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拓跋邻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拓跋姓氏自古贻,谓黄帝后真无谓
二十馀传雄诸部,据有邺都国号魏(按魏书拓拔氏之先世居北荒自可汗推寅始南迁二十馀传至太祖据有邺都国号曰魏又再传而至太武考拓拔氏居于北汉当为蒙古部落其推寅之名与蒙古语托音相近至今蒙古谓贵种为僧者为托音即此可见拓拔盖蒙古之一部且拓拔自系蒙古语之图卜谓正及中也其姓氏取义本自正大乃作魏史者谬云北俗谓土谓拓谓后谓跋故以为氏考蒙古语土曰拓素此犹近之至后则曰哈屯并无所谓跋者顾牵引土德递王之说强为传会不亦失诬乎至于议定国号自宜创立嘉名以垂久远当时群臣以启基云代请以代为号乃因崔宏有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云云遂下诏号为魏不知崔宏本汉人其盛称魏地沿曹操受封建国之号或有深义欲贬拓跋皆不可知尔时盖受其愚耳至魏之传世虽历一百七十馀年在南北朝最为长久然其初十六国各自窃据后则分裂东西较辽金之尽据北方与宋人划疆分土者不及远矣)
太武道武所钟爱,果作室家善涂塈。
戎轩四出定中外,南北划疆俨朝制。
公卿子弟命入学,疑狱决之以经义。
崇道教而汰沙门,则邻月落教星替。
崔浩既不好老庄,书信谦之(寇)思也未。
⑴ 魏太祖初即帝位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说本不经余向作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云东吴西夷各依其地谬举淳维未为理据拓跋之远溯轩辕与史记谓匈奴为夏禹苗裔何以异哉
① 天和二年万纽于瑾撰文赵文渊字德本奉敕书
方君好古人共知,探讨金石忘饥疲。
炎晖堪畏早过我,手示宇文西岳碑。
非狐非貉本篡窃,明月坠后魏祚移。
天和之际主英毅,关中形胜邦家基。
素祇首重豫州镇,严恭祀事无敢嬉。
文先归美亦有体,谄晋公护殊可嗤。
礼乐应自天子出,奈何冢宰侈其词
使非含仁(殿名)平内难,神器不待杨氏窥。
题云万纽于瑾撰,系出唐裔赐姓为。
当年代族九十九,此其一耳居山陲
典午推寅世递嬗,因生胙土纷难追。
文渊隶书兼籀篆,奉敕称字固大痴。
裴回更忆达奚武,请雨华岳刚同时。
攀藤直上玉女顶,白衣见梦甘霖施。
于今江介方苦旱,安得长吏虔如斯。
为君赋此已夏杪,客窗怅望凉飔吹。
⑴ 碑云大冢宰晋国公任属阿衡亲惟旦奭弼诣六乐缉熙五礼
⑵ 赵明诚金石录后周延寿公于实颂碑跋云实谨子也谨后魏干栗磾子洛拔之后余家有洛拔子烈碑云远祖在幽州世有部落阴山之北有山号万纽于者公之奕叶居其原址遂以为姓
题元康元年画像鼎形砖砚(二○一三年) 当代 · 伯昏子
五言律诗
澄物安能涅,吁嗟不磷身。
辨文知典午,摩画费推寅
烟篆飞丹鼎,雨岩笼黛皴。
惟期试彤管,坚心慷慨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