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綎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六甸城头急皋鼓,六甸城西争战苦。
城工未毕烽烟来,螳臂支撑安足数。
将军起家果何自,定许军中推壮士。
一身战死不知名,剩有残碑留此地。
想当铁骑漫山时,深入重围尚不知。
肉博短兵亲荡决,万人披靡看英姿。
瞋目奋呼重格斗,烈士沙场甘断脰。
裹尸马革本初心,笑煞援师终不救。
归元先轸面如生,温序衔须怒未平。
所部健儿齐恸哭,匆匆渴葬即佳城。
如何勒石惟留姓,猿鹤虫沙归一尽。
家风不愧豹留皮,铁枪后裔多刚劲。
只今荒草深茸茸,鼪鼯窟穴通幽宫。
达里未收刘綎骨,谁从边徼吊孤忠刘綎战死布达里冈亦由宽甸路进兵者。)
元宫棹楔石巍峨,征播曾经刘綎过。
䌽队缤纷殊自笑,可同当日羽幢多(元天宫发春)
题萨尔浒十二韵(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已撰长文识,仍吟近体宣。
重经用武地,深感命时天。
萨尔浒列阵,吉林崖据巅
夹攻旗拨四,压击骑才千
合力冲其要,移时破彼坚
纵横恣驰突,陇种尽刘虔。
雁鹜蔽河下,鲸鲵封陆填
斐芬斫营速,尚间(去声)夺壕连
我卒羞为后,明兵避不前。
成城众志合,创业一人权。
以此先声赫,允惟隆估专。
数朝平四路(明总兵刘綎由南路出宽甸经楝鄂所过悉遭焚掠将逼兴京太宗与大贝勒三贝勒引兵往禦时所率精锐二万分其半欲趋阿布达哩冈布阵我兵与之遇太宗即率左翼兵往先引精骑三十超出众军前自山驰下奋击后军随至冲突而入大贝勒亦率左翼兵自西夹攻明兵大溃力战太宗乃纵兵追击歼其两营兵万馀仓卒不及阵死太宗复督兵攻明海盖道康应乾明兵与朝鲜兵合竞发火器忽大风扬沙烟尘反扑敌营昏冥尽晦我军乘之飞矢雨集其兵二万人尽歼焉应乾遁去明游击乔一琦逃于朝鲜营中惧为所擒献自缢死朝鲜帅姜功烈等遂诣军门降是役也五日之间尽破明兵四路其宿将猛士暴骸骨于外士卒死者不啻十馀万我兵以少击众所至克捷仅损二百人实邀声威上天佑助于是我国益震远迩矣),大武耀千年。
⑴ 每恭读兄弟太祖实录至萨尔浒之战心父子同心合力未尝不流涕动思我佑曾祖之勤劳感以纪上苍之眷作书事长篇之
⑵ 明帝遣经略杨镐等统兵二十万号称四十万分四路来攻兴京我西南两路侦卒驰告来者太祖曰明兵使我先见南路者诱我而南也其西必大兵即统众趋抚顺往拒时明将杜松营萨尔浒山复引兵围吉林崖仰攻我兵
⑶ 大贝太宗兵至勒代善及扈尔汉欲驻兵隐僻地之胆太宗曰正宜耀兵列阵明示敌人壮我夫役士卒令并力以战岂可置僻地耶额亦都以击明太宗之言为然乃对明兵管列阵而待别设伏邀兵追至界藩渡口与筑城夫役合据界藩之吉林崖
⑷ 明兵攻吉林崖者约二万人与萨尔浒军遥为声势助俾太宗与众贝勒及诸将议增兵千入往吉林崖相登山驰下冲击而以右翼四旗兵夹攻之祖命太祖至问破敌策典左太宗具以前议对浒山太分右翼四旗之二四旗兵先破萨尔再令右二旗兵遥望界藩明兵俟我兵由吉林崖驰下冲击时并力以战
⑸ 我合兵进攻萨尔浒山明兵驻营列阵发鎗炮相我兵仰射之奋力冲击不移时破其营垒死者枕藉
⑹ 我遣助吉林崖之兵自山驰下冲击石二旗兵渡河直前夹击明兵短刃相接我兵纵横驰突无不一当百遂大破其众明总兵杜松王宣赵梦麟等皆没于阵横尸蔽山野血流成渠士卒死者蔽浑河而下如雁鹜马
