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丘浚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宜春人,徙南京,字克温,号半闲居士。涉猎经史,游四方,有侠义名。工诗。有《鸿泥集》、《燕居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十一
瑄字克温,宜春人,侨寓金陵。
有《鸿泥集》二十卷。
(《江西诗徵》:宜春龙瑄以世袭武职,遂为金陵人。
丘仲深、罗彝正、陈公有为布衣交,有声江湖间,自号半闲居士。
田按:《鸿泥集》著录《明史艺文志》,《诗综》未录一字。
克温为景、天间一诗家,亟登之。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六
丘夫人,琼山(今属海南)人。
丘浚室。
邱掌珠《读闺秀诗偶成》有“仙姑吐属何清新,琼台我爱丘夫人”之句。
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六。

人物简介

维基
海澄(1442年—?
),字静之,广东琼山县左所人,海南海氏。
海答儿后人。
海瑞伯父。
丘浚之门生。
天顺年间,广东乡试中举。
成化十一年,登进士三甲一四九名,授福建建阳县知县,选四川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二四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
新会东亭人。
以麟子。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
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
未几移疾罢归。
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
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
《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
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
《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二四
曾僖,字光启,号双溪。
琼山(今属海南省)人。
明英宗天顺间贡生,游太学,有诗名。
明正德《琼台志》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7—1519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景鸣。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正德初迁南京太常寺卿。时刘瑾专权,李东阳依违其间,玘虽为东阳所举,仍贻书责之,且请削门生之籍。累擢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严谨,为僚属所敬服。七年冬,考绩赴都,引疾致仕归。博学好古文,追求奇奥,学者称圭峰先生。卒谥文肃。有《类说》、《圭峰文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玘字景鸣,商城人。
成化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历侍读、南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擢南吏部侍郎,引疾归。
嘉靖初,谥文肃。
有《圭峰集》三十卷。
(《艺苑卮言》:黄五岳省曾言南城罗公玘好为奇古,而率多怪险饾饤之辞。
居金陵时,每有撰造,必栖踞于乔树之巅,霞思天想,成闭坐一室,客有于隙间窥者,见其容色枯槁,有死人气,皆缓履以出。
都少卿穆艺伊考墓铭,铭成,语少卿曰:「吾为此铭,瞑去四五度矣!
」今其所传《圭峰稿》者,大抵皆树巅死去之所得也。
国史唯疑》:罗圭峰由输粟入监,年四十馀。
祭酒丘文庄公议南士不听北留,罗固请至再三,受扑不挫,面数之曰:「若能识几字?
崛强乃尔!
」大声应曰:「唯中秘书未读耳!
」丘异之,识其名堂柱。
再试义奇甚,六馆士莫有及者。
惊叹为延誉于朝,遂以其年发解联第,蔚为名儒。
田按:景鸣乡举出西涯之门。
西涯依违刘瑾,景鸣寄书责之云:「屡更变故,虽尝贡书,然不敢频频者,恐彼此无益也。
今则天下皆知忠赤竭矣,大事亦无所措手矣!
》曰:『不俟终日』,此言非欤?
彼朝夕献谄以为当依依者,皆为其身谋也。
不知乃公身集百诟,百岁之后,史册书之,万世传之,不知此辈亦能救之乎?
白首老生,受恩居多,致有今日,然病亦垂死而不言,谁复言之?
伏望痛割旧志,勇而从之,不然请先削门生之籍,然后公言于众,大加诛伐,以彰叛恩者之罪,生亦甘焉。
」此书可以报举主矣。
景鸣文章绰有矩范,诗非所长,作文至瞑去四五度,刘彦和文章伤命之戒,谅哉!)
