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煦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5—1106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字子厚。
仁宗嘉祐四年进士。
神宗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
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
元丰二年参知政事。
坐事罢知蔡州,徙陈、定二州。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除知枢密院事。
与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为刘挚、苏轼等所劾,黜知汝州。
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绍述”之说,尽复青苗、免役诸法。
排挤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
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重兴。
哲宗死,力阻议立徽宗。
及徽宗立,累贬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越州、湖州。
全宋诗
章惇(一○三五~一一○五),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徙居苏州。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九),耻名位于侄衡下,委敕而出。
再举甲科,调知商洛县。
神宗熙宁初,历湖南、湖北察访使,入为右正言、知制诰,直学士院,出知湖州。
十年(一○七七),入为翰林学士(宋《乾道临安志》卷三),知审官院。
元丰三年(一○八○),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四年,出知蔡、陈、定三州。
五年,召拜门下侍郎。
哲宗即位,知枢密院事,旋黜知汝州,提举洞霄宫。
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徽宗立,封申国公,为山陵使。
罢知越州,寻贬武昌军节度副使,再贬雷州司户参军。
崇宁二年(一一○三),改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越州,改湖州。
四年卒,年七十一。
政和三年(一一一三),追赠太师。
东都事略》卷九五、《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八、实录《章丞相惇传》、《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七九五
章惇(一○三五——一一○五),字子厚,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嘉祐二年举进士,耻出侄衡下,四年再登甲科,调商洛令,与苏轼游。
熙宁初,王安石用为编修三司条例官,经制南北江群蛮,命为湖南、北察访使。
召还,擢知制诰,直学士院、判军器监。
因言者论,出知湖州,徙杭州,入为翰林学士。
元丰三年,拜参知政事,罢知蔡州,历陈、定二州,五年召拜门下侍郎。
哲宗即位,知枢密院事。
宣仁听政,驳司马光所更役法,黜知汝州。
哲宗亲政,起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复熙、丰之政,力排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天下怨愤。
徽宗初,罢知越州,寻贬武昌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徙睦州。
崇宁四年卒,年七十一。
著有《导洛通汴记》一卷(存)、《熙宁新定孝赠式》一五卷、《元符敕令格式》一三四卷。
见《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卷二○三、二○四《艺文志》二、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098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淳甫,一字梦得。
范镇从孙。
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从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书成,除秘书省正字。
哲宗立,除著作佐郎,充修《神宗实录》检讨官,历给事中、翰林学士。
哲宗亲政,出知陕州。
绍圣初,言者论其所修《实录》诋斥神宗,附会司马光变更新法,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永州安置。
卒谥正献。
撰《唐鉴》,论述唐高祖至昭宣帝三百年间政治得失;又有《范太史集》。
全宋诗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作淳夫、纯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初仕资州龙水令(本集《送七主簿赴龙水》),后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居洛阳十二年(本集,初到玉堂)诗》。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为秘书省正字。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著作佐郎、修《神宗实录》检讨,迁著作郎兼侍讲。四年,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六年,拜翰林学士,因叔百禄在中书,改侍讲学士。八年,因反对章惇入相,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后以元祐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又徙宾州、化州。元符个元年卒,年五十八。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追复龙图阁学士,宁宗时谥正献。