⑺ 明总兵马林兵营于尚间崖浚濠三重严斥堠鸣金鼓自卫又潘宗颜一军营于斐芬山人以太祖集兵驰往令我兵之半下马仰攻宗颜兵万楯遮蔽连发火器我兵突入摧其楯遂破之宗颜全军尽没皆战太宗又破明兵于斡珲鄂谟游击龚念遂李希泌死其营尚间崖者凡四万众欲登太祖驰往趣令我军先据山巅向下搏击众兵方山而马林营内之兵与壕外兵合我兵太祖曰是将与我战也我兵且勿登山宜下马步战下马方四五十人明兵已自西突至大贝勒代善即怒马迎战直入其阵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与众台吉等各鼓勇奋进遂败明兵我六旗兵见之不及列阵人自为战前后弗相待纵马飞驰直逼明营明兵发鸟鎗巨炮我兵冲突纵击飞矢利刃所向无前明兵不能支大败遁走我兵乘胜追击明副将麻岩及大小将士皆阵没马林仅以身免尚间崖下河水为之尽赤
赋得日午(得中字八韵期考题)(乾隆庚子)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德擅群阳表,功资万物崇。
光华尤丽午,次第自由东。
都广照无影,昆吾对有同。
方欣正卓荦,不是始曈昽。
谰语退三舍,幻词诩再中。
树阴亭勿倚,花气暖如烘。
莲漏欲迟滴,铜圭未改融。
捧盈钦取象,消息省吾躬。
兴京叠癸亥旧作五言十韵(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阅年廿四久,拜祖仲秋时。
定鼎缅初创,契龟溯始基。
四攻分路入(我二月太祖己未岁明帝遣杨镐等统兵二十万号四十万来攻左翼中路以杜松等督兵六万由清河出抚顺关右翼中路以李如柏等督兵六万由清河出鸦鹘关左翼北路以马林等督兵四万由开原合叶赫兵出三坌口右翼南路以刘綎等督兵四万合朝鲜兵出宽甸口期并趋我兴京),一战启神思。
雄奋子兮弟,志同尊与卑。
搴旄多上勇,决策自英姿。
明将身膏斧,败军血染陂(萨尔浒吉林崖斐芬尚间崖等处之捷已见前诗注中时南路刘綎等之兵复丘逼兴京兵二太祖命扈尔汉率千人往禦复命二贝勒率千继之大贝勒三贝勒亦相继行趋登太宗请同行因亦驰往而刘綎所率精锐二万将阿布达哩冈太宗率石翼兵往先引精骑三十人超出众军前自山驰下奋击战甚酣后军随至并力冲突大贝勒亦自山之西夹攻乾寻太宗纵兵奋击歼其两营兵万人刘綎战死康应亦遁去经略杨镐闻三路兵败大惊急檄总兵李如柏等回军复为我兵击杀四十人明兵夺路而逃相蹂践死者复千馀是役也明以倾国之兵云集辽沈五日之间悉为我军诛灭死者不啻十馀万我军邀天佑助以少击众仅损二百人自古克敌致胜未有若斯之神者也)
朝鲜降合栅(初朝鲜兵与康应乾合营于富察之野其兵被纸甲胄以柳条为之火器层列忽大太宗既破刘綎遂督兵攻之明兵朝鲜兵竞发火器风骤作走石扬沙烟尘反扑敌营昏冥昼晦我军乘之飞矢雨集其兵二万人歼焉明游击乔一琦奔朝鲜营众贝勒整兵逐一琦遂攻朝鲜其都元帅姜功烈欢请执一琦以降一琦自缢死姜功烈遂率众降),叶赫惧旋旗
豳野安斯固,沈阳取不迟。
艰辛伊古独,缔搆至今垂。
书事述实录,期均薄海知。
⑴ 先是叶赫贝勒锦台什布杨古欲助明与潘宗颜合甫至开原中固城闻明兵败大惊而遁
⑵ 屡读之不太祖实录萨尔浒之战益信兵之上天眷佑爽且其时地之里未盈数千众弗满数万而心膂亲冒矢石授方略开万同兄弟子侄之众率股肱之臣用集鸿勋以年丕绪每披读及此未尝不起敬起慕起悲曾恭依庶期实录叙述书事一篇以示我大清亿万年子孙臣共勉以无忘创之祖宗开艰难云
兴京再叠癸亥五言十韵(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癸亥至癸卯,𠦜春秋阅时。
惟人怀故土,况我任承基。
开创惟天佑,经营廑祖思
同心勖子弟,努力共尊卑。
