌义渠赴长安门,闭门守卫。
后传来城陷消息,待凌义渠还朝,十九日崇祯皇帝已驾崩,于是扶墙哀号,以头触柱,血流满面。
门生劝其保重,他厉声阴止,独坐焚烧平生爱好之书。
二十日破晓,先生穿紫衣拜阙,作遗书辞别父母,后悬梁自尽。
年五十二岁。
南明赠刑部尚书,谥忠清。
清廷又赐谥忠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申葆,一字若柳,号八公。
天启二年进士。
改庶吉士,授编修。
崇祯时,累擢为礼部右侍郎。
杨嗣昌死后,德璟请追正其罪,不从。
十五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
言边臣宜久任,论饷增而兵反少于往时之弊,思宗皆不能行。
十七年,疏论行钞法及增派练饷之害,获谴去职,闻李自成军已近,移居外城,城陷时得逃去。
南明隆武帝召为阁臣,以病辞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若椰,晋江人。天启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有敬日草
维基
蒋德璟(1593年—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柳,福建晋江福全所人,祖籍直隶歙县(今安徽),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蒋德璟中式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因不附魏忠贤,遭排斥。
崇祯时,迁少詹事。
崇祯十一年(1639年)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增饷银二百八十万两,后来杨嗣昌卒于军,德璟上奏:“嗣昌倡聚敛之议,加剿饷、练饷,致天下民穷财尽,胥为盗。
又匿失事,饰首功,宜按仇鸾事,追正其罪。”。
崇祯十五年(1642年)首辅周延儒荐拔「德璟可大用」,与黄景昉、吴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之前崇祯帝问:“天变何由弭?
”对曰:“拯百姓,即弭天变。
近加辽饷千馀万、练饷七百万,民何以堪!
祖制:三协止一督、一抚、一总兵。
今增二督、三抚、六总兵,又设副将以下数十人;权不统一,何由制胜”。
崇祯十六年(1643年)改任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
德璟博闻强识,“九边厄塞、河漕屯牧、盐策水利、历律刑法,莫不究其利弊。
”性鲠直,能用人,陈子壮、倪元璐、顾锡畴皆由他推荐,谓「贤才不可不惜」。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日引罪去位,不久崇祯帝自缢煤山,明亡。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唐王朱聿键立于福州,改元隆武,蒋德璟与林欲楫、黄景昉、陈洪谧同时被召用,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朱聿键败走,德璟绝食,是月卒于家中。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淳(16世纪—17世纪),字固存,号胥庭,德安府孝感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张淳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大理寺观政,两年后(1633年)获授行人。
到十一年(1638年),他在考选期间向崇祯帝讲述时政得失,升任工科给事中。
当时六科官员都在考核内容誇大被考者的好处,只有他老成大体,切合时务;亦因此弹劾首辅张四知担任祭酒时贪污行径,遭贬谪为顺天府照磨,升大理寺右寺副;至弘光年间和钱元悫、陈济生同时任命,擢官太仆寺丞,其后辞官归乡,老死在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3 【介绍】: 明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字伯雅,一说字百雅,号白谷。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永城知县,以才调商丘。天启中,历吏部主事、郎中。魏忠贤乱政,乞归。崇祯八年,由验封郎中超迁顺天府丞。陕西农民军势盛,地方人谓巡抚庸懦,乃推边才用传庭。次年赴抚陕。在任严征发期会,一切以军法办事,擒杀高迎祥、蝎子块(拓养坤)等。与本兵杨嗣昌之议不合,遂相矛盾。十一年,与曹变蛟大破李自成。关中无战事。旋以清兵入畿辅,被召入卫,要求见帝面陈大计。为杨嗣昌所诬,下狱。十五年,陕督汪乔年败死,开封危急,乃起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以朝命促战,出兵河南,败于郏县。还陕后,备战练兵。明年加尚书,称督师。复以朝命促战,不得已而出兵,败于汝州,退至潼关而死。谥忠靖。有《白谷集》、《鉴劳录》。
维基
孙传庭(1593年—1643年11月13日),字百雅,号白谷,山西代州振武卫(今代县)人,祖籍河南光山,明末政治人物,军事将领。
万历己未进士,与流寇交战多年,曾生擒高迎祥。
崇祯末以兵部尚书为督师,防守潼关,在朝廷催促下强行出战李自成,大败身死。
「传庭死而明亡」。
清朝追谥忠靖。
孙传庭自幼聪颖,成年后高大魁梧,武艺精湛,弓马绝伦。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永城县知县。
