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攀龙

相关人物:共 30 位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及,莆田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云南提学佥事,谪知宁州,有《猗兰堂槁》。
维基
方沆(1542年—1609年),字子及,号讱庵,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民籍。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科福建乡试第三名举人,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七名,二甲第三十五名进士。
授广西全州知州,用循良著声,以转饷古田功,赐镪。
在任四年擢南京户部员外郎,未上,升郎中,万历六年(1578年)十一月被同部主事王廷卿挟私论奏,与同舍郎中方扬一起被贬,方沆谪为云南安宁提举,回家省父后,带着三名仆人上任,三年任满升广德州知州,上任不久,入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年考最,擢佥事,督学云南。
在任四年,以父丧归乡。
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以考察罢斥。
左迁江西宁州知州,前后领州,在宁州最久,极力抚绥,无边客牢骚之态。
尝编辑州志,新学宫,复濂溪书院及黄鲁直祠、来苏渡。
三十一年(1603年)累疏以湖广佥事致仕归,构湖上亭一区,吟咏其中。
方沆诗文师承邵武府知府吴国伦、汀州府知府徐中行,早年与李攀龙、汪道昆、晚年则与陈经邦、佘翔、林尧俞、郑元甫相唱和,理学则有方扬、焦竑、李贽、罗汝芳、王士琦、史记勋等人。
著有《猗兰堂集》二十卷、《性学筌蹄》,父子合刻有《桥梓集》四卷。
三十六年(1608年)十二月初八卒。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抚(1483年—?
),字安世,号二檀,浙江馀姚县开原乡双桥杨家人。
正德十四年(1519年),杨抚举浙江乡试第二名,为《易经》经魁。
正德十六年(1521年)联捷辛巳科进士第二甲第一百名。
授工部主事,官任山东济南府知府,选拔李攀龙
十三年升云南副使,十月调任湖广提学副使。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三
邵长蘅,一名衡,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武进人。诸生,被黜,复入太学,考授州同不就。有《青门集》。
清诗别裁集
字子湘,江南武进人。
十岁补弟子员,后为奏销案絓误,以山人终其身。
著有《青门集》。
○山人古文与侯朝宗、魏叔子称鼎足。
诗浏漓顿挫,力追唐人。
尝选有明何信阳、李北地、王弇州、李沧溟四家之诗,矫钱牧斋持论偏驳,而以程孟阳诗为纤佻,识者韪之。
晚岁入宋商丘中丞幕府,乃变苏、黄、范、陆之派,亦宋诗中矫矫者。
然视从前如二手矣。
兹所存者,皆《青门簏稿》、《旅稿》中作,《剩稿》中只略采云。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七
中畏,字警存,号荆门,嘉兴人,其才博洽高旷工诗古文词擅书精医深于禅观诗酷嗜李于鳞尝赴省试过按察司徘徊不去人问之曰吾思李于鳞耳人问于鳞为谁因占一绝云策蹇来游过臬司济南文物著当时峨嵋天际空相忆说与君家总不知一笑而别有集十二卷不传其孙起亦诸生明亡祝发归浮屠号墨庵人称为墨禅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59 【介绍】: 明陕西咸宁人,字东侯,号少华。正德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辽东。开府雄边,多所建置。致仕归,构草堂,积图书,置酒赋诗,作词曲为乐。书法尤善。有《少华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诚,一字东侯,咸宁人。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监察御史累官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归后起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有少华陵下辽海归田诸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七
宗鲁字伯诚,一字东侯,咸宁人。
正德丁丑进士,选庶吉士,改云南道御史。
历湖广按察佥事、霸州副使、太仆少卿、大理少卿,以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进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有《少华》、《陵下》、《辽海》、《归田》等集五十二卷。
(王维桢《槐野存笥稿》:《少华集》婉麓秀俊。
乔世宁丘隅集:少华诗足继唐音。
《艺苑卮言》:许伯诚持如贾胡子作狎游,随事挥散,无论中节。
列朝诗集:东侯才气宏放,开府雄边,多所建置。
家本奏人,承康、王之流风,罢官家居,日召故人酒赋诗,时时作金、元词曲,无夕不踪倡乐。
关中何栋,西蜀杨石浸淫成俗,熙朝乐事,至今士大夫犹艳称之。
香祖笔记》:弇州卮言载:「李沧溟在关中,遇许中丞宗鲁伯诚,许问今天下名能诗何人?