一战摧强敌,八旗总健姿。
南途逼京国,多卒覆荒陂(己未二月明经略杨镐统四路兵来攻时刘綎康应乾由南路出宽甸将逼兴京我太宗与大贝勒三贝勒引兵往禦时所率精锐兵二万分其半前趋阿布达哩冈布阵我兵与之遇太宗即率右翼兵往先引精骑三十超出众军前自山驰下击之战甚酬后军随冲突而入大贝勒亦率左翼兵夹攻太宗乘胜追击与后队兵遇歼其众万馀仓卒不及阵器力战死时康应乾与朝鲜兵合营于富察之野竞发火忽大风扬沙烟尘反扑敌营我军乘之飞矢雨集其兵二万人尽歼焉应乾遁去)
如柏遁归辔,朝鲜竖义旗(我部将太宗既破刘綎其游击乔一琦奔朝鲜营众贝勒整兵遂攻朝鲜其都元帅姜功烈惧请执一琦以降一琦自缢死功烈遂率众降)
沈辽取有继,宫殿建无迟。
图大鸿谋远,宅中燕翼垂
即今大一统,前烈万年知。
⑴ 自立英肇祖居赫图阿拉七传至服北太祖天表玉勇盖世首征栋鄂所向臣通蒙古诸部贡使不绝遂建都兴京肇开帝业
⑵ 时杨镐闻三路兵覆殁大惧急檄李如柏贺世贤等还军如柏等自呼兰路遁归我哨兵二十人见而鸣螺吽噪击杀四十人相蹂践死者复千馀
⑶ 初还国太祖得辽阳集诸臣议迁都众俱人以对太祖曰国之所重在土地民今还师敌且复至非计之得也此地乃明及朝鲜蒙古接壤要区天既与我即宜居之众皆曰善遂定议迁都天命七年三月筑城于辽阳城东五里太子河边创建宫室名曰东京十年三月甫定太祖欲自东京迁沈阳与诸臣议皆以东京又复迁移恐频劳我国对太祖曰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弼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由凊河路进且于浑河苏克苏呼河之上流伐木流下以之治宫室供炊爨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多兽河中水族亦可捕取朕筹之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于是定都盛京拓迹开统实由宸谋独运云
过礼烈亲王园寝赐奠因成六韵(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朝家让帝溯前闻,路便椒浆赐奠勤
唐较宁王无逼抗,吴逾太伯有功勋。
乌喇(平声)𥤮阵如风捲,抚顺攻城卜雨欣
宽甸勇而诛上将(天命四年二月明遣经略杨镐大发兵四路来侵明总太祖率师亲征王督兵于界藩山斩敌百人又败兵杜松等于萨尔浒山又明总兵马林营尚间崖总兵潘宗颜营斐芬山互为犄角直入太祖命步兵接战敌兵自西突至王即怒马迎战其阵遂同诸贝勒大败敌兵斩获过半总兵刘綎由宽甸一路来犯太宗督兵登冈冲击王率左翼兵自西夹攻敌众披靡刘綎没于阵),凌河恕以免监军
灭亲大义弃孙子,陪祀推恩展礼文
三酹不禁清泪落,祖宗遗泽逮仍云。
⑴ 而众太祖上宾王于诸皇子中最长望皆属太宗王之子岳托萨哈璘请从众心推戴王曰此吾素志也乃作议书曰绍成大统必得圣君始能戡乱致治以成一统愿奉四贝勒嗣位入朝遍示诸贝勒大臣众皆喜以告于太宗辞让再三王言益恳切众议亦坚太宗是从之
⑵ 由潭柘至香山跸路经王园寝因临酹酒
⑶ 王尝从太祖征乌喇布占泰率兵三万以拒众皆愿战虑布太祖尚未欲加兵王曰我士饱马腾利在速战所占泰不出耳今彼兵既出平原旷野一鼓可擒也克其太祖因命进兵王随太祖亲𥤮阵大败之遂城布占泰遁走王复统精兵截战又败之布占泰仅以身免
⑷ 天命三年四月王曰太祖伐明大军两路进会天雨何虑太祖欲还军天虽阴雨我军皆有禦雨之具沾湿且天降此雨以懈明边将之心使吾进兵出其不意耳是雨利于我不利于彼也太祖善其言遂进兵下抚顺东州焉根单三城及堡寨五百馀处