天启初年入京任职,为吏部验封司主事,升稽勋司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
崇祯八年(1635年)秋,孙传庭返职,任验封郎中,后改顺天府府丞。
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闯军。
传庭在榆林建军,号为秦军(秦兵)。
此时洪承畴正与李自成战于陕北,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后,闯军首领闯王高迎祥自湖广复出,来到陕西,欲自汉中进攻西安。
传庭领秦军镇守,高迎祥无法攻克,遂意图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
传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北京处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继任闯王。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在潼关南原被洪承畴与孙传庭设伏击溃,带著残部十七人往陕西商洛山逃亡。
明军情势大好,然而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禦,李自成大难不死。
孙传庭与农民军鏖战多年,屡建战功,卢象升战死后,孙传庭代任其职,但因与杨嗣昌等人不和,颇受抑制。
崇祯十二年(1639年),杨嗣昌弹劾孙传庭假装生病请求卸任,崇祯帝怒,把孙传庭囚狱。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移军河南,时河南大饥,史载:饥民“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崇祯帝想起孙传庭,把他从狱中释放,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奉命兵援汴梁。
不久孙传庭代替汪乔年为陕西总督,斩杀跋扈的贺人龙,接著传庭又转战河南之地,连战连胜,李自成遂向冢头寨(在今南阳境)转移,途中大量抛弃财物,明军竞相争夺而乱阵,贼返兵而击之,此役“天大雨,粮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冻且馁,故大败”,造成了「柿园之败」。
明军是役损失将校70馀人及步骑数千。
传庭败归陕西,计守潼关。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朝廷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随后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督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兵部侍郎张凤翔进言「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
崇祯帝不从。
孙传庭不欲仓促出战,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传庭顿足叹曰:「奈何乎!
吾固知往而不返也。
然大丈夫岂能再对狱吏乎!
」,不得已在八月亲率白广恩、高杰等部10万人出师潼关,同时檄左良玉西上,总兵陈永福、秦翼明分别将河南与四川兵互为犄角。
九月,孙传庭大军至汝州(河南郏县)进逼襄城,然天降大雨七日夜不止,久雨道路泥泞,粮车不能前行,孙传庭不得已还军迎粮,留陈永福为后拒。
前军既移,后军乱,遂兵败,李自成一日内追杀四百里,直指孟津,明军四万馀人战死,损失大量兵器辎重。
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
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时年51岁。
崇祯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追赠或荫官。
同年十月,李自成攻破西安。
孙夫人张氏率孙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杀,年仅八岁的幺子孙世宁被一老翁收养。
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张四知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四知,字贻白,号岩叟,山东费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官至内阁首辅。
张四知脸上曾患溃疡,故而容貌不正。
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
由庶吉士授检讨。
崇祯中,官至礼部右侍郎。
崇祯十二年五月与姚明恭、魏炤乘,俱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皆庸劣之才,充位而已。
后加至太子太保,进吏部尚书、武英殿。
崇祯帝即位,就特别抑制言官,言官越弹劾的人,他越重用。
因此张四知在位四年,都不受影响。
明亡降清。
黄文焕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永福人,字维章。天启五年进士。崇祯中,由山阳知县擢翰林编修,因查究黄道周“党与”,牵连下诏狱。获释后,流寓南都以终。有《赭留集》,皆在狱时所作诗文。又有《诗经考》、《楚辞听直》等。
维基
黄文焕(?