沧溟曰:」惟元美,次则宗于相。
」许请子相诗观之,沧溟勃然曰:「夜来火烧却。
」许面赤而已。
」余尝嗤之。
夫子相诗未必能过伯诚,即索观亦属恒事,何至怫然如此。
特著以为文人相轻之戒。
静志居持话:少华诸体皆工,寓和婉于悲壮之中。
譬之秦筝,独无西气。
足与边廷寅、王于衡并驱。
田按:东侯固是关中之俊,音亮气道,对山、渼陂皆在下风。)
维基
许宗鲁(1490年—1559年),字伯诚,一字东侯,号少华,又别号思玄道人、青霞道人,陕西西安府咸宁县(今属西安市)人,书法家、诗人。正德丁丑进士,嘉靖间官至辽东巡抚。陕西乡试第四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正德十四年(1519年)八月授云南道监察御史。嘉靖元年(1522年),巡按宣、大。次年升湖广提学佥事。六年二月升山东按察司霸州副使,十月调任湖广提学副使,嘉靖八年(1529年)八月升太仆寺少卿。嘉靖十一年(1532年)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四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地方兼提督紫荆等关,十二年六月以拾遗致仕。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围攻京师后,许宗鲁被起用为右佥都御史,驻守昌平,拱卫皇陵。三十年十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虏酋把都儿辛爱率二万馀骑入寇辽东,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十月给事中朱伯辰弹劾其衰残不职,被令致仕归,筑草堂,置酒赋诗而终,享年七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东川人。擢进士第。官新乡尉。有诗集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0?—754? 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曾官新乡尉。辛文房《唐才子传》云是东川人,误。近世承之,定其为四川三台(一说,云南会泽)人,讹误尤甚。参稽李颀诗歌,知为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东川实指颍水一支流。颀有别业在其旁,入仕前后均久居于此。后人因多称“李东川”。李颀早年出入两京,结交贵游,希冀用世。不成,乃闭户10年,折节读书。及第、释褐后,可能先任朝中卑职,继授新乡尉,因久不得调,愤而归隐,直至去世。隐居时于学佛读经、求仙炼丹颇为醉心。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二,今人谭优学《李颀行年考》(见《唐诗人行年考》)、傅璇琮《李颀考》(见《唐代诗人丛考》)。李颀为盛唐著名诗人,其边塞诗、人物素描诗、音乐诗、咏史怀古诗等均有佳作。尤擅七律、七古二体。七律7首,乃该体发展成熟时期之佳构,形式规范,声调洪亮,风格朗畅,尤为明人所尊崇。高柄认为其体“声调最远,品格最高”,“足为万世法程”(《唐诗品汇》卷二)。王世贞称之为盛唐四位七律能手之一(《艺苑卮言》卷四)。前后“七子”无不摹拟仿作,故沈德潜云:“明嘉、隆诸子专尊李颀”(《说诗晬语》)。李颀七古气势奔放,跌宕多姿,“转接奇横”(《三唐诗品》),酣畅恣肆。胡应麟将其与高适、岑参、王维并称,视为李、杜前盛唐之代表作家(《诗薮》内编卷三)。清王闿运认为其七古兼具卢仝之奇峭,白居易之浅近,李、杜之宏赡(《湘绮楼说诗》卷六)。综而言之,李颀诗歌丽而不缛,豪不失粗,“风骨高华”(《诗薮》内编卷四),“骨秀神清”(《三唐诗品》卷二),无愧为盛唐名家。《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李颀(?—约751),籍贯不详。