⑸ 天聪五年八月我军围大凌河城明兵来援距城十五里而军我右翼兵冲入败之生擒明监军道张春等春见太宗不跪太宗欲诛之王曰我前此所获无不收养且此人既以死忠为贵奈何杀之以遂其志乎太宗悦遂赦春
⑹ 崇德八年八月贝子太宗升遐睿亲世祖嗣位郡王阿达里及硕托谋立王多尔衮王发其谋俱伏诛硕托为王第二子阿达里则其孙也
⑺ 今年正月降旨以王及睿豫郑肃克勤诸王同配享太庙
将军名宝贵,山东人。倭韩之乱,死事最烈。
东征虎将花门种,白杆朱丝号神勇。
涅臂长悬报国心,生来惯识祁连冢。
幼抱犀渠作健儿,搴旗早结上公知。
红绡抹额黄皮绔,得意摩天苦战时。
论功首重桓虔武,凯歌自和逻沙舞。
莫作寻常蕃将看,哥舒仆固羞为伍。
闷杀新娘曹景宗,鼻端出火耳生风。
朅来收拾穿云履,也向天街蹋软红。
百战功名等一掷,呼卢未辨争先得。
狂撑大眼睨公卿,酒酣无那肝肠热。
空怜岁月去堂堂,揽镜忽惊头上霜。
携得琵琶红袖妓,夜寒如雪按伊凉。
此时鳀壑气尤恶,海壖星子纷纷落。
铁轨南通俾路芝,越裳甘弃同瓯脱。
从此将军气转豪,岛屿虽重主恩高。
不教日压秦长脚,空有天生刘大刀
联枝跗萼称同气,斩关破贼真吾弟。
长向朝阳望捷书,可怜夜半凶书至。
春风泪洒脊令原,反斗终怀国士恩。
只有拊膺长痛哭,不辞剪纸与招魂。
忽闻传箭追穷寇,困兽淩兢殊死斗。
赤峰明月踏营归,血腥裹甲三重透。
雕戈早晚镇高州,都尉连章苦慰留。
盼煞桄榔船上客,巫闾目断白云秋。
无端骤长邯郸虱,败盟毁约思蚕食。
白旄倏遍萨摩州,红帽如闻平秀吉。
水犀十万下三韩,列幕连营袖手看。
重英不动清人轴,一箭谁登广武坛。
将军怒马奔如电,提刀愿识罗浑面。
我今一死何重轻,不畏前驱惭后殿。
鸭江流水渌汪汪,六月炎蒸鸟不翔。
汗雨白沾铜面具,火云红映绿檀枪。
酋矛散漫难成列,虎气腾腾呼杀贼。
但使连衡共捣虚,定教执燧探龙穴。
八道花旗迤逦排,红衣炮劈两山开。
孤军已被重围合,不见沈舟项羽来。
森索妖星迷赤雾,睢阳齿碎天将暮。
红灯白酒贺兰营,曲误方矜公瑾顾。
月晕重重闻楚歌,洞胸犹握鲁阳戈。
仲由缨结那惜死,国势不张将奈何。
从今狂寇逾三塞,海门不守长城坏。
蒿市终悬懦帅头,中原赢得逃兵在。
又见长编纪北盟,符离一溃误书生。
万金币去龟阴返,只恐忠魂恨不平。
游石钟山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春乘碧水胜游多,从我夫子曾经过。
泛览江山入湖口,奇峰峻石高嵯峨。
好风反阻游人意,匆匆东归未得憩。
春水既落秋水新,复从吾兄省吾亲。
扁舟载得湖山美,又作石钟山下人。
试携仆从盘旋上,清光万叠空苍莽。
羁愁离恨一时消,心目为之豁开爽。
重楼绮阁何迢递,画栋珠帘绝幽敞。
嗟哉宇宙何滔滔,观空法界灵台广。
左峙南康右九江,云飞浪鼓江风长。
倦游小憩临虚廊,参差竹绿秋花黄。
与兄谈笑坐叹息,人生邂逅当倾觞。
斜阳欲落且回棹,溟烟淡淡天苍苍。
男儿壮游已非易,况我闺阁宜其藏。
椷诗寄上津门道,聊尔于斯志徜徉。
二十万众明兴师,号称𠦜万威临之。
兵分四路各出奇,并趋兴京力不遗(己未二月明帝命经略杨镐等统兵二十万号四十万来攻左翼中路以杜松王宣赵梦麟张铨督兵六万由浑河出抚顺辟右翼中路以李如柏贺世贤阎鸣泰督兵六万由清河出鸦鹘关左翼北路以马林麻岩潘宗颜督兵四万由开原合叶赫兵出三岔口右翼南路以刘綎康应乾督兵四万合朝鲜兵出宽甸口期并趋我兴京)
太祖闻报初弗疑,应之以暇安其危。
