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项炯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维基
郑二阳,字敦次,号潜庵,河南开封府鄢陵县军籍。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德安府推官,听断明允,事无冤滞。
视篆孝感,旧例岁派富民数人供驿传帷帐器具,民苦之,二阳至,悉自办,遂除其弊。
先是潞藩诸庄中官往来收租,民不胜扰,乃为设立区头,供亿赔偿,又辄破产。
二阳请于台司,罢区头,有司为之徵解,中官止受成事,人便之。
行取如京,父老攀辕饯送,络绎山谷。
时逆珰专国,气焰熏灼,令所私授二阳疏稿使劾杨涟不法事,清要可立得,二阳不从珰意,乃左授南工曹。
天启七年转南礼部仪制司郎中,崇祯元年秋调南吏部文选司郎中,丁祖母周太宜人艰,服除迁海防佥事。
盐漕军门大珰杨显名欲府道以属礼见,二阳谓兵道不与盐筮,且敕书无提衡监司语,屹不为动。
当是时寇犯凤阳,焚祖陵,淮阳大震,二阳韎韐临戎,简练将卒,一切战守之具无不备。
及寇再躏滁州,屠六合,而扬卒无烽火之警者,皆二阳绸缪之力也。
举廉卓第一,加淮扬道参议。
泰州以灶变告,即亲历诸场开谕,为除蠹害,事遂寝。
淮南旱蝗,饥民枕藉于道,乃立五厂赈济之,全活者甚众。
二阳治扬五载,宽房税,毁铺禁,革赎锾,停凤米,釐剔百年积弊,民甚德之。
及去任,郡城、瓜州、泰州、东台建祠者六。
崇祯十二年三月,用廷臣荐,召对平台,五月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协理剿寇军务。
所属地界四省群盗日炽,会楚豫淮皖合剿五营大贼,丁启睿破张献忠于麻城,二阳乃提兵与宋一鹤及凤阳总督朱大典蹙贼左金王、老回回等于潜山怀宁山中,追破争世王于灯草坪,斩首千八百级,一时东南半壁赖其保障。
及李自成攻汴,督师丁启睿、左良玉皆往援汴,献忠乘间而东,掠民益军,习水师于巢湖,太监卢九德以总兵官黄得功、刘良佐之兵战于夹山,败绩,江南大震,督抚解任听议,二阳于四月十五日解任,至五月初七日庐州为献忠陷没,时新抚徐世荫已任事二十馀日,刑科翁元益袒徐劾二阳,二阳遂被诬逮法司,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吴履中请以赎金释系禁诸臣,二阳借贷纳赎,被释出狱。
将治装,值国变,与周元亮微服出都门,因作《逐妇吟》以明志。
南下寓居京口,丙戌(1646年)归里,杜门以诗文自娱,屡荐不起。
敦宗睦族,至老不倦,卒年七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1477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从道。
宣德十年举人。
入太学,历事都察院。
景帝即位,上中兴八策,谓言南迁者可立诛。
授御史,多直言。
后巡按福建,与按察使杨珏互讦,谪邠州判官。
丁忧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902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同治七年进士。授编修,以请裁减“大婚”经费,直声震朝中。光绪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之珲春黑顶子地。后为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旋以兵败革职。善篆籀,亦能画,精金石、文字等学,收藏书画、古铜器甚富。有《恪斋诗文集》、《恪斋集古录》、《古籀补》、《权衡度量考》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四
吴大澄,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吴县人。同治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湖南巡抚。有《恪斋集》。
词学图录
吴大澄(1835-1903) 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江苏吴县人。同治,历任编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职。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善诗文,精书画、金石。有《恪斋诗文集》、《恪斋集古录》、《古籀补》、《古玉图考》、《恒轩吉金录》等。
维基
吴大(1835年—1902年),原名吴大淳(因避清穆宗名讳,而改名大澄),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清代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官员。
吴大澄于道光十五年(1835)五月十一日生于苏州双林巷。
道光二十九年(1849)与兄吴大根一同参加县府试。
翌年兄弟二人赴昆山应院试。
咸丰元年(1851年)考取县试第七,府试第九名。
二年去金陵参加乡试落第。
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科补行江南乡试,吴大澄中式第三名举人。
同治七年(1868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陕西学政、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
光绪三年(1877)山西、陕西饥荒,吴大澄从天津购得高粱7000石以赈灾。
又自己前往灾区,参与救灾。
在当地与乡绅合作设立磨厂,存活灾民。
光绪六年(1880)授三品卿衔,吉林督办。
协助吉林将军铭安办理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地防务,训练马步新军。
又创设了机器制造局,制造弹药,鼓励移民拓殖。
光绪十一年(1885年),诏赴吉林,先会见宁古塔副统容山,后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与俄国使臣重勘珲春黑顶子地边界,援咸丰十一年旧界图,立碑五座,建铜柱,自篆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
”收回侵界,“而船之出入图们江者亦卒以通航无阻。
”光绪十二年(1886年)擢广东巡抚。
任内与张之洞联名反对葡萄牙侵占澳门香山。
试图阻止清廷与葡萄牙签订条约,不果。
