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石星

相关人物:共 38 位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题宋端石星柱砚(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活眼为星百六罗,诚斋手笔此研摩。
祇宜绨几供清玩,惭愧临池工擘窠。
过清河望明陵各题句 其九 昭陵(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隆庆堪称明帝良,石星犹谏废朝章。
语缘遏抑内官故,廷杖受誉非受殃。
按:通鉴辑览载隆庆二年给事中石星上疏言帝纵饮娱情声色内臣威福自恣肆无忌惮帝大怒诏廷杖黜为民其时监杖中官滕祥尤怒予重杖绝而复苏云云明之秕政莫过廷杖一事穆宗尚称令主乃因一时之怒循行弊例遂至奸珰逞其私愤流毒搢绅彼时转有以曾经廷杖为荣者纲纪陵夷名实倒置如此国是尚可问乎本朝一洗胜国诸弊政从无廷杖言官之事足正吏习亦振朝纲宦寺炀灶更无所之施矣
庆历圣德颂(1043年4月) 北宋 · 石介
四言诗
三月二十一日大昕,皇帝御紫宸殿,朝百官,相得象殊,拜竦枢密使,夷简以司徒归第。二十二日,制命昌朝参知政事,弼枢密副使。二十六日,敕除修靖素,并充谏官。四月八日,皇帝御紫宸殿,朝百官。衍枢密使,仲淹琦枢密副使,乃用御史中丞拱宸御史邈御史平谏官修靖十一疏,追竦枢密使敕。十三日敕,又除襄为谏官。天地人神,昆虫草木,无不飗喜。皇帝退奸进贤,发于至聪,动于至诚,奋于睿断,见于刚克,陟黜之明,赏罚之公也。上视汉魏隋唐五代,凡千五百年,其间非无圣神之主盛明之时,未有如此选人之精,得人之多,进人之速,用人之尽,实为希阔殊尤,旷绝盛事。在皇帝之德之功,为卓荦瑰伟神明魁大。古者,一云气之祥,一草木之异,一蹄角之怪,一羽毛之瑞,当时群臣犹且浓墨大字金头钿轴,以称述颂美时君功德,以为无前之休,丕天之绩。如仲淹弼,实为不世出之贤。求之于古,尧则夔龙,舜则稷契,周则闳散,汉则萧曹,唐则房魏,陛下有之。诸臣亦皆今天下之人望,为宰相谏官者,陛下尽用之。此比云气草木蹄角羽毛之瑞,万万不侔,岂可翻无歌诗雅颂,以播吾君之休声烈光神功圣德,刻于琬琰,流于金石,告于天地,奏于宗庙,存于万千年而无穷尽哉!臣实羞之。臣尝爱慕唐大儒韩愈为博士日,作元和圣德颂千二百言,使宪宗功德赫奕炜烨,昭于千古,至今观之,如在当日。陛下今日功德,无让宪宗。臣文学虽不逮韩愈,而亦官于太学,领博士职,歌诗硈颂,乃其职业。窃拟于愈,辄作庆历圣德颂一首,四言,凡九百六十字。文辞鄙俚,固不足以发扬臣子之心,亦欲使陛下功德赫奕炜烨,昭于千古,万千年后观之,如在今日也。臣不胜死罪。臣贱,无路以进,姑藏诸家,以待乐府之采焉。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闼。
晨坐太极,昼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奸蘖。
大声沨沨,震摇六合。
如乾之动,如雷之发。
昆虫蹢躅,妖怪藏灭。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闻皇帝,戚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大业。
予恐失坠,实赖辅弼。
汝得象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镛斯协。
