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镐

相关人物:共 30 位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1612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搢伯。
隆庆五年进士。
授密云知县,擢御史。
万历二十二年,以南京兵部右侍郎总督川贵军务,讨播州杨应龙叛。
次年,以应龙投降罢兵,还朝。
加右都御史。
二十五年,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经略御倭。
经略杨镐遣将攻日军于蔚山,大败。
乃增调陈璘、刘綎、邓子龙等部入朝鲜。
二十六年,丰臣秀吉死,日军撤退,诸将追击得胜。
玠报捷,以功予世荫。
维基
邢玠(1540年10月26日—1612年3月17日),字搢伯,又字式如,号昆田,山东益都县(今青州)人。明朝大臣,官至蓟辽总督,曾在万历年间援朝抗倭战争中统帅明军取得重大胜利。山东乡试第四十四名,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十五名,三甲八十二名进士,授密云知县,升浙江道御史,巡按甘肃。万历五年(1577年),鞑靼俺答汗想要去青海,邢玠上书,陈述利害关系,受到皇帝赏识。万历十年,任山西行太仆寺卿,治兵宁武。万历十二年,升为陕西按察使,治兵甘州。当时甘州遭到蒙古游牧势力抢掠,邢玠针对蒙古游牧部落的动向进行防御措施,当地人称:“邢公真天威,不敢再窥边矣”。万历十八年九月,任山西布政使。万历二十二年以南京兵部侍郎总督川贵军务,处置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杨应龙之谋叛,以功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大学士张位、沈一贯上疏,推荐邢玠领导抗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人关白丰臣秀吉调兵再犯朝鲜,朝廷委任邢玠为蓟辽总督,统兵入朝鲜。邢玠向朝鲜使节权悏等人要求绘制朝鲜军用地图。邢玠因缺乏水师支援,在岛山失利受挫,邢玠开始招募水兵。隔年,明军已将日军压缩在蔚山、泗水、顺天三地。万历二十六年,邢玠再分兵三路南下,东路麻贵进攻蔚山,西路刘綎进攻顺天,中路董一元进攻晋江。三路军队与日军激战,双方互有胜负。万历二十六年,丰臣秀吉病殁,日军兵心涣散,准备撤退。在随后的露梁海战中,明军击沉日舰九百艘,几乎全歼日本水军。万历二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凯旋京都,在北京午门外举行献俘仪式,由久居内宫的万历帝亲自主持。官至兵部尚书。晚年归乡养母,终不复出。万历四十年(1612年)去世,年七十三。卒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维基
徐观澜,字涵碧,山西泽州人。
进士出身。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方居谏垣,关白陷朝鲜,出师援剿,诡请封贡,命集议,观澜与廷臣交章止之,而尚书石星力持不听。
及封事坏,丧师辱国,杨镐掩败奏捷,赞画丁应太以闻,下于理,因遣观澜往勘东征事,随报四路溃兵状,请论武臣失事如法,不避险难。
历釜山、蔚山等处,廉其虚实,直纠沈一贯、萧大亨、邢玠、万世德党和卖国,疏未达,大亨危之,一贯简观澜前疏有抱病语,票准回籍,改命代勘。
适关白暴亡,邢、万辈遂贪天冒功,而观澜坐废,应太亦落职,直臣不容于时如此。

人物简介

维基
萧应宫(1544年—?
),字伯和,号观复,直隶苏州府常熟县,民籍。
隆庆四年(1570年)中庚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七名举人。
万历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三十一名,登二甲第十名进士。
历官刑部郎中,出为东昌府知府,十五年(1587年)十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临洮兵备。
十八年(1590年)十一月,调任山西。
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起复陕西固原兵备副使。
五月,调整饬直隶潼关卫。
十月,升本省参政。
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升山东按察使,专管海防,以辽海道监朝鲜东征军,总兵麻贵向总督邢玠请求放弃朝鲜王京,退守鸭绿江。
海防使萧应宫以为不可,自平壤兼程趋王京止之。
九月,倭军至汉江,杨镐派遣张贞明持沈惟敬手书往,责其动兵,有乖静候处分之实。
倭军乃退屯井邑。
麻贵遂报青山、稷山大捷。
萧应宫揭言:「倭以惟敬手书而退,青山、稷山并未接战,何得言功?
」邢玠、杨镐怒,遂劾应宫恇怯,不亲解惟敬,被逮下狱。
二十七年(1599年)谪戍。
后遇赦归。

