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明神宗

相关人物:共 279 位
共 2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维基
郑之铉(1590年—1633年),字道圭,号太白。
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
其人博通经史。
天启二年(1622年)中式壬戌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简讨,纂修《神宗实录》。
魏忠贤掌权,之铉求去,丁外艰,哀毁几死。
居家五载,起官,奉命册封岷藩,六年江西主考,事竣,思念母亲,驰归,至莆田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8 【介绍】: 明山东历城人,字象贤,号南渚。隆庆五年进士。万历初授南京兵部主事。请广取士之额、缓催科、开言路。张居正欲重罪之,因吏部尚书王国光劝,出为楚府右长史,复坐以事,落职归。居正死,起户部郎中,累迁户部尚书,兼署吏部,推举无所私。后因故被劾,遂杜门乞去。家居七年卒。
维基
赵世卿(1538年—1615年),字象贤,号兰渚,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隆庆辛未进士,万历间官至户部尚书。
嘉靖甲子(1564年)山东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九十六名,三甲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
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以严治政,州县学取士不得超过十五人;布政使、按察使司以下的官吏,即便公事也禁乘驿马;死刑年有定额;征赋以九分为标准,如不及格有关部门要受罚;又屡次重责议论事情的人。
赵世卿上奏纠正当时的五件重要的事。
请求扩大取士的名额,放宽驿车的禁例,减少处死刑罚,延缓对科税的催征,而最后极力疏论应该广开言路。
因此得罪张居正,被调出京城,担任楚府长吏。
第二年的京官考核,又以不谨慎为名,撤职回乡。
张居正死后,赵世卿再次起用,万历十二年(1584年),任礼部仪制司郎中。
万历十三年,任光禄寺少卿。
万历十五年,任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后担任通政使司右通政、左通政。
万历十六年,任光禄寺卿。
万历十七年,任太常寺卿。
万历二十年,任顺天府府尹、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提督军务。
万历二十一年,调任户部右侍郎,督理仓场。
赵世卿工于心计,凡是他所上奏的事,都斟酌分寸,军务国政有赖于此。
户部尚书陈蕖有病,侍郎张养蒙避身不负责事务,皇帝恼怒,将他们一起罢免,而提拔赵世卿任尚书。
赵世卿为人重节操,为官尽职守,深得皇帝倚重。
吏部尚书空缺,曾派他兼任,推举官员,毫无私心。
只是楚王府宗族的人与楚王相互攻击,赵世卿极力称楚王不是伪王,与沈一贯观点相一致。
李廷机辅佐朝政,赵世卿极力推举他,结果被朝廷大臣怀疑结党,先后为给事中杜士全、邓云霄、何士晋、胡忻,御史苏为霖、马孟祯等人弹劾,赵世卿便闭门在家请求去职。
他上书十多次,皇帝没有答复。
万历三十八年秋,赵世卿就上疏出城等候命令。
第二年十月,索性乘车径直离去,朝臣上报,万历帝亦没有怪罪。
家居住七年卒,赠太子少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7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公善。隆庆五年进士。万历三年征拜御史。以言重君德、苏民困、开言路三事触张居正怒,下狱穷治党与,谪戍定海。十一年,召复官,官至南京大理丞。
维基
傅应祯(1539年—1587年),字思善,又字公善,,号慎所,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今江西省安福县)人。
江西乡试第五十八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傅应祯登辛未科会试第128名,三甲155名进士,授职湖广零陵县知县。
任内清剿洞庭地区强盗,并将祁阳的土匪治罪,百姓得以安宁。
万历二年(1574年),调任直隶溧水县知县,次年试河南道监察御史。
时值张居正掌国,傅应祯是其门生,对时事有所思虑,遂上疏陈述重视为君之德、纾解民困、广开言路三件事:奏折呈上后,张居正认为疏中提到王安石,影射自己,于是大怒下旨责问;又因奏中论及到余懋学,将他逮捕下狱,严厉追问他是否有党羽。
傅应祯几乎被折磨致死,但什么都没有承认,随后被贬到定海。
给事中严用和、御史刘天衢等上疏营救,万历帝均不听。
当傅应祯被关进狱中后,给事中徐贞明带着御史李祯、乔岩看望他。
锦衣卫帅余荫将此事上报,三人因此牵连被贬。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万历帝采纳御史孙继先建议,下诏恢复傅应祯的官职,任河南道御史。
万历帝抵达昌平检查墓道,而蓟镇出现军事警报,傅应祯劝皇上不要去,且上陈边防战备特别详悉;万历帝予以嘉奖回答。
不久,他提升为南京大理寺丞。
临行前,上奏举荐三十七人。
不久因病辞职回家,三年后去世;赠大理寺右少卿。
傅应祯同县人刘台同中进士,担任御史,均得罪张居正招致祸患,当地百姓在祠堂一同祭祀他们。
孙錝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錝(1539年—1594年),原名孙钧,避神宗御讳改名,字文秉,号鹤峰,锦衣卫官籍浙江馀姚县(今属慈溪市)人。
嘉靖戊午(1558年)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六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考中戊辰科会试第三百九名,三甲进士。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误作隆庆三年进士。
授知县,升任河南道监察御史,隆庆六年(1572年)巡按直隶宣大,万历三年(1575年)巡按福建。
五年正月升任河南副使,六年四月调任广东提学副使,八年二月升山东右参政,十一年正月升江西按察使,十一月升河南右布政使。
十五年九月复除湖广右布政使,十七年正月升河南左布政使,十九年十一月升太仆寺卿,二十年九月以病乞免。
万历二十一年(1592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十六日赐祭葬。
以忠贞称著于朝野,人称不愧为宸濠之乱为国殉职的忠臣孙燧之孙。
齐一经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齐一经(1539年—?