光绪十四年(1888年)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修黄河水患,用水泥砌筑砖石坝,加固“郑州十堡”工程;二月,上表要求尊奉皇帝生父醇亲王奕譞为“皇帝本生父”,遭到慈禧太后公开斥责。
光绪十五年(1889年)请用新法测绘黄河图,光绪帝命名《御览三省黄河全图》。
光绪十八年(1892年)授湖南巡抚。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自请率领湘军出关应战,战败于海城,罢归,返回湖南,不久受命开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再降旨,将其革职,永不叙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卒,年六十八。
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后数十年,有叩头僧者,不知何许人。
尝栖泰安灵派侯祠,夜则跏趺,达旦不寐,昼则周游城市。
叩头劝人为善,人以是呼之。
尝语人曰:“我参方五十年矣,盖载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唯人为贵,具此灵性,便可立地成佛,莫使宝山历尽,虚过一生。
”后游清源,预告寂期而化。
熊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善化人,字班若。
康熙十九年举人。
作客京师,馆某王府。
王谓人云:“熊孝廉翰林选也,可立得。
”超闻之,恐借王力得显贵,不与会试而归。
精研《周易》及程、朱语录。
吕奇策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吕奇策,字可献,号金门,浙江绍兴府新昌县人。
敏悟夙成,过目辄成诵。
品格轩朗,不立町畦,笃于孝友,兄弟皆仰给焉。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泰昌元年奉命行取大学士何宗彦来京。
天启二年十月奉使册封乐安王朱谋𩔇。
调江西饶州府馀干县知县,七年本省同考。
升工部主事,魏珰势烜赫,或劝之趋谒,台省可立跻,曰:宁失官,此膝不可屈也。
风节矫然,竟忤珰谪福建都事。
后珰败,召补秋曹,转司马郎。
时京师戒严,奇策调度有方,擢淮安知府。
剔弊蠹,革陋规,剖决如流,人谓之顺水船。
淮为南北转漕要地,料理悉得机宜。
藩府经过中使需索,毅然不应,卒亦遁迹去,一郡以安。
后历广东南雄府,到任即辞归。
历任馀干、南雄、淮安,皆肖像立祠祀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5—1364 【介绍】: 元昆山人,字羲仲,号东郭生,又号野翁。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上。老得训导官,与时忤,偃蹇以终。有《雪履斋笔记》、《林外野言》。
元诗选
翼字羲仲,(一作重)昆山人。
少从卫培学,工诗,尤精于《》。
生平以豪杰自负,尝献策张士诚,不能用,遂归耕娄上。
老得训导官,竟与时忤,偃蹇以终。
范阳卢熊公武题其墓曰「迁善先生」。
羲仲自号「野翁」,又号「东郭生」,以东郭先生故事命其斋曰「雪履」。
所著有《林外野言》杨维桢序其诗曰:今之诗合吾之论者,斤斤三四人,虞公集、李公孝光、陈公樵也。
窃继其绪馀者,亦斤斤三四人,天台项炯、姑胥陈谦、永嘉郑东、昆山郭翼也。
又曰:其诗精悍者在李商隐间,风流姿媚者,不在玉台下。
按羲仲卒于至正二十四年,昆山朱圭《名迹志》载有卢熊所撰墓志可据。
而钱宗伯牧斋《列朝诗集》谓羲仲洪武初徵授学官,度不能有所见,怏怏而卒。
岂未见公武所撰墓志耶?
牧翁考證,号为详博,而小传中疏缪如此类者颇多。
余一一表而出之,非敢指摘前贤,窃恐贻误来学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羲仲,一作羲重,昆山人。官训导,自号野翁,又称东郭生。所著有林外野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元诗选
韶字九成,吴兴人。
好读书,慷慨有气节。
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
自号云台散吏,又号苕溪渔者。
日往来于玉山,与诸君相唱和。
素不善画,偶捉笔为山水图,辄烂熳奇诡,坐客咸啧啧称叹。
作诗务追开元、大历之盛,杨铁雅称其格力与北州李才辈相上下。
序其诗曰:我元之诗,虞为宗,赵、范、杨、马、陈、揭副之,继者叠出而未止,吾求之于东南,永嘉李孝光、钱唐张雨、天台丁复、项炯、毗陵吴恭、倪瓒,盖亦有本者也。
近复得永嘉张天英、郑东,姑苏陈谦、郭翼,而吴兴得郯韶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九成,吴兴人。尝辟试漕府掾自号苕溪渔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3—1362 【介绍】: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伯融。元末与丁复、夏煜游,有诗名,谈辨风生,雅负经济。朱元璋下金陵,炎从征浙东,以功授池州同知,进华阳知府,擢行省都事,克处州,授总制,措置有方。后为苗将贺仁德部俘杀,年四十。太祖即位,追封丹阳县男,谥忠悯。有《左司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三
炎字伯融,句容人。
太祖下集庆,辟行省掾,擢池州同知。
寻进知府,以行省都事总制处州。
苗将叛,被擒,骂贼死。
追赠丹阳县男,谥忠湣。
有《左司集》四卷。
(钱谦益《列朝诗集》:伯融长六尺馀,面黑如铁,一足偏跛,长于歌诗。
至正中,天台丁复、同郡夏煜皆以诗名。
日夜相切劘,下笔快扫,百纸可立尽。
常与煜对饮赋诗,务出奇相胜。
每得一隽语,捶案大呼,哗声撼四邻。
田按:汪忠勤《过丛山关观孙炎题壁》诗云:「空翠深深啼竹鸡,丛山塞口日沈西。
数行大字光如漆,知是孙炎醉后题。
」可以想其豪宕之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江西馀干人,字克敬。元末,从张翥游。洪武初,以前元遗民,为士林所推重。惜诗篇什散漫,仅存手墨于同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馀干人,字克敬。为诗俊逸清奇。有《山窗馀稿
元诗选
复字克敬,馀干人。
至正之乱,张仲举侨居云锦山中,克敬与甘彦初、张可立往从之游。
仲举少许可,于三君独加重焉。
洪武初,三君皆以前元遗才为士林推重。
当时评彦初诗如美女簪花,可立诗如贞女守节。
克敬篇什散漫,仅存手墨于同里赵石蒲。
成化中,其孙琥始刻行世。
邑人刘宪序之,谓其诗俊逸清奇。
宜为士林推重也。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