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师道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8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山光竹影交寒辉,下有碧浸吹涟漪。
沙痕隐隐白鸟去,石声凿凿扁舟归。
芝兰发香禅味远,云雾吐秀人家稀。
须知春事不可挽,杜鹃已绕林中飞(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天降疢疾殄我民,鸱鹠奋怒豺虎狞。
掩道赤鸦蔽阳精,夜罗鬼火塞要津。
当涂大吏腰缠金,挠腘稽颡泪满膺。
嗢咿软语若稚婴,欺卖宗祏倾皇灵。
有勇三子心棱棱,扳弧援甲凭孤城。
城颓兵折气益振,目光如炬铄成群。
或从辟雍曳长绅,欲拄八极遮帝𨍍。
有伟三子辞轰轰,危立高骂声吐霆。
颈血溅天天为昏,断尸峙立不仆倾。
神扶鬼挟赫可惊,坐朝不与燕不宾。
寸武不踏黄金屏,性忠内发孰使令。
英气挺挺旷古今,朅来柯山访厥孙。
彷佛毅状冲杳冥,筑堂泮宇夐深明。
悲风苦雨凄棘林,魂兮来归肃泠泠。
寥哉旷宇畴非臣,登兹堂兮企风神。
须毛磔立心胆森,勿俾三子专修名(以上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一)
惨澹微茫断客魂,最难忘处最难言。
南陵不可避风雨,麦饭何如托子孙。
往事沧江推白鸟,谁家铁拨送清尊。
欲寻隐者相倾倒,烟柳深深不见门。
吴礼部诗话:黄石翁寒食客中云云。词旨精深,音节悲壮,凄凉感慨之意溢于言表,读之犹使人恻然。
元 · 黄石翁
看山如觅孟万年,君自求之眉睫间。
病翁生愁午睡去,舟行失却九峰山。
前瞻数点颇铦锐,沿流计程只此是。
吴礼部诗话:旧得黄可玉江行小稿,读其望九华山诗云云。爱其意新而语佳。后阅程致道北山集望九华山诗序云:船发大云仓五十里许,顾江南众山,中有数峰,奇爽特异,一见即知其为九华,问篙人果然。因知褚季野于广坐中识孟万年,正应如此。黄岂尝见此耶?不然,则诗人胸次之妙,固有不约而同者。
惨淡微茫断客魂,最难忘处最难言。
南陵不可避风雨,麦饭如何托子孙。
往事沧江吹白鸟,谁家铁拨送金尊。
欲寻隐者相倾倒,烟柳深深不见门。
吴礼部诗话:黄石翁寒食客中云云。词旨精深,音节悲壮,凄凉感慨之意溢于言表,读之犹使人恻然。
夔皋不著书,周召不决科。
端坐庙堂上,四海臻泰和。
此道固如是,后来文艺多。
嗒然空山中,独抱明良歌。
怀佳人兮山扃,蹑烟霏兮步轻。
蹇独立兮山上,空山无人兮寒松自声。
怀佳人兮何许,白云封关兮猿鹤看户。
羌有怀兮曷愬,风虚徐兮檐铎语。
迟佳人兮未来,聊逍遥兮容与(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有元至正元年,抚州路金溪县新作二孝女庙成。按二孝女姓葛氏,在唐宝历间,以官责其父祐亏鍊白金事,不胜暴酷,皆发恚投冶中焚死。父因获免,并其邑除坑冶之害,以迄于今,是宜血食其土矣。国子博士吴君师道既文之石,而祀神之诗阙焉。上元杨翮撰为乐歌三章,俾金溪之民岁时歌之以祠孝女,其辞曰。
灵之来兮两旗张,导旌幢兮锵琳琅。
缤晻暧兮相颉颃,并辎軿兮归故乡。
归故乡兮民所望,昭肸蚃兮曶洋洋。
庭燎辉兮夜未央,椒兰发兮郁芬芳。
民报祀兮弗敢忘,心屏营兮咸肃将,灵格思兮民乐康。
予爱正传吴先生《十台怀古歌》音节雄浑,思致高古,每欲追和未暇。今年春三月,自颍川召回,从小商桥发舟,入黄河,经淮泗,半月行千馀里,所经历山川名胜,足有感发于衷者,因追和之,足成十首。非敢传于大方之家,聊自适兴尔。时永乐二年四月八日,书于维扬舟中。
吴王行乐登高台,凤绡翠幕重重开。
更深歌舞宴西子,飘飘丝竹云边来。
渡溪铁骑纷如簇,台上犹歌乌夜曲。
曲声未断越兵来,一旦欢娱梦蕉鹿。
蛾眉零落归何处,声色迷人孰能悟。
千年遗址百花洲,犹说吴王旧行路。
美人昔爱唱伊州,少年未解人间愁。
五侯系马春日暮,白云绕梁花满楼。
同游星散乐难得,重逢却怪旁人识。
花随尘土暗芳菲,凤闭樊笼摧羽翼。
不须感旧为凄然,梦境悲欢能几年?
君看古来歌舞地,梁园金谷成荒田。
吴礼部诗话:读此可信。
共 8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