),字训汝,山东莱州府平度州潍县人,民籍。
山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七十四名,三甲第二百零九名进士。
宰交城,五年七月考选,擢户科给事中,历礼科左、吏科左,奏弹不避权贵,神宗嘉其鲠直,尝书之御屏曰:齐一经强口强舌。
出守德安府,十四年正月升浙江副使,改河南副使,十六年十二月升至山西分守河东左参政,卒祀乡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9—1610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国瑞,号启新。
万历十一年进士,除庐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广西。
上论相、建储二疏,言最戆直,神宗衔之,因斥为民。
既归,潜心学问,与顾宪成等分主东林讲席,学者称启新先生。
家居二十五年而卒。
有《像象管见》、《遁世编》等。
维基
钱一本(1539年—1610年),字国瑞,号启新。
南直隶武进(今江苏常州)人。
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九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
任庐陵知县,授福建道御史,劾江西巡按祝大舟。
又曾劾张居正假圣旨以塞言路,因上《论相》、《建储》二疏论政弊,触怒神宗,被削职为民。
筑经正堂,研究六经,尤邃于《》,曾与顾宪成、高攀龙等分主东林讲席,人称“东林八君子”。
天启初追赠太仆寺卿。
许梦熊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许梦熊(1539年—?
),字应男,直隶宁国府南陵县人,民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应天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三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许梦熊游宦数十年,无中人之产,不畏权贵,刚正不阿。
初授浙江仁和县知县,因顶撞显贵新郑王而被改授福建福清县知县。
福清地处海滨,常遭倭寇骚扰。
前任知县陈大猷被倭寇逐走,新郑王使许梦熊继任,实欲借此加以构陷。
许梦熊到职后,“宽输便民,革税通商,筑堡防边,兵民赖之。
尤振兴文教,建号舍,置学田,令诸生诵读其中”。
值戚继光领军入闽肃清倭寇,为许梦熊治福清创造了安定条件。
许梦熊在福清两年,政通人和,县民安居乐业,隆庆六年(1572年)叶向高到县城应试,名列秀才第三名,而且是年岁最小的一个。
许梦熊对他大加赞誉,设宴祝贺,在会上自告当红娘,与他"择婚"。
两年后,叶向高和俞氏女结婚。
此后,向高进入县学继续深造。
为此闽志将许梦熊列为名宦。
万历四年(1576年),转任湖广宜都县知县,时大学士张居正居首辅有年,因治理居功而堵塞言路。
许梦熊乃乘张居正奔丧回故里之机,从容规劝张居正广开言路,张居正感而采纳。
不久调京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督理易州厂务,抗疏请革惜薪司中官常例以苏商困。
坐谴,补德州同知。
后升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上《筹边策》,为台臣所攻,降茶陵州同知。
吏部察其诬,转顺天府制,移户部主事。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
明神宗迷信炼丹,道师张国祥威势显赫,位在六卿之右。
许梦熊乃上疏请求崇正学,斥邪道,以“忤旨”罪被免职回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婺源人,字行之。隆庆二年进士,授抚州推官。万历初擢南京户科给事中,上疏弹劾张居正献祥瑞,既而又言事忤居正,斥为民。居正死,复官。后迁南京尚宝卿。十三年上朝政十蠹一疏,论事虽有过当,颇切时弊。官至南京户部侍郎。有《说颐》。
维基
余懋学(1539年—1598年),字行之,号中宇,南直隶徽州府婺源县理坑村(今属江西省)人。
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三甲进士。
授抚州府推官,擢南京户科给事中。
万历三年,张居正以考成法为依据,将未完成既定事务的凤阳巡抚王宗沐,广东巡抚张守约等停俸禄三月。
余懋学上书反对,认为考成法“政严则苛,法密则扰,非所以培元气存大体也”。
神宗斥其“假借惇大之说,邀买人心,阴坏朝政。
”将余懋学“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居正死,起懋学故官,奏夺成国公朱希忠王爵,请召还光禄少卿岳相、给事中魏时亮等十八人,都得到批准。
十二年(1584年)二月,擢南京尚宝司卿。
万历十三年(1585年)八月入为太仆寺少卿,御史李植、江东之等以言事忤执政,同官蔡系周、孙愈贤等纷然攻讦,懋学上言,批判朋党,后来果如其言。