维基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是明朝中叶政治人物和学者,成化丁未进士。
他曾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见陈学霖《宋明史论丛》(201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85页「明朝「国号」的缘起及「火德」问题」。
学者称他为圭峰先生。
罗玘出生于仕宦家族,在家中四兄弟之中(罗网、罗坦、罗经、罗纯)排行第二。
罗玘自幼敏而好学,博览群书。
年少时,他入国子监。
祭酒丘浚试其文章,结果令人甚为叹服。
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罗玘中式顺天乡试解元。
次年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进侍读见黄佐《翰林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九〈经筵恩赉〉)第966页:「正德元年〔1506〕,开经筵,赐宴及白金䌽币有差。
知经筵事者,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太常少卿兼侍读费宏,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毛澄,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讲毛纪、傅圭,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讲蒋冕,侍读罗玘,修撰石宝也。」。。
他从此更加钻研古文,经常手不释卷,诵读不辍。
另外,罗玘为人严谨,勤政务实,勇于直言正谏,所以为世人敬畏。
弘治九年(1496年),武冈知州刘逊被岷王膺鉟诬陷下狱。
给事中庞泮、御史刘绅等前来进谏,同囚于狱中。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15:「夏四月戊子以岷王膺鉟奏逮武冈州知州刘逊、给事中御史庞泮、刘绅等諌下锦衣卫狱」。
于是,罗玘进言应以宽容态度去处理国家事务。
弘治十一年(1498年),宦官李广得罪太皇太后而自杀身亡。
他遗下一书记述群臣与其交往之事。
明孝宗阅后十分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其党羽。
罗玘上疏言孝宗不能只靠一封李广的遗书去治大臣罪,否则延祸无辜。
他建议只要密加查访就可以迫使确实牵涉在内的人引疾而退或者以其他事宜斥责他们,以免人人自危,有失朝尊。
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户部郎中李梦阳应诏上书,却遭寿宁侯张鹤龄诬陷下狱。
罗玘为其申诉得以保全。
及后罗玘升为侍读。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286:「罗玘传臣请降敕密谕使引疾退或斥以他事庶,不为朝廷羞而仕路亦清。
李梦阳下狱,玘言寿宁侯托肺腑当有以保全之。
梦阳不保为侯累,帝深纳焉,秩满进侍读。」。
在正德元年(1506年),罗玘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
时正值宦官刘瑾乱政,大学士李东阳依附权势,逢迎刘瑾。
但朝政多有微言。
罗玘虽然为李东阳所推荐,反而能弃私交而不毁大义。
他修书予李氏,责备他助纣为虐,并与他断绝交往。
不久,他升为太常寺卿。
直至正德二年(1508年),他又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当时宦官刘瑾导明武宗享乐、矫旨行事,以致国库空虚。
而朝臣亦上疏劝谏,言辞激切。
但明武宗不纳谏,罗玘因此而常常忧虑国事。
四年后,即正德七年(1512年),他入京考绩,托病辞官归隐,从此潜心学问。
他于《红梅》一诗曾抒发了他当时托病辞官的心境:「西湖残雪候多时,却恨前年被雪欺。
且学杏花红似锦,暂邀啼鸟到南枝。
」另外,罗玘辞官后看到地方官吏对百姓不断加重苛捐杂税而深感不安。
在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图谋叛逆,他因素仰罗玘名声,便派人送来厚礼以结交罗玘。
但罗玘坚拒不受,避居金溪深山。
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发动叛乱。
罗玘虽然抱恙,仍然修书一封声讨宁王,并与朝廷守臣相约讨伐之事。
但是还未成事罗玘便病殁。
其遗体葬于金溪三十一都张公岭项山寺左侧。
以上资料根据罗玘《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整理而成。
罗玘在家乡创办了圭峰书院,著书立说。
其一生著有《圭峰文集》18卷,《续集》14卷,《类说》2卷及《圭峰奏议》等。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四六
曹宗(一四五二 — ?