人物简介

维基
万世德(1546年—1602年),字伯脩,号丘泽,晚年改号震泽,山西偏头关守禦千户所(关城在今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人,官籍。
山西乡试第十四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三甲第一百八十八名进士。
由进士授南阳县知县,起补元城、宝坻二知县,历兵部主事。
万历十一年(1583年),以举边才,由兵部职方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升为陕西西宁兵备佥事。
十八年五月勘西宁阵亡失事降调,补赵州知州,以荐举复任山东按察司辽东兵备佥事,仍监陜西幕府军事。
以军功升怀隆兵备副使,二十一年十二月升陕西右参政,再升怀隆兵备按察使,二十五年升山东右布政使兼副使、照旧管事。
不久山东道御史涂宗浚以朝鲜危在旦夕,举荐万世德为天津巡抚。
二十六年六月代杨镐经略朝鲜,加一品服。
二十七年九月以东征功,加右副都御史,荫一子入监读书。
二十九年二月奉命回国,改任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五月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等处。
三十年九月三年考满,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仍旧总督,不久病卒。

人物简介

维基
丁应泰,字元父,湖广武昌左卫人,官籍。
万历八年,汪道昆主持文人结社,丁应泰与汪道昆等七人结成了白榆社,多有诗文唱和。
万历十一年会试第一百五十七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九名。
官休宁县知县,政绩卓著。
万历十七年(1589)任刑科给事中。
次年丁忧。
服满复职,被弹劾,降为山西按察司照磨。
万历二十二年(1594)改任登封知县。
万历朝鲜战争期间,丁应泰任赞画军务(参谋)。
蔚山之战后,他弹劾杨镐、李如梅等前线将领瞒报兵败,并且称内阁大学士张位、沈一贯与杨镐结党欺君。
张位上书自辩,语忤明神宗,被勒令冠带闲住。
后来朝鲜为杨镐上奏辩解,丁应泰又上疏弹劾朝鲜与日本勾结,内容均为捕风捉影。
朝鲜大为震恐,国王李昖闭阁待罪,派使臣李恒福等赴北京辩解。
得知真相后,明神宗大怒,将丁应泰革职回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9—1622 【介绍】: 清(后金)满洲镶蓝旗人,觉尔察氏。
随努尔哈赤起兵,与额亦都同以勇猛著称,在统一女真族及破杨镐、取沈、辽的战争中功绩甚著。
顺治间追谥敏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徙延安卫,字来青。
杜桐弟。
有胆智,勇健绝伦。
由舍人从军,累功为宁夏守备,迁东路副总兵。
万历三十六年代李成梁镇辽东。
以袭击鞑靼部落,激起报复,为辽人所怨。
被废黜。
四十三年,再起。
旋以总兵镇山海关。
四十七年,杨镐四路攻后金,以松为主力。
恃勇轻进,阵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明辽东铁岭卫人,字子良。
李成梁次子,李如松弟。
从父出塞有功,历蓟辽副总兵。
万历十六年,御史任养心言李氏兵权太盛,帝乃解如柏任。
援朝之役,署都督事,为副总兵官,攻克开城。
师还,为五军营副将。
寻出为贵州总兵,改镇宁夏,进右都督。
以疾归,家居二十年。
后以世将复故官镇辽东,然而放情酒色,实无能为。
四十八年,杨镐四路出师攻后金,如柏率右翼中路军,以三路覆没,奉命退还。
言官交章论劾,惧而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字省吾。
刘显子。
万历初任云南迤东守备。
擢游击将军,与邓子龙等击败侵滇缅兵。
二十年,以副总兵率川兵援朝鲜御日本,进任御倭总兵官。
班师后,以四川总兵官平播州宣慰司杨应龙之叛,进左都督。
四十七年,随杨镐出关攻后金。
次年,深入被困,力战死。
生平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每战挥镔铁刀轮转如飞,人称刘大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明山西蔚州人。
马芳子。
以父荫累官大同参将。
万历间累擢至辽东总兵官。
雅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多名士。
尝陈边务十策。
然无大将才,临敌畏怯。
万历四十七年,从杨镐四路出师攻后金,独领一军,败于开原,战死。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