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陵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33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汉书》曰: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使求苏武等。单于许武还。李陵置酒贺武曰:异域之人。一别长绝。因起舞而歌。泣下数行。遂与武决。
径万里兮度沙漠。
为君将兮奋匈奴。
穷绝矢刃摧。
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⑴ ○《汉书》苏武传。《书钞》一百七。《汉书》霍去病传注。《文选》六十祭颜光禄文注。《御览》四百八十八。《诗纪》二。又韵补一引幕、奴二韵。
古《诗纪》依据广告编苏、李诗七首于汉诗卷二。而以古文苑李陵录别诗十首附在汉诗卷十。盖谓《文选》所载为苏、李自作。古文苑所载乃后人假托。丁福保全汉诗总汇《文选》、古文苑各诗。分别编之苏、李名下。盖以为皆少卿、子卿之辞也。逯案。《文选》、古文苑苏、李诗十七首以外。《书钞》及《文选》注尚引李诗残篇两首。古文苑之孔融杂诗二首。亦原属李陵。依此计之。苏、李诗今存者尚有二十一首也。然检宋颜延之庭诰云。逮李陵众作。总杂不类。元是假托。非尽陵制。又检隋志。只称梁有李陵集二卷。不言有苏武集。而宋、齐人凡称举摹拟古人诗者。亦只有李陵而无苏武。据此。流传晋、齐之李陵众作。至梁始析出苏诗。然仍附李陵集。昭明即据此选篇也。以出于李集。故《文选》苏武各诗他书尚有引作李陵诗者。要之。此二十一首诗。即出李陵众作也。又此二十一首种类虽杂。然无一切合李陵身世者。说明既非李陵所自作。亦非后人所拟咏。前贤如苏轼、顾炎武等皆疑之固是。然亦未能释此疑难也。钦立曩写汉诗《别录》一文。曾就此组诗之题旨内容用语修辞等。证明其为后汉末年文士之作。依据古今同姓名录。后汉亦有李陵其人。固不止西京之少卿也。以少卿最为知名。故后人以此组诗附之耳。今总以李陵录别诗为题。略依古《诗纪》。编之本卷之中。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
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
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长当从此别,且复立斯须。
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驱
⑴ ○《文选》二十九作与苏武。《类聚》二十九、事文《类聚》别集二十五、合璧事类续集四十六并作赠苏武别。《初学记》十八作赠苏武。文章正宗二十九作与苏武。《诗纪》二作与苏武。又《御览》四百八十九作赠苏武。引逾、涯二韵。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
与峕进止,出行施张。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
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
蛇龙之蛰,俾也可忘。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离才字。合成举。○《类聚》此下注。鲁国孔融文举六字。○《类聚》五十六。古文苑四。石林诗话中。《诗纪》三。○逯案。此诗夹注小字。《诗纪》本之章樵古文苑注。今仍之。又案截字。汉碑每作𠃲。如杜尚碑𠃲彼海外。是其例。故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可以离乙字。此诗之为汉人作。有此一字。亦足证之。○逯案。《诗纪》此下有杂诗二首。经证知出李陵集。此略。)
汉地 南宋 · 赵崇嶓
五言律诗
汉地文书密,胡天岁月深。
但高苏武节,不察李陵心。
过雁西风急,荒台朔气沉。
同生不同恨,万里一沾襟。
载酒湖山兴易乘,菰芦谁识秘书丞。
峰头初月迎船出,水上明霞绕座凝。
凤德未衰无可诮,龙门犹在愿先登。
不知太史公何意,偏是交游重李陵
吹叶为声(《文选》李陵《答苏子卿书》注)
莲花幕里笔如椽,横槊雄词邺下传。
却笑李陵非国士,创为儿女别离篇。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馀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文选》二十九、《类聚》二十九、《诗纪》二并作苏武诗。又《初学记》十八作苏武赠李陵诗。引徊、依二韵。《诗人玉屑》二作苏武诗。引怀、悲、哀、摧、归五韵。)
烛烛晨明月,馥馥我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
⑴ ○《文选》二十九作苏武诗。《诗纪》二作苏武诗。又《初学记》三作古诗。引霜一韵。
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
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
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
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
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古文苑缺四。广《文选》十。《诗纪》十。又《御览》八百十四作李陵与苏武诗。引鹰、、缯三韵。)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共 33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