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聿𨮁

相关人物:共 50 位
共 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1 【介绍】: 明末陕西米脂人。
李自成妻弟。
从自成破京师,撤出北京后,与李过在陕北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李自成被害,随李过联明抗清,南明唐王授御营前部右军,挂龙虎将军印,封列侯,赐名必正。
永历四年,李过病死,一功统领其众,率部经贵州北上,被孙可望阻击,战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八八
林丹九(一五九一 — 一六四七),原名际亨,字一桂。
镇平人。
少贫,授徒自给。
年三十始补博士弟子。
生逢鼎革。
清世祖顺治二年(一六四五),时岭外尚奉明唐王为主,丹九乃赴广州,登隆武举人。
及清师入镇平,乡人据险自保,丹九居长潭石砦,都督许有信暨镇平令等屡书招之出,丹九答书见志,终以不欲薙发为辞。
顺治四年,丧母,服故明衣冠,投长潭石厓死,门人私谥为文节先生。
清道光修《石窟一徵》卷九有传。
朱永佑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朱永佑(?
—1651年),字爰启,号闻玄。
明末忠臣。
直隶闵行(今上海市)人。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顺天乡试第六名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
八年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十年改吏部文选司主事,因事罢归。
明亡,先事唐王,后至舟山。
南明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军破城,朱永佑被执,甘愿为僧而不许,被杀。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歙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嘉兴、福州推官,擢兵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曾揭发兵部尚书陈新甲勾结宦官,与清议和事。其论中官出镇监军之弊,语尤切至。因周延儒牵连得罪下狱,后释归。
维基
方士亮(16世纪—17世纪),字君绳,号慕庵,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方士亮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的进士,获授浙江嘉兴府推官,六年任本省同考官,七年丁忧。
服除,调往福州,再迁官兵科给事中;他和同官在朝房遇上谢升,谢升说:「君主以不用聪明人为高招,今上太用聪明人,令天下朝政败坏。
」又说:「各位不用谈政事,皇上早有主意。
」他连同言官弹劾谢升诽谤泄密,使其被削籍。
之后他相继他弹劾陈新甲、张福臻、徐世荫、朱大典、叶廷桂、吕大器、马爌,请求召用姚思孝、何楷、李化龙、张作楫、张焜芳、李模、詹尔选、李右谠、林兰友、成勇、傅元初,抚恤吴执御、魏呈润、傅朝佑、吴彦芳、王绩灿、葛枢的家人,推荐方岳贡、陈洪谧,朝廷大多采纳。
周延儒督师,他担任赞画军前,战败后入狱,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天才释放归乡。
弘光年间方士亮得起用为户科给事中,南京失守后加入金声军队;隆武帝即位后升任太常卿,北征时受命和与何九云辅导唐王朱聿𨮁,福京沦陷后去世。
朱继祚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
天启中与修《三朝要典》。
崇祯初迁礼部侍郎,充实录总裁。
南京陷落后,唐王召为东阁大学士,从至汀州。
唐王被俘,逃还乡。
起兵应监国鲁王,攻取兴化。
清兵至,被杀。
维基
朱继祚(1593年—1649年),字立望,号胤冈,福建莆田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崇祯时,累升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四年任会试同考官。历任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因人言罢官。南明弘光帝时,重新启用。后隆武帝召为东阁大学士。隆武帝逝,朱继祚被清军俘后释放。鲁王监国时,朱继祚在家乡莆田举兵响应,顺治五年七月兵败被俘,六年正月初十日在福州就义。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漳州镇海卫人,字元子。
博综群书,尤邃经学。
天启五年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
崇祯时授户部主事,迁工科给事中,农民军破凤阳,辅臣不严惩巡抚杨一鹏等,楷劾辅臣包庇。
杨嗣昌主与清议和,夺情入阁,楷亦劾之。
丁忧服阕,仕福王、唐王,以忤郑芝龙,请告归。
清军陷漳州,郁闷而死。
著有《古周易订诂》、《诗经世本古义》。
维基
何楷(1594年—1645年),字玄子,号黄如,福建漳州镇海卫所(今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人,祖籍福建晋江,进士出身。博览群书,尤精于经学,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进士,时值魏忠贤乱政,辞归。崇祯时,授户部主事,任工科给事中。率直敢言,杨嗣昌夺情入阁。何楷弹劾杨嗣昌,结果被降为南京国子监丞。与林兰友、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不久因父丧服阙,乃归乡讲学于紫芝书院。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隆武帝朱聿键授户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因不容于郑芝龙,不久去职,还归途中被郑芝龙派部将杨耿截去一耳。何、郑自此为世仇。隆武帝误闻何楷被盗杀,哭了几天。时人有对子曰:“都院无耳方得活;皇帝有口只是啼。”清军入闽南,破漳州,愤恚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6—1647 【介绍】: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全粤诗·卷五七三