昌朝儒者,学问该洽。
与予论政,傅以经术。
汝贰二相,庶绩咸秩。
惟汝仲淹,汝诚予察。
太后乘势,汤沸火热。
汝时小臣,危言嶪嶪。
为予司谏,正予门闑。
为予京兆,堲予谗说。
贼叛于夏,为予式遏。
六月酷日,大冬积雪。
汝暑汝寒,同于士卒。
予闻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悦。
弼每见予,无有私谒。
以道辅予,弼言深切。
予不尧舜,弼自笞罚。
谏官一年,奏疏满箧。
侍从周岁,忠力尽竭。
契丹亡义,梼杌饕餮。
敢侮大国,其辞慢悖
弼将予命,不畏不慑。
卒复旧好,民得食褐
沙碛万里,死生一节。
视弼之肤,霜剥风裂
观弼之心,鍊金锻铁。
宠名大官,以酬劳渴。
弼辞不受,其志莫夺。
惟仲淹弼,一夔一契
天实赉予,予其敢忽。
并来弼予,民无瘥札
曰衍汝来,汝予黄发。
事予二纪,毛秃齿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
遂长枢府,兵政毋蹶。
予早识琦,琦有奇骨。
其器魁櫑,岂视扂楔
其人浑朴,不施剞劂。
可属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脩惟靖,立朝巘巘。
言论磥砢,忠诚特达。
禄微身贱,其志不怯。
尝诋大臣,亟遭贬黜。
万里归来,刚气不折。
屡进直言,以补予阙。
素相之后,含忠履洁。
昔为御史,几叩予榻。
至今谏疏,在予箱匣。
襄虽小臣,名闻予彻。
亦尝献言,箴予之失。
刚守粹悫,与脩俦匹。
并为谏官,正色在列。
予过汝言,无钳汝舌。
皇帝明圣,忠邪辨别。
举擢俊良,扫除妖魃。
众贤之进,如茅斯拔。
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上倚辅弼,司予调燮。
下赖谏诤,维予纪法。
左右正人,无有邪孽。
予望太平,日不逾浃。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杀,其默如渊。
圣人不测,其动如天。
赏罚在予,不失其权。
恭己南面,退奸进贤。
知贤不易,非明不得。
去邪惟难(石本、剑本作艰),惟断乃克。
明则不贰,断则不惑。
既明且断,惟皇之德。
群下踧踖,重足屏息。
交相告语,曰惟正直。
毋作侧僻,皇帝汝殛。
诸侯危慄,坠玉失舄。
交相告语,皇帝神明。
四时朝觐,谨脩臣职。
四夷走马,坠镫遗策。
交相告语,皇帝神武。
解兵脩贡,永为属国。
皇帝一举,群臣慑焉。
诸侯畏焉,四夷服焉。
臣愿陛下,寿万千年(以上《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
⑴ 原作往,据石本改
⑵ 原作望见,据石本、徐本改
⑶ 原作以,据《宋史》本传改
天子践祚,宏拓皇谟。
义声翕遝,阴肃阳嘘。
东款扶桑,西徼余喜。
瀚海况栗,统为一家。
绳牵索引,咸传于都。
莫不震慑,天休涵濡。
𤞓𤞓狉狉,以拱宸枢。
玉帛匪颁,《王会》有图。
万岁千秋,协我贞符(右四夷来)
田按:此朝会乐章,王景所拟,见《明文衡》。
