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秉文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0—1228 【介绍】: 金平定乐平人,字之美。
章宗明昌五年进士第一。
特授承务郎。
宣宗时累官御史中丞。
哀宗时为翰林学士。
与人交,死生祸福不少变。
国家之事,知无不言。
兼精历算医方。
赵秉文同为文坛领袖。
曾编校《大金礼仪》。
中州集
云翼,字之美,乐平人。明昌五年经义进士第一人,词赋亦中乙科。天资颖悟,博通经传,至于天文、律历、医卜之学,无不臻极。事母孝,与人交,款曲周密,处事详雅,而能以大节自任。南渡后二十年,与礼部閒閒公代掌文柄,时人号杨、赵,而公以后辈自处,不敢当也。宣宗频岁南伐,事势有决不可者,论议之际,时相多以避嫌不敢言。公独直言极谏,以为两淮生灵皆陛下赤子,不能外禦北兵,而取偿于宋,以天下为度者,不如是也。是后再出兵时,全一军几为宋人所覆。宣宗悔悟,责主兵者曰:我当何面目见杨云翼耶!兴定末,拜吏部尚书,中外望其旦莫入相,竟以足疾不果。正大五年八月,终于翰林学士,年五十九,谥曰文献。天下识与不识皆哀惜之。至今评者以为百馀年以来,大夫士身备四科者,惟公一人而已。子恕,字诚之,第进士,今在燕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2—1232 【介绍】: 金宗室,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渝。
完颜永功子。
善诗,工真草书。
累封密国公。
日以讲诵吟咏为事,与文士赵秉文、元好问辈交善。
居汴时,客至贫不能具酒肴,蔬饭共食。
有《如庵小稿》。
中州集
密公,字子瑜,兴陵之孙,越王之长子。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少日学诗于朱巨观,学书于任君谟,遂有出蓝之誉。文笔亦委曲,能道所欲言。朝臣自閒閒公、杨礼部、雷御史而下,皆推重之。资雅重,薄于世味,好贤乐善,寒士有不能及者。明昌以来,诸王法禁严,诸公子皆不得与外间交通,故公得穷日力于书。读通鉴至三十馀过,是非成败,道之如目前。越王薨后,稍得出㳺文士,辈亦时至其门。家所藏法书名画,几与中秘等。客至,贫不能具酒肴,设蔬饭与之共食,焚香煮茗,尽出藏,书商略之。谈大定、明昌以来故事,或终日不听客去,风流蕴藉,有承平时王孙故态,使人乐之而不厌也。所居有樗轩,又有如庵,自号樗轩老人,其诗号如庵。小藁围城中,以疾薨,时年六十一。
人物简介
密璹(1172年—1232年),又名完颜璹,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号樗轩老人。金世宗之孙,越王完颜永功之子。生于金大定十二年,潜心学问,“日以讲诵吟咏为事,时时潜与士大夫唱酬”,“家所藏法书名画,几与中秘等”。元好问说他“于书无所不读,而以《资治通鉴》为专门,驰骋上下千有三百馀年之事,其善恶、是非、得失、成败,道之如目前,穿贯他书,考證同异,虽老于史学者不加详也”,与蔡圭、萧贡并称《通鉴》名家。卒于天兴元年,终年六十一岁。累封密国公,有诗词名《如庵小稿》。

人物简介

中州集
思文,字庭玉,永平人,明昌五年进士。
贞祐中,陷没都城。
间关南渡,遂为朝廷所知。
历虢州刺史汝州防禦使,金安集庆两军节度使。
召拜礼部尚书。
壬辰卒官。
为人诚实乐易。
自少日有君子长者之目。
南狩以后赵吏部子文杨礼部之美赵礼部周臣陈司諌正叔与庭玉皆完人,终始无玷缺者也。
弟庭圭同榜登科。
三子:敬叔、介叔、方叔,今居乡里试院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0—1257》 【介绍】: 金忻州秀容人,字裕之,号遗山。元德明子。七岁能诗。宣宗兴定五年进士,历内乡令。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以著作为己任,收集金朝君臣言论遗事,为元人修《金史》所取资。所辑《中州集》,录金二百四十九人诗词,各附小传以存史。为文备众体,诗尤奇崛,且以身处金元之际,特多兴亡之感。为一代宗匠。有《遗山集》。
元诗选
好问,字裕之,太原秀容人。
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目。