有《唐鉴》二十四卷、《帝学》八卷,及《范太史集》五十五卷等。《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九、《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范祖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一一五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从孙,百禄侄。嘉祐八年登进士甲科,授试校书郎、知资州龙水县。熙宁三年,司马光辟为同编修《资治通鉴》,随光十五年(其中在洛阳十三年),有唐三百年丛目及长编,祖禹实掌之。元丰七年《通鉴》成,迁秘书省正字。历右正言、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著作郎兼侍讲。元祐四年,迁右谏议大夫,依前兼侍讲,充实录院修撰;寻拜给事中。次年监修国史,进礼部侍郎。七年,为翰林学士、翰林侍讲学士。八年,又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知制诰、兼知国史院事。绍圣初,哲宗亲政,复行新法,祖禹以「元祐旧党」,出知陕州,继逐于永州、贺州、宾州、化州等地安置。元符元年十月卒于化州,年五十八。祖禹久在经筵、史馆,与修《神宗实录》,著《唐鉴》、《帝学》、《古文孝经说》(此三种今存)等多种,《唐鉴》尤为著名,时称「唐鉴公」。又有文集五十五卷(存)。《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6—1101 【介绍】: 宋神宗后。
怀州河内人。
向经女。
英宗治平三年,归神宗于颍邸,封安国夫人。
哲宗即位,尊为皇太后。
哲宗死,无嗣,后独决策迎立端王,是为徽宗。
徽宗立,请权同处分军国事。
越半年即还政。
卒谥钦圣宪肃。
全宋文·卷二三五二
向皇后(一○四六——一一○一),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向敏中曾孙。
治平三年归于颍邸。
神宗即位,立为皇后。
哲宗立,尊为皇太后。
元符三年哲宗崩,独决策迎端王,是为徽宗,遂权同处分军国事,才六月,即还政。
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五十六。
谥钦圣宪肃。
见《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

人物简介

简介
本名王煦,字义天,后为避宋哲宗讳,以字行。
高丽文宗之子,少时出家为僧。
曾入宋求法。
回国后奏请置教藏都监于兴王寺。
殁后,肃宗王颙赐谥大觉国师,又设《仁王经》道场,与群臣皆玄冠素服,辍朝三日而追悼之。
东国僧尼录·诗僧
尝读文烈公集。见大觉国师碑。师以王子求出家。如宋闻道。得贤首达摩天台慈恩南山等五宗法门。至泗上礼僧伽塔。天竺寺礼观音像。皆放光明。北辽天祚帝闻其名。送大藏经诸宗疏钞六千九百馀卷。燕京法师云谞。高昌国阇梨尸罗缚底。亦皆以策书法服为问。辽人来聘者皆请见。吾使入辽。则必问师安否。日本人求师碑志。其为异国所尊如此。师馀力外学经史百子。皆寻其根抵。率尔落笔。文辞平淡而有味。令得数诗尝味之。文烈公平淡之言。信哉。到飞来方丈。礼普德圣师云。涅盘方等教。传授自吾师。两圣横经日。(元晓义相。受涅槃维摩经于师)高僧独步时。随缘任南北。在道勿迎随。可借飞房后。东明古国危。(师本高句丽盘龙寺沙门飞房至百济孤大山。后神人见于高句丽马岭。告人曰。汝国败无日)题锦石庵云。老苔班似锦。瑞石列如屏。时有高僧倚。长眠养性灵。题龙岩院云。踏尽残花上翠微。徘徊瞻景欲忘归。他年若也酬前志。高卧烟霞与世违(补闲集)。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义天者。高丽国王第四子。辞荣出家。封祐世僧统。元祐初。入中国上表。乞传贤首教。归朝弘扬。敕有司。举可授法者。以诚法师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阳武人,字和叔。登进士第。曾从程颢学。以荐为崇文院校书,因非议新法,被贬七年。后复官,历著作佐郎、职方员外郎。哲宗绍圣初,累官御史中丞,助章惇、蔡卞,诬谤宣仁太后,排斥元祐诸人。蔡京入相,为泾原经略安抚使,所谋皆迂诞,夺职。久之,复显谟阁待制。卒年七十。
全宋诗
邢恕,字和叔,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西)人。
早年从二程学,举进士,补永安主簿。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崇文院校书,忤王安石,出知延陵县;十年,复为校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一)。
元丰二年(一○七九),为馆阁校勘(同上书卷二九八)。
谄事蔡确,累迁职方员外郎。
哲宗即位,除起居舍人。
元祐四年(一○八九),蔡确败,贬永州监仓(《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二)。
哲宗亲政,知青州,召为刑部侍郎,累迁御史中丞。
元符中出知汝州。
徽宗即位,贬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居均州。
崇宁三年(一一○四)蔡京当国,起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同上书职官六八之一○)。
以谋略乖方,徙知太原等州府,未几夺职。
卒年七十。
东都事略》卷九九、《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一八二一
邢恕,字和叔,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西)人。从程颢学,登进士第,补永安主簿,以吕公著荐,得崇文院校书。因语新法不便,出知延陵县,浮湛七年,复为校书。历馆阁校勘、史馆检讨、著作佐郎,进职方员外郎,趋附宰相蔡确,交结章惇、黄履,人目之为四凶。哲宗立,迁右司员外郎、起居舍人,黜知随州,改汝襄、河阳,责监永州酒。绍圣初,擢宝文阁待制、知青州,累迁至御史中丞,诬宣仁后有废立谋,历诋梁焘、刘挚,将陷诸人于族罪。与章惇相互攻讦,终为惇所陷,出知汝州。徽宗时蔡京当国,起为鄜延经略安抚使,改泾原,擢至龙图阁学士,以处置迂诞,连徙并夺职。久之,复显谟阁待制,卒,年七十。天资反覆,为司马光客即背光,附章惇即背惇,至与蔡京等为腹心则之死弗替。《宋史》卷四七一《奸臣传》一有传。
共 15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