田按:《明史艺文志》集部称:「各藩及宗室自著诗文集,巳见本传,不载。」及检本传,良不尽然,盖史馆编纂时,以王鸿绪《史稿》为底本,《史槁》藩王宗室自著诗文集散见于本传中,故志文云然。《明史》于本传削去诗文集名,仅存一二,体例简严,史法应尔。但于《艺文志》内未及将所削诗文集名补入,而《史宁》所称「本传已见不载」原文亦未删去。今将《明史》所载宗藩集名,及史所未载而见于《史稿》并《四库总目》、各家书目总集、专集杂载所述,备列于此,以待参考。秦藩简王诚泳《宾竹小鸣稿》十卷。王孙敬錪《自吟亭诗草》。敬铍《梅雪轩诗槁》四卷。谊㳆有集。晋藩庆成荣懿王慎钟《太霞稿》、《宝善堂稿》二卷。周藩宪王有燉《诚斋录》、《新录》。镇平恭定王有爌《德善斋诗集》。镇国中尉睦㮮《陂上集》二十卷。辅国中尉睦横、奉国将军勤𤆇、王孙朝台三世诗合为《三业集》。楚藩庄王孟烷《勤有堂诗集》。宪王季堄《毓秀轩集》。武冈保康王显槐《少鹤山人集》十六卷。王孙华圉《梅湖桃溪集》。齐藩王孙庆𣚄《箨冠集》。鲁藩靖王肇煇《凭虚槁》。惠王泰堪《悔斋槁》。庄王阳铸《尊德堂槁》。镇国中尉颐堟《赤霞馆集》。安丘奉国将军颐墉《玄同馆集》。王孙颐屋《市隐堂集》六卷。蜀藩献王椿《献园集》。定王友垓有集十卷。惠王申鉴《惠园集》。成王让栩《长春竞辰集》十六卷。端王宣圻《端园集》。代藩灵丘荣顺王逊烩《云溪槁》。王孙俊格《天津集》。襄垣王孙俊噤《佩兰集》。肃藩靖王真淤《星海集》。辽藩简王植有集。庶人宪㸅《味秘草堂集》。辅国中尉术珣《綦组堂集》。镇国将军宪燮《哀黍离诗》。《宪烁郢中御史集》。光泽荣端王宠滚《博文堂稿》。王孙俨𨰞《句曲山人诗》,宁藩献王权《采芝吟》。靖王奠培《仙谣》、《却埽吟》、《拟古诗》。健安奉国将军栱樋《瑞鹤堂集》。石城王孙栱梃《巢云集》四卷。镇国甲尉谋㙔《枳园近稿》。王孙谋晋《羔雁》,《淹留》、《芜城》、《巾车》四集。端昌镇国中尉多𤏳《国香集》。奉国将军多煃《用晦集》。乐安中尉多焀《支离市隐集》。镇国中尉统铁《适园诗集》、《面壁斋文集》、弋阳辅国将军栱桧《负初集》二卷。奉国将军多煌《委蛇集》。奉国将军多炡《五游倦游集》。宁国王孙谋尧《享帚集》、谋境《击辕集》。容重《初吟草》。沈藩安王诠鉌《凝斋集》。宪王胤栘《清秋唱和集》、《保和斋稿》。宣王恬烄《绿筠轩槁》。定王埕尧《修业堂》、《崇玉山房槁》。沁水康僖王埕阶《衡漳稿》、《沧海披沙集》。镇国将军恬烁《振庵集》。镇国将军恬烷《达庵集》。辅国将军埕𬬔怡真亭槁。辅国将军埕塯玉田集。奉国将军玄𬬔揽斋、盘秀山房集。清源庄简王幼朱幼序饮河集二十五卷、续集八卷。王孙胤柠重瞳老人集。德平荣顺王胤榳集书楼稿。安庆端懿王恬爖嘉庆集,镇康恭裕王恬焯西岩漫稿。奉国将军效锡壶峰集。唐藩成王弥鍗瓮天小稿。恭王弥钳谦光堂诗集、秋江词。三城康穆王芝垝进修稿。承休昭毅王弥鋠存斋乐府、复斋录。新野镇国中尉硕熏巨胜园集。辅国中尉器封巢园集。汉庶人高煦拟古感兴诗。赵藩康王厚煜居敬堂集十二卷。荆藩富顺王厚焜东蕲集二卷。樊山王载埁大隐山人集。王孙翊𬫌广宴堂集二十四卷。衡藩新乐康宪王载玺楼居田层稿、梦玩神览集。益藩庄王厚烨勿斋集、咏史诗。王孙常浙防露馆稿。总集则中尉观熰辑海岳灵秀集,新乐王载玺辑诸藩著述为绮合绣扬集,中尉谋㙔辑藩藻麟角集、明藻诗菁英。
石星巢先生诗札 清末民国初 · 曾习经
七言绝句
早年讲学似河汾,晚岁眈元异子云。
莫怪临风齿牙落,乾淳一老已邱坟。
东泉庵付笏公 晚清 · 章瑞坦
七言律诗
磐陀一径转松楸,莫霭东泉磬韵流。
菜圃微凉侵纸帐,竹梢浓翠泻钟楼。
香花记泛螺州月,镫火初谈桂宇秋。
检点椰瓢招海舶,打包新约五台游。
山色西来紫气屯,一时词客满柴门。
趋朝石奋迂车骑,乘兴王猷载酒尊。
坐奉清言都讲舍,斋分寒食给孤园。
持觞醉问风尘事,尚有藤萝足避喧。
寿关树三七十六岁 其十一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绝句
老少亲知共一图,酒深思往盍归乎。
开元全盛今安在,梦到红螺馆里无(往年在京同石星巢、盛季莹及余同照一相,翁题赠,我记其事,今尚在箧也。翁题字忆及先舅,同时谈会。)
几年随我沙溪上,烟月扁舟独来往。