陈子壮(一五九六—一六四七),字集生,号秋涛。
南海人。
熙昌子。
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进士,廷对第三,授翰林院编修。
明熹宗天启四年(一六二四),典浙江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
明思宗崇祯初,起故官,历官至礼部右侍郎,充经筵讲官。
每召见,辄称旨。
旋以言宗室事,唐王上疏底之,下之狱,减死放归。
唐王立福建,召为相,竟以宿憾而不行。
遭国变,于广州修南园,结诗社。
永明王立于肇庆,授子壮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
会大兵入广州,唐王弟聿被执死,子壮止不行。
顺治四年(一六四七)春,与陈邦彦、张家玉、王兴、赖其肖等先后起兵,驻五羊驿,为大军击败,走还九江。
九月,大兵克高明,被执至广州,不降,被戮,子壮母自缢。
永明王赠子壮番禺侯,谥文忠,荫子上图锦衣卫指挥使。
清朝褒典,追谥忠简。
有《南宫》、《秋痕》、《云淙》诸集。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七八有传。
陈子壮诗,以梁基永藏清刊《陈文忠公遗集》为底本。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秋涛,熙昌子,官尚书。
维基
陈子壮(1596年—1647年),字集生,号秋涛。广东南海县沙贝村(今广州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人。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永历时官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谋求收复广州,兵败殉国。陈子壮出生广州九曜坊之杲日堂故宅,四岁能文、七岁能诗,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年)成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魏忠贤欲延为己用,被陈婉拒,魏忠贤大怒:“何物陈子壮,竟敢逆我意!”天启四年(1624年),自翰林院去浙江主持乡试,策论〈历代宦官之祸〉,为魏党所忌,遂罢职,定居盐仓街。崇祯时,官左春坊左谕德,升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后因朱姓案下狱,不久罢归乡里。崇祯十年(1637年)在广州白云山辟云淙书院,次年修禊南园,与其弟陈子升及黎遂球、区怀瑞、曾道唯等12人修复南园诗社,世称南园十二子。后在禺山书院授徒讲学。弘光时,为礼部尚书。隆武二年(1646年),广州城陷,陈子壮与弟陈子升捐资募兵,在南海九江举旗誓师,永历帝授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陈邦彦同陈子壮密谋攻取省城,同广州城内的原明朝广州卫指挥使杨可观、杨景晔秘密联系,“暗用桂字印票,号召多人”为内应,不料事泄,张贴檄文的家僮被清军捕获。后兵败被俘至广州,佟养甲下令将陈子壮“寸磔于教场”,与陈邦彦、张家玉合称为“南明三忠”。谥号文忠。
叶翼云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叶翼云(1596年—1648年),字敬甫,号载九,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嘉禾乡莲坂人。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福建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吏部观政,本年授吴江县知县,初至,岁大旱蝗,缓征平籴,捐捧设粥,步祷龙祠,日行数里,立法驱蝗,蝗皆坠湖死,是岁虽灾,不害时。
议者以国帑诎,欲因亩加赋,翼云条上其不便,所省六万。
周行城郭,相度形势,令城外四周皆康衢,可驰马其上,增筑台舍,尝自戎服阅兵郊外,夜复巡行阛阓间。
十七年夏,北都变闻,不轨者汹汹思乱,翼云廉得其主名,立捕杀之,一邑帖然。
尤好奖拔才士,培养善类。
迁刑部主事,乞归,吴民思之不置。
唐王入闽,擢稽勋员外郎。
顺治五年三月,郑成功破同安,守将王彪、折光秋、知县张效龄弃城而走,叶翼云署知县,陈鼎为教谕。
八月,佟国器、陈锦、李率泰率清军至,因城破被获,不屈死,阖门遇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7—1646 【介绍】: 明贵州贵阳人,字龙友。
万历末举人。
崇祯时官江宁知县,被劾贪污,夺官候讯。
福王立于南京,马士英当国,用文骢监军京口。
弘光元年五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
清兵渡江,文骢败走处州。
唐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
隆武二年七月清兵大至,败退浦城被执,不降死。
善画,有文才,好交游,为人豪爽,能奖掖名士,士多附之。
有《洵美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龙友,贵阳人。天启辛酉举人崇祯中知永嘉县历官都御史有洵美堂集

人物简介

维基
林佳鼎(?
年—1648年),字汉宗,号非斋,福建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人。
书法家。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户部观政,九年授户部主事,升郎中,管理九江钞关。
十一年父亲去世离职回乡。
补官礼部郎中,受礼部尚书林欲楫器重,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有门生杜立德等二十人,不久出任广东提学副使。
永历帝即位,任兵部侍郎,加总督衔,在广东坚持抗清。
奉命讨伐在广州即位的绍武帝,兵败被杀,一说跳海而死。
子林朋隆,字言士,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科举人。
共 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