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可久

相关人物:共 21 位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高得全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仲远
高闶子。
居家孝友,恪守家法。
宁宗嘉定二年知黄州,修新孔子庙,创建贡院五十余楹,士类欢奋,气象振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1200 【介绍】: 宋豫章人,字仲远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两试县令有声。
孝宗即位,锐志恢复,群臣多迎合其意,独言宜徐图之。
擢监察御史。
高宗之丧,金使来吊,受命使金报谢,以丧不肯受宴乐。
使还,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任首罢征敛,弛利予民。
宁宗时,累官至左丞相,一变其素守,唯奉行韩侂胄风旨。
后以年老乞休。
卒谥文忠,改谥庄定。
有《松坡集》。
全宋诗
京镗(一一三八~一二○○),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历知江州瑞昌县。
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
金人吊高宗丧,镗为报谢使。
还,除权工部侍郎。
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为刑部尚书。
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除知枢密院事,累迁左丞相。
与韩侂胄共执国柄,申党人之禁。
六年卒,年六十三。
有诗集七卷、词集二卷,均佚。
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
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一一五
京镗(一一三八——一二○○),字仲远,号松坡,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
淳熙中以荐召对,言甚切至,擢为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转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
使金持节,还权工部侍郎。
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蜀以大治,召为刑部尚书。
宁宗即位,拜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庆元元年知枢密院事。
二年,除右丞相。
六年,进左丞相,封冀国公。
寻卒,年六十三。
谥文忠,改庄定。
著有《松坡集》,今存《松坡居士乐府》一卷。
见《诚斋集》卷一二三《文忠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本传,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刁畅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4 【介绍】: 东晋渤海饶安人,字仲远
刁彝子。
晋安帝隆安中,为始兴相。
不拘名行,以货殖为务。
桓玄篡位,拜右卫将军。
刘裕讨玄,畅与弟刁弘谋袭裕。
为刘毅所破,伏诛。
江绩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陈留圉人,字仲远
江灌子。
除秘书郎。
为司马道子骠骑主簿,多所规谏。
历咨议参军,出为南郡相。
安帝隆安二年殷仲堪举兵应王恭,讨谯王司马尚之,要绩同行,坚拒不从。
事平,朝廷征为御史中丞。
奏劾无所屈挠。
卒官。
义太初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道州人,字仲远
孝宗淳熙五年进士。
初以词赋名,后舍去,宗濂溪之学。
周必大、朱熹皆与之游,屡表其能。
历官知高、琼二州,有惠绩。
有《冰壶诗》、《易集注》及文集。
全宋文·卷六四一一
义太初,字仲远(一作冲远),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淳熙五年进士。
先以词赋名,寻舍去,宗濂溪之学。
性行端方,周必大、朱熹皆与之游,表其能。
历知高、琼二州,俱有声。
著有《高凉图志》七卷、《易集注》、《冰壶诗》及文集。
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二,《宋史》卷二○四《艺文志》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3—747 【介绍】: 唐洺州广平人,字仲远
玄宗开元初,任密县尉,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历户部、礼部侍郎。
二十二年,出为魏州刺史兼河北道采访使。
入为吏部侍郎。
天宝二年,坐选举不公贬武当太守。
复为户部侍郎,迁尚书左丞。
卒上党郡长史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0 【介绍】: 名或作毖。
东汉武威人,字仲远
献帝时为吏部尚书。
劝董卓用善士,卓因举韩馥等出宰州郡。
馥等到官,皆合兵讨卓。
卓以为珌卖己,斩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6—486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仲远
沈庆之侄。
仕宋,初为郡主簿,迁青州刺史。
明帝泰始二年,响应晋安王刘子勋起兵。
次年,归附宋朝廷,请罪。
四年,魏军攻东阳,文秀固守以拒。
次年,失守被俘,送往平城,魏献文帝任为外都下大夫。
孝文帝时,除怀州刺史。
在州大兴水田,公私获利。
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汝南南顿人,字仲远
应奉子。
灵帝时举孝廉,拜泰山太守,镇压黄巾军。
后投袁绍,任军谋校尉。
卒于邺。
献帝迁都于许,旧章湮没,书记罕存,劭缀集所闻,著《汉官仪》,又著《风俗通义》、《汉书集解》。
全后汉文·卷三十三
劭,字仲远,一作仲援,又作仲瑗,奉子。
灵帝时,举孝廉,辟车骑将军何苗掾,以高第出为营陵令,迁太山太守。
兴平初,弃郡奔袁绍。
有《汉书集解》二十四卷,《汉朝驳议》三十卷,《律略论》五卷,《汉官仪》十卷,《风俗通义》三十一卷,《集》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2—1568 【介绍】: 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
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
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
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
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
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
又有《词谑》、《闲居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华,章丘人。嘉靖己丑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吏部历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有閒居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九
开先字伯华,章丘人。
嘉靖己丑进士,除户部主事。
改吏部,历员外、郎中,擢太常少卿。
有《中麓闲居集》十二卷。
(《四库总目》:嘉靖初,开先与王慎中、唐顺之、熊过、陈束、任瀚、赵时春、吕高称八才子。
其时慎中、顺之倡议,尽洗李、何剽拟之习,而开先舆时春等复羽翼之。
然开先雅以功名自负。
既废以后,犹作塞上曲一百首以寓其志。
又《闲居集》末卷有《苏息民困或》问,及《颜神事宜》、《浚渠私议》、《漯议》诸篇,汲汲于经世,不甚争文苑之名。
故所作随笔挥洒,一篇或至数千言。
其诗亦往往叠韵至百首。
其持论确于李、何,而终不能夺李、何之坛坫,盖有由矣。
《海岳灵秀集》:中麓积书好客,豪宕不羁,著作甚富,如貅貅纵横,江海泛溢,一韵百篇,盖白乐天之流也。
然词意浮浅,多何尚焉!
列朝诗集》:伯华弱冠登朝,奉使银夏,访康德涵、王敬夫于武功、鄂、杜之间,赋持度曲,引满称寿。
二公恨相见晚也。
罢归,置田产,蓄声妓,徵歌度曲,为新声小令,择弹放歌,自谓马东篱、张小山无以过也。
为文一篇辄万言,诗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
所著词多于文,文多于诗。
改定元人传奇、乐府数百卷。
尝谓古来才士不得乘时柄用,非以乐事声其心,往往发狂病死。
今借此以坐消岁月、暗老豪杰耳。
田按:嘉靖八子王道思、唐应德之文,自是一代杰出。
诗则道思体颇清俊,尚不足与边、徐角胜,何况李、何。
陈约之善论诗,而所作殊不称其言。
伯华诗尤颓放,颇称好事,藏书画极富,自负赏鉴,当作《画品》,次第明人以戴文进、吴伟,陶成、杜堇为第一等,倪瓒、庄麟为次等,而沈局、唐寅居四等。
王渔洋香祖笔记云:「伯华论画,舆吴人颇异。
王龠洲与之善,尝言过中麓草堂,观所藏画无一佳者。
而伯华谓文进画高过元人,不及宋人,亦未足为定论。
」渔洋与伯华为乡曲,且不能为之左袒矣。)
维基
李开先(1502年—1568年),字伯华,号中麓,又号中麓山人、中麓狂客。山东济南府章丘县人。明朝官员,文学家、戏曲作家、评论家。由县学增广生中式戊子科(1528年)山东乡试第七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会试二十名,廷试二甲六十七名进士,观户部政,授户部云南司主事、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勋司员外、验封司、文选司郎中等职,十九年(1540年)三月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月,有“九庙灾”,首辅夏言命其罢归。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