一朝去作太学宾,无限瑰玫彻清响。
何蕃声价满都门,郭泰弘深众标榜。
归来驺从夜传呼,天外恩光薄林莽。
除书借问将何之,济州去佐黄堂长。
州城侧近临官河,闻道年来沙碛多。
风霾往往壅堤岸,中流望望成冈坡。
今年况复春夏旱,乾枯湮塞当如何。
东泉戋细南望浅,润通敢望来馀波。
国储万艘屈指到,安得大雨倾霶𩃱。
往年有人事综理,小知沾沾只自喜。
入水开塍肤尽裂,登山伐石血满指。
徒费公家万万缗,万人枕藉河边死。
满路哭声振林木,泉台有恨随流水。
至今谈者作口实,才说凿排即掩耳。
疮痍旦夕思良俊,讵可吹齑空坐视。
念君此去诚艰难,把袂浩歌情未已。
发硎利器试盘根,用世奇勋在良士。
危疑艰大敢负荷,凤翥鹏飞眼底是。
君才秋水霜初落,高致赤城霞孤起。
莫将短发负乌纱,伫见休光映青史。
后九曜石歌(辛卯) 清 · 翁方纲
我住八年又秋晚,徘徊绍兴春涨初。
始来重剔第一石,假以旬日烦百夫。
石深则咫泥倍咫,百年未露之石肤。
人功嗟岂能强植,想有神力相撑扶。
模糊烟雨蚀不到,一十二匊琅玕珠。
米海岳诗虽不见,蒋颖叔记笔笔殊。
净名斋帖息壤在,溪山罨画有意无。
张升卿字今补录,千古人物难得俱。
放舟月夜吐奇气,长歌溪尾敲唾壶。
人才发挥为世用,但记名姓诚区区。
八百年前芙蓉水,日夜灌漱于根株。
依然煮茶访菊处,昔人已叹岁月徂。
未知老榕树下字,后来谁则代我摹。
仿佛前回剔石候,霜轻雾重黄双梧。
按:〖辛卯九月,将受代,始剔池中破石,得题刻十有二处,皆八年来所未见者。《濂溪书院记》左下第四段云:「程师孟、金君卿、李宗仪、许彦先。」右下第四段云:「李之纪仲明、吴荀翼道、张升卿公诩、蒋之奇颖叔,元祐二年三月十六日会于药洲观九曜石。」此段与韶州九成台颖叔所题《续武溪深诗》刻笔法无二,而张升卿适足补前所拓字公诩之名。左下第三段云:「绍兴九年岁在己未二月初吉,药洲春水新涨,小舟初成,连南夫鹏举、(缺一字)正明甫、周利见君遇王勋上达、晁公迈伯咎载酒同游。」石背云:「武夷詹文举、毗陵袁太初、长乐郑才仲,绍兴癸亥季秋孟冬,两乘晦沐,追真率高踪,载酒以游,相羊竟日。饮阑磨崖,聊纪良集。」左下第一段云:「吕少卫、方夷吾、南容、苏少连会饭药洲,泛舟观九曜石,绍兴壬申二月二十有二日。」此下云:「少连、夷吾、南容癸酉清明前二日来。」右下第三段云:「长乐灵溪之源,楚相颍川之裔。乌飞于左,春藻其(似是旁字。)有宋乾道,岁在丙戌,药洲之滨(似是携字。)筇放逸。曜石星罗,镵之以笔。」右下第二段八分书云:「庆元乙卯季冬十有三日,同提点刑狱赵希仁山甫、转运判官徐楠志和、提举常平刘俣硕翁、提举市舶唐弼公佐泛舟小酌其下,惜题识之湮灭,悲岁月之不留,吊古感今,三叹而返。经略张釜君量题石背右云(缺一字。)赵(缺三字。)周卿月(缺七字,其第一字似信字,第三、四、五似肃莆上字。)洪唐元龄(缺三字。)仲(缺两字,其下一字似二。)日(缺一字,似升。)以咸淳乙丑(似春仲二字。)来游。(以下缺。)」左下第五段云:「督学秀水吴鹏顷于药洲疏甃起涤故时胜槩,复者什九,此即九曜第一石也。同臬事宜宾陈卿、慈溪叶照、钱塘吴玭、建安李默载酒来观,再淹暝𦱤。时嘉靖戊戌二月之廿二日,卿题。」右上第一段八分书「灵曜」二大字,旁云「鹏书」。又于池东石上得一段云:「峕庆元乙卯腊日,建宀阜通坊医士李元□。」又于池西北大石脚得「刘度臣刊」四字,而仙掌石榕所蔽者又披露二行有半,弟「尉」字乃是「𠦑」字。「临江萧」下,乃「山则则山」四字。「赵时瑢」上亦非「沅」字。始悟曩时以府志校写,所记失实也。附识于此。十月朔,方纲识。〗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