—17世纪),字维章,号坤五,福建福州府永福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黄文焕学识渊博,在是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次年(1625年)联捷进士,历任海阳、番禺、山阳知县,迁任翰林院编修。
崇祯十三年(1640年),黄文焕因为黄道周劝谏崇祯帝一事被连坐,和涂仲吉同时入狱;弘光年间获释,擢官中允、詹事,南京失陷后隐居到去世,有《四书诗经》、《嫏嬛》、《陶诗杜诗注》、《楚词听直》、《赪留集》、《老庄注》、《秦汉文评》、《馆阁文集》等著作流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玉绳,号挹斋。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崇祯初拜大学士,参与机务,善伺意旨,帝甚信任。实庸懦无才略。清军逼近畿,自请督师,驻通州不敢战,谎称奏捷。后事泄,十六年十二月勒令自尽。
维基
周延儒(1593年—1644年),字玉绳,号挹斋,直隶宜兴县宜城镇人,明末政治人物、状元,东阁大学士。
因贻误军机,被赐死。
周延儒少时聪颖,被誉为神童,有名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连中会元、状元。
时年二十余岁,又与同年冯铨友善,其后结为姻亲。
天启中期升迁右中允,掌管司经局事务。
冯铨罢相后,周延儒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
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召延儒为礼部右侍郎。
周延儒“性警敏,善伺意指”,且为复社领袖,曾深得崇祯信任,屡蒙召对,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帝召周延儒密议,“漏下数十刻乃出,语秘不得闻”,崇祯三年正月,韩爌致仕,三月李标致仕,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得以任首辅。
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刑科都给事陈赞化劾周延儒“招权纳贿、游客李元功借丛威人”,又揭发延儒尝告诉李标云:“今上羲皇上人也”。
六月,周延儒被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民间的对联说“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
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
崇祯十年(1637年)温体仁被罢免。
周延儒再度入阁。
崇祯十四年,重任首辅的周延儒在其门生张溥的劝说筹划下,悉反温体仁时的弊政,凡周延儒所请减税、施恩、恤民、用心等事,崇祯帝皆忻然允许。
周延儒又言「老成名德,不可轻弃。
」于是当时被罢免的名臣郑三俊掌吏部,刘宗周掌都察院,范景文掌工部,倪元璐佐兵部。
其他如李邦华、张国维、徐石麒、张玮、金光辰等,布满九列。
又释放在狱的傅宗龙等,追赠已故文震孟、姚希孟等荣誉,中外一时都说周延儒贤能。
崇祯十五年(1642年)周延儒又劝皇帝剥夺东厂的权力,史称“都人大悦”,东厂特务恨之入骨,当时崇祯皇帝十分重视尊敬周延儒,曾经在新年时向他一揖说:「朕以天下听先生」,但是周延儒实际上庸驽无材略,且性贪,根本不能勉救局势。
同年五月,山东兵备佥事雷演祚弹劾周延儒门生范志完督师山东时纵兵淫掠,并赴京与其对质。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旗压境,震动燕都。
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督师抗击清兵,并明言说「但言愿捐躯报国,援兵事实非所长」。
但周延儒带兵出京后,驻军通州,不敢迎战。
每日与部属饮酒作乐,“每日幕客攒集,午后始开门收文书,应故事”,向朝廷谎报军情,伪造胜绩。
崇祯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
后来,周延儒得知清军兵退,遂谎报战功。
朝廷论功加周延儒为太师。
后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延儒。
崇祯大骂:“最恨周延儒对朕使乖(玩弄计谋欺瞒)。
”崇祯十六年七月,崇祯在中左门召见群臣,亲自审讯范志完,最后范遭诛杀,并逮治董廷献,而周延儒的地位受到动摇。
崇祯十七年(1644年)周延儒受命缢死。
当骆养性持圣旨及吊绳至延儒官邸时为酉时,周延儒向家人一一哭别,拖延至第二天清晨近卯时才自缢,相隔两个月后,崇祯也在此黎明破晓时分自缢。
清廷列周延儒入《明史·奸臣传》。

人物简介

维基
贺王盛(?
—1654年),字周兼,号无党,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
崇祯二年(1629年),授山东文登县知县。
崇祯五年(1632年),调诸城县,历升兵部职方司主事、大理寺副、太仆寺丞等职。
因上奏责崇祯帝过失,降三级。
后累任太仆寺右少卿。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克北京,贺王盛降,任验马寺丞。
清兵入关后,回乡隐居。
清军下江南,贺王盛暗中联络反清复明力量。
顺治十一年(1654年)正月被捕,八月处斩。
狱中题《绝命词》:「悲歌慷慨说天祥,浩气凌虚反帝乡;从此十人离紫荆,相随地下拜高皇。
」著有《春秋说约》《亦政堂诗文集》。
刘养贞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养贞,字念衡,四川邛州大邑县人,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
都察院观政,授漳州府推荐,六年降职,七年授江西按察司检校,八年升湖广汉阳府推官,十二年升工部营缮司主事,十三年升虞衡司郎中,同年降职为兵部武选司主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
三月二十日,刘养贞在茶庵痛哭崇祯帝,未被追究。
李自成失败逃遁后,刘养贞隐姓埋名,卖卜都门,病逝北京。
共 27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