堂堂阵复正正旗,荩臣志同太宗辞
父子兄弟同努力(叶),子弟之兵左右随。
人自为战如熊罴,快马斫阵歼厥魁(叶)
僵尸流若雁鹜靡(叶先是我之防卫筑城兵见杜松等兵过将半尾追之与夫役合据界蕃之吉林崖杜松引兵来攻我兵下击一战而斩百人我众贝勒甫至见明兵攻吉林崖者约二万人又一军列萨尔浒山巅遥为声势大贝勒与诸将议遣兵千人往助防卫兵驰下压击而以右翼四旗夹攻之别以左翼四旗当萨尔浒山之兵太祖至复令右二旗兵遥望界藩明兵俟我兵驰下时并力以战乃合六旗兵进攻萨尔浒山明兵列阵发鎗炮我兵仰射之奋力冲击不移时破其营垒死者相枕藉而夹攻界藩之兵纵横驰突无不一当百遂大破其众明总兵杜松王宣赵梦麟皆殁于阵横尸亘山野血流成渠士卒死者蔽浑河而下如流凘时马林兵四万夜营于尚间崖翌旦大贝勒以三百骑驰往马林浚濠三匝外列大器继列骑兵又开原道潘宗颜一军约万人营斐芬山游击龚念遂李希泌亦率兵万馀营于斡珲鄂谟环车楯列火器战明太祖与太宗所率兵不满千分其半下马步兵发大器以拒念遂太宗引骑士冲入我步兵斫其车楯明兵大败龚李希泌皆阵殁太祖急引侍从四五人至尚间崖明兵方布阵营内太祖趣我军先据山巅下击众方欲登山而马林及壕外兵合太祖令我军下马步战大贝勒怒马迎敌直入其阵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与众台吉各鼓勇奋进遂败明兵斩捕无算我六旗兵亦人自为战飞矢利刃所向无前明兵不能支大败而遁我兵乘胜追击明副将麻岩及大小将士皆阵殁总兵马林仅以身免赫贝太祖复集军士驰攻斐芬山潘宗颜全军尽殁叶勒台锦什布扬古闻明兵败大惊遁去时刘綎李如柏雨路之兵已近逼兴京太祖至命大贝勒三贝勒及我等柏太宗统军禦刘綎而留兵四千于都城待李如太宗同两贝勒兵甫出瓦尔喀什窝集刘綎所率精锐二万已分其半前掠将登阿布达哩冈督兵太宗告大贝勒曰兄统大兵留此相机为援吾先登冈自上下击之大贝勒亦与自山太宗约左右夹击太宗遂引精骑三十超出众前驰下击之战甚酣后军随冲突而入大贝勒又率兵夹攻明兵大溃战死太宗乘胜追击与刘綎遇歼其两营兵万人刘綎是时明海盖道康应乾与朝鲜兵营于富察之野甲仗坚锐太宗同众贝勒至督兵进攻明兵朝鲜兵竞发大器忽大风骤作扬沙走石烟尘反扑敌营我军乘之飞矢如雨又大破其众歼二万人康应乾遁去游击乔一琦奔朝鲜我兵逐之朝鲜元帅姜功烈诣营降一琦自缢死杨镐闻三路兵败急檄总兵李如柏副将贺世贤等还军如柏等自呼兰路遁归我哨兵二十人见而鸣螺呼噪下击杀四十人明兵夺路而走相蹂践死者复千馀),破廿万兵弗踰时。
其详则见书事词,恨不行间供驱驰。
萨尔浒战王业基,用示百世绵本支。
⑴ 三月朔我西南两路侦卒以明兵逼境告太祖曰明使我先见南路有兵者诱我兵而南也其由抚顺西来者必天兵急宜拒战乃率大贝勒代善及众贝勒大臣统城中兵出大贝勒前行侦卒又以明兵出清河路来告大贝勒曰清河路仄兵未能骤至宜先往抚顺以逆敌兵遂与达尔汉侍卫扈尔汉集兵以待祀事太祖时太宗文皇帝称四贝勒以后至谓大贝勒曰我筑城夫役在界藩山倘明兵奋力攻之奈何宜急进以安其心于是令军士擐甲趋至太兰冈大贝勒与扈尔汉欲驻兵僻地以伺何以太宗曰正宜耀兵示敌壮我士卒夫役之胆僻为巴图鲁额亦都曰敌遂四贝勒之言是也我兵当堂堂正正以向督兵赴界藩对明兵营列阵而待
⑵ 是役也明兵二十万四路来侵我兵以少击众所向克捷五日之间悉为我军诛灭其宿将猛士暴骸骨于外士卒死者不啻十馀万而我士卒仅损二百人此诚肇乎上天佑助所作神武昭宣我国家亿万载丕基实此详见向萨尔浒之战书事篇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