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曾道唯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6—1647 【介绍】: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全粤诗·卷五七三
陈子壮(一五九六—一六四七),字集生,号秋涛。南海人。熙昌子。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进士,廷对第三,授翰林院编修。明熹宗天启四年(一六二四),典浙江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明思宗崇祯初,起故官,历官至礼部右侍郎,充经筵讲官。每召见,辄称旨。旋以言宗室事,唐王上疏底之,下之狱,减死放归。后唐王立福建,召为相,竟以宿憾而不行。遭国变,于广州修南园,结诗社。永明王立于肇庆,授子壮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会大兵入广州,唐王弟聿被执死,子壮止不行。顺治四年(一六四七)春,与陈邦彦、张家玉、王兴、赖其肖等先后起兵,驻五羊驿,为大军击败,走还九江。九月,大兵克高明,被执至广州,不降,被戮,子壮母自缢。永明王赠子壮番禺侯,谥文忠,荫子上图锦衣卫指挥使。清朝褒典,追谥忠简。有《南宫》、《秋痕》、《云淙》诸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七八有传。陈子壮诗,以梁基永藏清刊《陈文忠公遗集》为底本。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秋涛,熙昌子,官尚书。
维基
陈子壮(1596年—1647年),字集生,号秋涛。
广东南海县沙贝村(今广州白云区金沙街沙贝社区)人。
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
永历时官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谋求收复广州,兵败殉国。
陈子壮出生广州九曜坊之杲日堂故宅,四岁能文、七岁能诗,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年)成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魏忠贤欲延为己用,被陈婉拒,魏忠贤大怒:“何物陈子壮,竟敢逆我意!
”天启四年(1624年),自翰林院去浙江主持乡试,策论〈历代宦官之祸〉,为魏党所忌,遂罢职,定居盐仓街。
崇祯时,官左春坊左谕德,升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
后因朱姓案下狱,不久罢归乡里。
崇祯十年(1637年)在广州白云山辟云淙书院,次年修禊南园,与其弟陈子升及黎遂球、区怀瑞、曾道唯等12人修复南园诗社,世称南园十二子。
后在禺山书院授徒讲学。
弘光时,为礼部尚书。
隆武二年(1646年),广州城陷,陈子壮与弟陈子升捐资募兵,在南海九江举旗誓师,永历帝授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陈邦彦同陈子壮密谋攻取省城,同广州城内的原明朝广州卫指挥使杨可观、杨景晔秘密联系,“暗用桂字印票,号召多人”为内应,不料事泄,张贴檄文的家僮被清军捕获。
后兵败被俘至广州,佟养甲下令将陈子壮“寸磔于教场”,与陈邦彦、张家玉合称为“南明三忠”。
谥号文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
关捷先,字宁后,一字蓬石。南海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官吏部文选司郎中。著有《锦亭》、《大社》、《青原》、《大社经正》、《录竹樵合草》、《醉梦续吟》、《云游》、《云随》、《樵馀》诸草行世。《明史》卷二七八、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六有传。
维基
关捷先,字宁后,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南海县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
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年),关捷先中进士(赐同进士出身)。
历任监司,善于笔劄。
1646年,清军克福州,隆武帝在汀州被俘杀,两广总督丁魁楚、湖广总督何腾蛟拥立桂王朱由榔。
他和苏观生、顾元镜、王应华、曾道唯在广州以兄终弟及为名,拥立隆武帝的弟弟唐王朱聿𨮁即皇帝位,年号绍武,关捷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清军南下,攻克广州,绍武政权灭亡,关捷先降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全粤诗·卷五七八
何吾驺,字龙友,号象冈。
香山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进士,拟鼎甲,改二甲四名,由庶吉士历官少詹事。
明思宗崇祯初,晋左春坊充经筵日讲官。
会纂修《神庙实录》成,晋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历官正詹事。
明思宗崇祯五年(一六三二)擢礼部右侍郎。
六年(一六三三)十一月加尚书,同王应熊入阁,温体仁久柄政,欲斥给事中许誉卿,已拟旨,文震孟争之,吾驺亦助为言。
体仁讦奏,帝夺震孟官,兼罢吾驺。
居久之,唐王自立于福州,召为首辅,与郑芝龙议事,辄相牴牾。
闽疆既失,永明王以原官召之,为给事中金堡、大理寺少卿赵昱等所攻,引疾去。
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十一月桂王由榔称号于肇庆,适唐王聿键弟聿𨮁嗣为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浮海至南海,关捷先等首倡兄终弟及议。
大学士苏观生遂与吾驺及布政使顾元镜、侍郎东莞王应华、南海曾道唯、总督林察等拥立聿𨮁,改年绍武。
就都司署为行宫,应华、道唯并拜东阁大学士。
招海上四姓盗,授总兵等官,与肇庆相拒。
十二月十五日大兵克广州,时唐王聿𨮁方事阅射,急易服逾垣匿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骑所获,投缳而绝。
何吾驺及应华等悉降。
卒于家。
有《元气堂诗文集》三十卷、《经筵日讲拜稽录》四卷、《周易补注》四卷、《云笈轩稿》二卷和《石刻楷草四种》。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维基
何吾驺(1581年—1651年),初字瑞虎吾驺一名出自中国上古神兽驺吾,其形象一说是头黑色纹路的白老虎,另一说则是头五彩斑斓的长尾虎,因驺吾心地善良,从不吃有生命的物体,又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兽,故何吾驺初字曰:“瑞虎”。,又字龙友,号象冈,晚号閒足道人。广东香山小榄镇(今中山市)人。进士出身。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中丙午科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授庶吉士,历官左春坊充经筵讲官,后升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崇祯五年(1632年)擢礼部右侍郎。崇祯六年(1633年)升礼部尚书,任大学士兼代理首辅。因与文震孟为给事中许誉卿辩护,为温体仁讦奏,罢归。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陷南京,唐王朱聿键召任首辅,与郑芝龙不合,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与大学士苏观生等在广州拥立绍武帝,有足疾,后绍武帝殉国,遂回广东,是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攻入广州,吾驺投降。称疾还乡,卒于家。
叶廷祚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叶廷祚(?
—17世纪),原名叶天启,广州府南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叶廷祚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举人,次年(1610年)联捷进士,获授临川知县,到四十六年(1618年)和谢升、朱大启、张光前同时任命为吏部郎中。
崇祯年间,他历任大理寺评事、太仆寺少卿管西路马政、大理右少卿、大理左少卿及太常卿。
隆武二年(1646年)福京失陷,叶廷祚和梁朝钟、关捷先、苏观生、何吾驺、黄士俊、王应华、顾元镜、李觉斯、曾道唯在广州拥立唐王朱聿𨮁为帝,擢任户部右侍郎;四十日后清朝军队攻陷广州,他和关捷先与王之臣、伍瑞隆、陆元玑、许德生投降,后事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