十五年十一月升南京光禄寺卿,十七年五月升南京通政使,十月改北通政使,十八年九月累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十九年十月改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南京粮储,二十年十月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上疏为程任卿、江时鸣冤,二人因此得释。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以拾遗论罢。
卒赠工部尚书。
天启初年,追谥恭穆。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李桢,字维卿,号克庵,安化(今甘肃省庆城县)人。
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初任高平县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
明神宗万历初年,傅应桢因向神宗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神宗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
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人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神宗皇帝的不快,按同罪论处,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
后相继调迁为归德推官、礼部主事、顺天府府丞。
维基
李桢(1540年—1614年),一作祯,字维卿,号克庵,陕西庆阳卫官籍山西大同卫人。
陕西乡试第六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七十三名,三甲第五十四名进士。
初任高平知县,后调回朝廷任御史。
万历初年,傅应祯因向皇帝直言上书,招致皇帝震怒,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
李桢会同御史乔岩、给事中徐贞明,相联拥入监狱看护傅,又引起皇帝的不快,按同罪论处,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
后相继调迁为顺德府推官、礼部主事、尚宝司少卿,十五年三月升本司卿,十七年十二月升顺天府府丞。
万历十八年,洮河有警,极言贡市绝非良策,要求对以往设立互市的官员进行追责,这个意见遭万历皇帝否决。
十九年任湖广巡抚,万历二十年六月,召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进左副都御史,二十一年七月再迁户部右侍郎,因与户部郎中郑材不和,改调兵部。
万历二十二年五月十六日,改任兵部右侍郎,同年九月十一日,又调迁为兵部左侍郎。
万历二十五年九月,兵部尚书石星因壬辰战事不利下狱,由李祯临时主持兵部事务。
赵志皋认为李祯不懂军事,明确反对万历皇帝将兵部大权托付给李祯。
广东道御史况上进认为李祯庸鄙。
朝廷升邢玠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
万历二十七年二月李桢致仕。
万历三十七年十二月,李桢起用为南京刑部尚书。
三十九年因病擅自离职,令冠带闲住,以后不得推用。
万历四十二年三月卒,赐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1598 【介绍】: 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全粤诗·卷四一三
唐伯元(一五四〇 — 一五九七),字仁卿,号曙台。澄海人。明神宗万历二年(一五七四)进士。初授万年令,寻改泰和。秩满,迁南京户部主事。历官至吏部郎中。致仕归。伯元受业于吕怀,践履笃实,而深疾王守仁新说。为文根极理要。有《二程年谱》、《二程类语》、《白沙文编》、《易注》、《太乙堂采芳亭稿》、《醉经楼集》。《明史》卷二八二、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唐伯元诗,以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普宁方耀重刊本《醉经楼集》为底本,并参校光绪二年(一八七六)潮州金山书院重刊本。
维基
唐伯元(1541年—1598年),字仁卿,号曙台,广东潮州府澄海县人。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广东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万历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一百八十四名,三甲第一百零三名进士。
历任万年县、泰和县知县,八年(1580年)调任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
崇奉程朱理学,反对王守仁的新理学即所谓“心学”。
因反对王守仁从祀文庙,上《争从祀疏》被贬为海州判官。
后得到明神宗的信任,升尚宝司丞,因与吏部尚书杨巍学术观点相同,得其赞赏,被推荐为吏部员外郎,后升考功司、文选司郎中。
任满,本可升太常寺少卿,但上疏请求罢官回乡。
因其治政和治学不错,《明史》称赞其为岭海士大夫仪表。
共 2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