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黄公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张希崇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939 【介绍】: 五代时幽州蓟人,字德峰。
少通左传》,知星历,性素朴,事母孝。
后唐庄宗时,以偏将戍平州,契丹陷其地,用为节度使,后率所部南归。
明宗时授汝州防御使,迁灵武节度使,有惠绩。
徙镇邠宁。
后晋高祖入立,复拜灵武。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一
希崇字德峰。幽州蓟县人。后唐庄宗朝累迁蕃汉都提举使。天成初。契丹命为平州节度使。后逃归。授汝州防禦使。迁灵州两使留后。改邠州节度使。晋祖入立。除灵武卒年五十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4—1487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之。
景泰中以春秋领乡荐,授开封府武阳县训导。
中年致仕。
博学工诗文,清修介特,名重于时。
少通医,及老,亦赖以自给。
有《味芝居士集》、《閒中今古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
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后隐居商山,与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称为商山四皓。
高祖征之,以帝慢侮士,不应。
高祖欲废太子(惠帝),吕后用张良计,迎此四人为太子客,太子因得不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
秦末与东园公、甪里先生、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
高祖敦聘不至。
吕后用张良策,聘此四人以辅太子。
高祖见之,以为太子羽翼已成,遂止废太子之议。

人物简介

简介
秦末绮里季、东园公、用里先生、夏黄公四人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七
肩,字培庵,参议光启子。
少通仕籍,后弃家为僧,名诠胜,号大山,嗣游江北鹤林寺。
受牧云禅师嘱付,归葬梅溪精舍以老。
工草书,尤好吟咏。
有《甲乙诗记》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善书,三岁便能草隶,时称神童。擢进士第,累官至吏部侍郎。中宗景龙初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2—707 洛阳(今属河南)人。
少通五经百家之言,有名于时。
登进士第,授相州内黄主簿。
调补校书郎,转右金吾兵曹参军、万年县主簿。
朝廷赏其文词之美,征为司礼博士。
武后大足元年(701),以修撰功迁太子文学。
历主客、考功二员外郎。
中宗即位,擢中书舍人。
转太常少卿,旋拜吏部侍郎。
景龙元年(707)卒。
希声博学善文,文思高远,为人所称赏。
与当时著名文人张说、卢藏用、崔湜等人为至交。
卒后,张说为撰墓铭,崔湜为作碑文,卢藏用为其篆石。
生平见崔湜《故吏部侍郎元公碑》、《元和姓纂》卷四、《唐会要》卷三六等。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元希声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 【介绍】: 西汉末沛人,字子骏。
后改名秀,字颖叔。
刘向子。
少通》、《》,善为文。
成帝时为黄门郎,与父向总校群书。
哀帝时,累迁奉车光禄大夫。
王莽执政,任中垒校尉、京兆尹,封红休侯。
王莽称帝,为国师,封嘉新公。
后谋诛王莽,事泄,自杀。
歆力主立古文经《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于学官,遭太常博士反对。
所撰《七略》,为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其主要内容存《汉书·艺文志》中。
著《三统历谱》。
所制圆柱形量器,后人计算其圆周率为3。
1547,称“刘歆率”。
有明人辑本《刘子骏集》。
全汉文·卷四十
歆字子骏,向子。后改名秀,字颍叔。成帝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绥和中为中垒校尉。哀帝即位,进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出为河内大守,徙守五原,转涿郡,以病免。起为安定属国都尉。平帝时为右曹太中大夫,迁中垒校尉。王莽居摄,以为羲和,封红休侯。历少阿京兆尹。及篡位,以为国师,封嘉新公。地皇末,谋劫莽降汉,事泄自杀。有《列女传颂》一卷,《七略》七卷,《三统历法》三卷,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蒲州河东人。
少通《三礼》。
中宗景龙中累迁国子司业。
时中宗数引近臣及修文学士宴集,令各为伎艺,以为笑乐,至山恽,请诵古诗两篇,乃《鹿鸣》、《蟋蟀》,中宗嘉其意,赐时服一副。
景龙三年,中宗将祀南郊,山恽与祝钦明合奏,云皇后当助祭,从之。
睿宗景云中左授括州长史。
玄宗开元初复入为国子司业。
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52 【介绍】: 明末清初湖广武陵人,字孝绪。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
清顺治初授检讨,累官秘书院学士,任会试主考官,被劾降职。
少通兵法,旁及神仙方技,后专治理学。
有《助庵语类》、《明善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二
胡统虞,字孝绪,号此庵,武陵人。明崇祯癸未进士,改庶吉士。入国朝,授检讨,官至秘书院大学士,降秘书院学士。
维基
胡统虞(1604年—1652年),字孝绪,号此庵,湖南武陵人。明末清初理学家、官员。胡统虞七岁入塾,读书过目不忘。崇祯六年(1633年)举癸酉科湖广乡试,崇祯十六年(1643年)举癸未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李自成攻破京师,胡统虞被执。随即清军入关,胡统虞改名换姓,南逃至顺天府固安县。清廷下诏以原官起用,胡统虞固辞不受。大学士范文程亲携厚礼前往邀聘,并称:“统虞,今之许衡也,不可失。”最终,胡统虞被强拉进京,授国史院检讨职。清顺治三年(1646年)充会试同考官。同年八月,充顺天乡试正考官。次年,破格拜为国子监祭酒。顺治六年(1649年)纂《太宗文皇帝实录》,任副总裁。同年拜秘书院学士,教习庶吉士。顺治九年(1652年)充会试正考官。试后有士子不满,会元程可则等功名被削,胡统虞降六级调用。四月,降补秘书院侍读学士。同年十一月,在官邸病卒。身后未遗一金,唯有图书千卷。棺椁均由门人筹备。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