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授新乡尉。去职,归隐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南)之未川。天宝八载秋,高适授封丘尉,颀有诗送之。天宝十三、十四载殷璠编《河岳英灵集》,谓颀“只到黄绶”。颀工诗,尤以边塞诗著称。与王昌龄、崔颢、綦毋潜、岑参、王维、高适等交游,时辈咸重之。有《李颀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三卷。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至如《送暨道士》云“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又《听弹胡笳声》云“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足可歔欷,震荡心神。惜其伟才,只到黄缓,故论其数家,往往高于众作。
容斋随笔
欧阳公好称诵唐严维诗“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及杨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句,以为不可及。予绝喜李颀诗云:“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且作客涉远,适当穷秋,暮投孤村古寺,中夜不能寐,起坐凄侧,而闻檐外雨声,其为一时襟抱,不言可知。而此两句十字中,尽其意态,海水喻愁,非过语也。
《唐诗品》
颀诗意主浑成,遂无斫练,然情思清澹,每发羽调。七言古诗善写边朔气象,其于玄理间出奇秀。七言律体如《送魏万》、《卢司勋》、《浚公山池》等作,可谓翛然远意者也。
《批点唐音》
李颀不善五言,而善七言,故歌行与七言律皆有高处。
艺圃撷馀
李颀七言律最响亮整肃。
诗薮
李律仅七首,惟“物在人亡”不佳。“流澌腊月”,极雄浑而不笨;“花宫仙梵”,至工密而不纤。“远公遁迹”之幽,“朝闻游子”之婉,皆可独步千载。
唐诗选
七言律体,诸家所难,王维、李颀颇致其妙,即子美篇什虽众,愦焉自放矣。
唐诗镜
李颀七律,诗格清炼,复流利可诵,是摩诘以下第一人。
唐音癸签
盛唐名家称王、孟、高、岑,独七言律祧孟,进李颀,应称王、李、岑、高云。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新乡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新乡七律,篇篇机宕神远,盛唐妙品也。
《诗源辨体》
李颀五言古平韵者多杂用律体,仄韵者亦多忌鹤膝。七言古在达夫之亚,亦是唐人正宗。五七言律多入于圣矣。
《诗源辨体》
王元美云:七言律,李有风调而不甚丽,岑才甚丽而情不足,王差备美。愚按……李较岑、王,语虽熔液,而气稍劣。后人每多推之者,盖由盛唐体多失粘,讽之则难谐协,李篇什虽少,则篇篇合律矣。
《唐诗评选》
盛唐之有李颀,犹制艺之有袁黄,古文词之有李觏,朽木败枝,区区以死律缚人。
围炉诗话
李颀五律高澹,大胜七律,可与祖咏相伯仲。
诗筏
唐李颀诗虽近于幽细,然其气骨则沉壮坚老,使读者从沉壮坚老之内领其幽细,而不能以幽细名之也。唯其如此,所以独成一家。
《唐七律选》
旧盛唐名家多以王孟、王岑并称,虽襄阳、嘉州与辋川并肩而不并,然尚可并题。至嘉、隆诸子以李颀当之,则颀诗肤俗,不啻东家矣。明诗只存体面,总不生活,全是中是君恶习,不可不察也。
师友诗传录
唐人七言律,以李东川、王右丞为正宗,杜工部为大家,刘文房为接武。
《唐诗笺要》
东川诗典瞻风华,兼复音调句亮,盛唐能手。
《历代诗法》
新乡长于七字,古诗、今体并是作家。其蕴气调辞,含毫沥思,缘源触胜,别有会心。向来选家徒以音节高亮赏之,乃牝牡骊黄之见耳。
《唐诗别裁》
东川七律,故难与少陵、右丞比肩,然自是安和正声。自明代嘉、隆诸子奉为圭臬,又不善学之,只存肤面,宜招毛秋晴太史之讥也。然讥诸子而痛扫东川,毋乃因噎而废食乎?