),字宗道。
海阳(今潮州)人。
明宪宗成化七年(一四七一)举人。
入太学,为祭酒丘浚所重。
后官国子监助教。
以丁母忧归,卒于家。
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二。

人物简介

维基
何宽(1514年—1586年),字汝肃,号宜山,浙江临海县人。
母孕时,邻人有梦赤日堕其所居凤凰山者,公适生,幼聪韵绝伦,为诸生,博综书史,尤究心于真。
西山丘琼山《大学术义》曰经世之道尽在此矣。
嘉靖十九年(1540年)举浙江乡试第二十三名。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进士。
授南刑部主事,历任浙江司员外郎、广东司郎中。
出任四川成都府知府,治绩卓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吏部考核第一,升任湖广按察司副使,职屯盐政,改督学广西,升河南参政,晋湖广按察使,丁母忧,服阕,仍补楚臬。
隆庆三年(1569年)十月,以政绩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隆庆五年七月升大理寺卿。
有武弁以他事系狱,奉调将兵赴边,何宽即为竟其事遣行,拂直指意,遂参奏总戎戚继光,并及公,奉旨候勘。
万历改元,直指以内计谪去,太宰杨襄毅覆道:挟诬者既被斥,受诬者复何罪。
事得白,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整顿长江防务。
时承平日久,江务废弛,芜湖库藏被劫,公莅任,严汛防,添荻港水师,增置哨船,分布关隘,奏请筑芜湖城,缉捕亡盗六十馀人,枭于市,境内肃清。
万历三年(1575年)十月,升工部右侍郎,未任,随即进左侍郎,署部篆,提督京通仓廒,治理淮河。
时徐淮二门圮决,议疏草湾以挽全淮,筑高家堰、宝应等堤,委修乾清宫告成暨河桥竣功,两赐金绮。
不久,晋南京刑部尚书。
屡疏乞休,温旨慰留。
万历八年(1580年)九月,改南京吏部尚书。
遇内计,首辅张居正属有所黜,何宽以其人系海内名望,不惬意,遂风言官讦比部郎某鬻法事,株引何宽,遂力请骸骨。
居里五载,优游书史,如同寒素。
桑梓有大利害,不靳力为,如陈云伏阙,奏减盐税,下计部,得允所请。
疏稿更自公手,至今商受其利。
万历十四年(1586年)夏,无疾而终,年七十三。
祀乡贤。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四九
王士衡,一作仕衡,字秉铨。
定安(今属海南省)人。
明宪宗成化十三年(一四七七)举人。
游太学,丘浚器重之。
孝宗弘治间,选中书舍人,升衡王府审理副,再升右长史。
武宗正德间,丁内艰,起任岷府,修《武宗实录》。
后致仕家居,卒年八十。
祀乡贤。
明正德《琼台志》卷三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〇一、清道光《琼州府志》卷三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3—1533 【介绍】: 明广西全州人,字敬之。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正德时,累官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时主昏政乱,冕持正不挠,有匡弼功。
武宗崩,与杨廷和共诛江彬。
嘉靖初,以议“大礼”忤旨,代杨廷和为首辅仅二月即乞归。
卒谥文定。
有《湘皋集》、《琼台诗话》。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敬之,全州人。成化丁未进士,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少师谥文定有湘皋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冕字敬之,全州人。
成化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历中允、谕德、侍讲学士、少詹事,擢吏部侍郎,改掌詹事府,典诰敕。
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进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少傅,改户部,进谨身殿大学士,乞休,落职闲住。
隆庆初,复官。
谥文定。
有《湘皋集》三十三卷。
田按:文定尝著《琼山诗话》,专纪丘文庄诗,相业远过琼山,诗则末逮也。
维基
蒋冕(1463年—1532年),字敬之,一字敬所,号湘皋、湘原。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林府全州(今广西全州县全州镇北门一带)人。明朝弘治、正德两朝及嘉靖前期重要政治人物,累官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成化十三年(1477年)举丁酉科广西乡试第一,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与兄蒋昪同登进士,列会试第十一名,二甲十一名,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弘治十三年,历司经局校书。正德中,累官至吏部左侍郎,改掌詹事府,典诰敕,进礼部尚书,仍掌詹事府事。正德十一年(1516年),入阁为文渊阁大学士,参赞机务。十二年,改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十四年扈帝南征还,加太子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蒋冕协助杨廷和协诛江彬,并参与迎封明世宗。世宗即位后,议定策功,加封伯爵,蒋冕坚持辞退。改为荫锦衣世指挥,又辞去。于是改为荫五品文职,仍进一阶。御史张鹏疏评大臣贤否,请求罢免蒋冕。御史赵永亨亦诋毁石宝不能掌管吏部。蒋冕、石宝遂求辞去。朝廷大臣商议称此不平,而诸位给事中、御史俱称不可去。世宗于是命鸿胪寺下谕请留,并再下诏嘉奖,随后两人重新起用。嘉靖三年,世宗遣官在江南织造,命蒋冕起草敕书。蒋冕以江南受灾,而上疏请止,世宗不听,敕书亦久不进呈。世宗责其违慢,冕引罪而止。大礼议事件,蒋冕坚持此前的世宗为武宗之后人说法,与杨廷和等人一同与世宗力争,因反对世宗为生父立庙被夺职削官。卒于家。隆庆初年(1568年)敕令复官,谥文定。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