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纲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98 【介绍】: 宋兴国永兴人,字仲庶。吴仲举子。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知峨眉县,悉废祠庙,以荐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奏罢宰相梁适、刘沆。改右司谏。历知泽、瀛州及江宁、成德、成都、永兴诸府军。以沮青苗法削一阶,提举玉隆观。起知荆南,复坐事免官。
全宋诗
吴中复(一○一一~一○七九),字仲庶,兴国军永兴(今湖北阳新)人。仁宗宝元元年(一○三八)进士。皇祐五年(一○五三)为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五)嘉祐二年(一○五七)迁殿中侍御史充言事御史(同上书卷一八五)。改右司谏、同知谏院,迁户部副使。出为河东都转运使,移知江宁府、成德军。神宗熙宁三年(一○七○)知成都府(同上书卷二一六)。迁给事中,知永兴军(《东都事略》卷七五)。六年,知河阳(《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元丰元年(一○七八)十二月卒(同上书卷二九五),年六十八。事见《名臣碑傅琬琰集》下集卷一五《吴给事中复传》,《宋史》卷三二二有传。今录诗二十四首。
全宋文·卷九三九
吴中复(一○一一——一○七八),字仲庶,兴国永兴(今湖北阳新)人。
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知峨眉县,通判潭州。
皇祐中,孙抃荐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风节峻厉,先后弹罢宰相梁适、刘沆,仁宗尝书「铁御史」三字赐之。
嘉祐中改右司谏,同知谏院。
迁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
知泽、瀛州,移河东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江宁府、成德军。
熙宁中,历知成都府、永兴军、河阳、荆南,坐过用公使酒免。
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八。
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五《吴给事中复传》,《宋史》卷三二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2—145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永锡,号退庵。永乐九年进士。擢河南参议,以言建都北京非便,谪均州太和山佃户。仁宗立,诏选用。宣德初擢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方面大员多被弹击。以劝宣宗勤学,下狱五年,父瘐死狱中。英宗立,复官。累官福建按察佥事。后以疾归卒。有《小学辨惑》。
维基
陈祚,字永锡,南直隶吴县(今属苏州市)人。
永乐九年(1411年)辛卯科三甲第一名进士。
选庶吉士,擢升河南布政使司参议。
永乐十五年(1417年),与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联名上疏,反对定都北京,结果三人均被谪为均州太和山佃户。
陈祚却躬耕力作,处之泰然。
宣德二年,朝廷派人到均州召试,陈祚策论第一,又试吏部,再得第一,于是擢为御史,巡按福建、江西。
当时天下承平日久,宣宗好游猎玩好,陈祚上疏谏言,宣宗大怒,将其逮至京师,籍没家产,家人十馀口也被禁锢,父亲死在狱中。
英宗即位后,获释复官,再出按湖广,上奏辽王朱贵烚有罪,却被指责有所隐瞒,又被逮至京师关押,不久获得赦免,改南京任职,又迁任福建按察使司佥事。
数年后,引疾致仕。
家乡房舍早已被籍没,值得在葑门郊外租房居住,人称其“冷铁御史”。
四年后卒,年七十五岁。
葬横山桃花坞。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篆(1532年—1603年),字绍芳,湖广荆州府夷陵州紫阳(今宜昌)人。
湖广乡试第八十四名举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五十二名,三甲第九十三名进士。
授江西吉水县知县,累官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元年(1573年)四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二年十月升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三年十月升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五年九月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六年三月奉命清理军职贴黄,六月升本院左副都御史,张居正以天下才推之,京师号为“铁御史”。
万历八年四月升刑部右侍郎,九月改任吏部右侍郎,十年七月进左侍郎,张居正死后,直隶巡按御史王国弹劾他送给冯保玉带十束、银二万两,谋掌都察院,王篆疏辩乞罢,被调南京别衙门用。
不久御史李廷彦复追数其贪纵不法诸事,皇帝遂令其冠带闲住。
万历十一年(1583年)归里。
十一年九月工科给事中王毓阳再次弹劾,被黜为民。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卒,葬于夷陵城郊东山,夷陵人称王篆为王天官,建有“天官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