《唐诗别裁》
东川比高、岑多和缓之响。
石洲诗话
东川七律,自杜公而外,有唐诗人,莫之与京。
徒以李沧溟揣摹格调,几嫌太熟。
然东川之妙,自非沧溟所能袭也。
石洲诗话
东川句法之妙,在高、岑二家上。高之浑厚,岑之奇峭,虽各自成家,然俱在少陵笼罩之中。至李东川,则不尽尔也。学者欲从精密中推宕伸缩,其必问津于东川乎!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李颀赋笔轻新,以作七律,流丽婉润,自觉胜人。所垂七篇,尽为济南标录。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李东川摛词典则,结响和平,固当在摩诘之下,高、岑之上。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李东川七言古诗,只读得《两汉书》烂熟,故信手挥洒,无一俗料俗韵。
昭昧詹言
东川缠绵,情韵自然深至,然往往有痕。于鳞以东川配辋川,姚先生以为不允。东川视辋川,气体浑厚微不及之,而意兴超远则固相近。
《海天琴思录》
李东川五七古俱卓然成家,沧溟独取其七律,非作者知己者。
《批唐贤三昧集》
李东川七律为明代七子之祖,究其容貌相似,神理犹隔一黍。
《唐诗三百首续选》
东川七律风骨凝重,声韵安和,足与少陵、右丞抗行,明代李于鳞深得其妙。
三唐诗品
五言其源出于鲍明远,发言清隽,骨秀神清,虽偶泛弦中,仍复自然合奏。七言变离,开阖转接奇横,沉郁之思,出以明秀,运少陵之坚重,合高、岑之浑脱,高音古色,冠绝后来。
《诗学渊源》
(欣)古诗犹是齐梁一体,独七言乐府雄浑雅洁,一片神行,与崔颢同一机杼,而使事写怀,或且过之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5—1575 【介绍】: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
一目失明。
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
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
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
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茂秦,临清人。有四溟山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0—1600 【介绍】: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
授编修,官终右庶子。
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
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
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
有《白苏斋类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修,公安人。万历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庶子赠礼部侍郎有白苏斋集
维基
袁宗道(1560年—1600年),字伯修,号玉蟠,一号石浦,湖广公安县(今湖北公安县)长安里人,文学家,进士出身。万历七年(1579年)湖广乡试第八名举人,十四年(1586年)会试第一(会元),殿试成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吏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十月授翰林院编修,充经筵展书官,十九年十月编纂六曹章奏,二十三年充正使纂修官,二十四年五月管理诰敕,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充东宫讲官。二十六年七月升左中允,二十六年九月与范醇敬充武场考试官,二十七年五月升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掌司经局篆,纂修、讲读如故,二十八年四月升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读,掌本坊印信,二十八年十一月病卒,终年四十岁。天启初年赠少詹事。宗道以右庶子任东宫讲官时,“省交游,简应酬”,办事“鸡鸣而入,寒暑不辍”,致积劳成疾。去世以后,连购买棺材及眷属回故里的路费都是朋友们的捐助和卖尽他的书画几砚凑的。他同时也是“公安派”文学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主张文章自要发挥性灵,研究古文不可全模仿拘泥,而是要「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与弟宏道、中道并称“公安三袁”,著有《白苏斋集》等。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升,字晋卿,号抑吾。
河南夏邑县人,晚明官员。
同进士出身。
陈升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考中庚子科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联捷辛丑科进士。
任山东临邑县知县,革除积弊,案牍一清。
改历城县,任内重修李攀龙墓冢,并重新刊刻其文集。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调任顺天府固安县知县。
不久,进京任职户部主事,升员外郎。
以母老为由请归。
民国《夏邑县志》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8—1610 【介绍】: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中郎,号石公。
万历二十年进士。
知吴县,官至吏部郎中。
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称三袁,抨击王世贞、李攀龙复古之风,主张诗文以抒写性灵为主,时称“公安体”。
有《瓶花斋杂录》、《破研斋集》、《袁中郎集》。
沧海遗珠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荆州府公安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著有《袁中郎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袁宏道(1568—1610) 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曾任吴县知县,历国子博士,官至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文学史上“公安派”的创始者,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袁宏道曾多次游览黄鹤楼,将黄鹤楼、岳阳楼、晴川阁和荆州仲宜楼称誉为“楚四名楼”,并作七绝《偕王章甫陈公弼登黄鹤楼》二首,介绍黄鹤楼的建筑艺术等。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中郎公安人万历间官稽勋郎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中郎,宗道弟。万历壬辰进士,除知吴县改京府学官历吏部稽勋郎中有锦忛解脱潇碧堂瓶化斋华嵩㳺草破研斋广陵桃源敝箧诸集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