年十四,从陵川郝天挺学,六年而业成。
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
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
于是名震京师,谓之「元才子」。
金宣宗兴定三年,登进士第,不就选,往来箕、颍者数年。
除南阳令,调内乡,历尚书省掾、左司都事、员外郎。
天兴初,入翰林知制诰。
金亡不仕。
元世祖在藩邸闻其名,将以馆阁处之,未用而卒,年六十有八,世称遗山先生。
先生天才清赡,邃婉高古,沈郁太和,力出意外。
巧缛而不见斧凿,新丽而绝去浮靡。
杂弄金碧,糅饰丹素,奇芬异彩,动荡心魄。
以五言为雅正,而出奇于长句。
杂言乐府不用古题,新意特出。
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
晚年尤以著作自娱。
谓金源氏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
国亡史兴,己所当任。
乃言于张,愿为撰述。
人或沮之,先生曰:「不可使一代之迹泯而不传。
」乃构亭于家,名曰「野史」,采摭所闻,以寸纸细字,辄为记录,至百馀万言。
世所传者,诗文集外,有《中州集》、《壬辰杂编》及《杜诗学》、《东坡诗雅》、《锦机》、《诗文自警》等书。
自中原板荡,风雅道衰。
汴京之亡,故老都尽。
先生蔚为一代宗工,以文章独步者几三十年。
由是学者知所指归,作为诗文,皆有法度。
百年以还,名家辈出。
别裁伪体,溯流穷源,论者以先生为标准,不亦宜乎!
词学图录
元好问(1190-1257) 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荣(山西忻县)人。有《遗山集》,编《中州集》、《中州乐府》,金人诗词多赖以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绛州稷山人,字复之,号遁庵。举进士。金亡不仕,避地龙门山,与弟段成己齐名,时称二妙。有《二妙集》。
元诗选
克己,字复之,河东人,世居绛之稷山。
幼时与弟成己并以才名,礼部尚书赵秉文识之,目之曰「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里。
金末以进士贡。
北渡后,与成己避地龙门山中,馀廿年而卒,人称为遁庵先生。
泰定间,孙吏部侍郎辅合克己、成己遗文为《二妙集》,刻之家塾。
临川吴澄为之序曰: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
其诗如:「冤血流未尽,白骨如山丘。
」「四海疲攻战,何当洗甲兵。
」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
词学图录
段克己(1196-1254) 字复之。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有《遁庵乐府》,与弟成己《菊轩乐府》合刻为《二妙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汴人,字济甫。
晓音律,善谈笑。
画入能品,书法颇得赵秉文之妙。
中州集
滋,字济甫。本出冯翊,其祖贞元间来为南京漕司户籍判官,卒官下,妻子不能归,遂为汴人。济甫少日出闾里间,其晓音律,善谈笑,得之宣政故家遗俗者为多。及长,厌于㳺荡,乃更折节,取古人书读之,学书学画学诗学论文。立志既坚,力到便有所得。为人强记默识,不遗微隐。唐以来名人,诗文往往成诵如目前。考论文义,解析脉络,殆若夙昔在文字间者。画入能品,诗学亦有功,如黄石庙等作,今代秉笔者,或亦未可轻议。閒閒赵公书法为今代第一手,学者多仿之,但得其形似而已。济甫笔势飞动,颇得公不传之妙。宗室胙公文采风流,照映一时,而济甫以布衣从之㳺,商略法书名画,胙公亦以真赏称焉。隆德太一故宫,楼观台沼、门户道路、花木水石,悉能历数之。听者晓然如亲到其处。至于宋名贤所居第宅坊曲,与其家行辈,群从、孙息姻娅,排比前后,虽生长邻里者不加详也。尝过长清一禅寺,与僧谈,僧言五派传授图,大不易作。济甫笑曰:易与耳。因索笔作图坐中,他日以旧本證之,不毫末差也。丁酉岁殁于东平,时年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