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伦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4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少章,号观如居士。朱熹族祖。弱冠入太学。高宗建炎初,以通问副使赴金,言和战利害甚悉,为金拘留。绍兴初,金人迫仕伪齐,弁誓死不屈,被留十七年。和议成,得归,官终奉议郎。善文章,在金思念故国之诗,婉转深切。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聘游集》等。
全宋诗
朱弁(一○八五~一一四四),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移居新郑(今属河南)。
钦宗靖康末避乱江南。
高空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以修武郎、閤门宣赞舍人为通问副使,随正使王伦赴金探问徽、钦二宗,留金十七年,持节不屈。
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宋金和议成,才与洪皓、张劭同时遣返。
迁宣教郎、直秘阁,主管佑神观。
十四年卒,年六十。
著有《聘游集》、《輶轩唱和集》,已佚;《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今存。
事见《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九八《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宋史》卷三七三有传。
 朱弁诗,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州集》及《永乐大典》等书所录,辑为一卷。
中州集
弁,字少章,宋吉州团练使。天会六年,以通问见留,命以官。托目疾,固辞。猝然以锥刺之,而不为瞬用,是得归。凡居云朔二十年,自号观如居士,有《曲洧风月堂诗话》行于世。绍兴十二年,皇子生,大赦宋使,洪皓、张邵、朱弁南归。
全宋文·卷三八○二
朱弁(一○八五——一一四四),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弱冠入太学,补内舍生,第进士。建炎初,奋身自献,奉使金国,被拘云中十六年,守节不屈。绍兴十三年和议成,得归,除右宣教郎、直秘阁、主管佑神观。十四年卒,年六十。弁能诗文,著有《曲洧旧闻》四卷(存)、《通玄真经注》七卷(存)、《续骫骳说》一卷(存)、《风月堂诗话》二卷(存)、《聘游集》四十二卷、《书解》十卷、《杂书》一卷、《新郑旧诗》一卷、《南归诗文》一卷。见《朱文公集》卷九八《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四九、一五二,《宋史》卷三七三有传。
许忻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襄邑人,字子礼。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高宗时为吏部员外郎。上书反对与金议和,疏入不省。请外补,授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后谪居抚州,起知邵阳,卒。
全宋文·卷四○○九
许忻,字子礼,许翰弟,拱州襄邑(今河南睢县)人。
宣和三年进士。
绍兴中知无锡县。
八年,召为秘书省校书郎,迁吏部员外郎。
上疏论和议不便,乞正王伦卖国之罪,忤秦桧意,出为荆湖南路转运判官。
继又奉祠屏居临川。
十九年起知邵州,又坐与李光相知降官,卒。
见《宋史》卷四二二本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八、一三○、一三四、一六○、一六一,《宋元学案》卷四五。
贾廷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东阳人,字子野。
高宗绍兴二年进士。
授桐庐主簿。
除大理司直。
时秦桧主和议,上书力言不可,并乞斩王伦以谢天下。
忤桧意,出通判湖州。
后知处州,致仕卒。
有《善愿集》、《愚斋杂著》。
全宋文·卷四二九二
贾廷佐,字子野,婺州东阳(今浙江东阳)人,贾昌朝之后。
宣和中入太学,登绍兴二年进士第,为严州桐庐县主簿。
时高宗欲遣使请和,廷佐上书力言不可,乞斩王伦,决意用兵。
通判湖州,移台州,迁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后知处州致仕。
卒,赠朝奉大夫。
著有《善愿集》、《愚斋杂著》。
见《敬乡录》卷五,《金华贤达传》卷四,《金华徵献略》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2—1180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邦衡,号澹庵。
高宗建炎二年进士。
授抚州军事判官。
金人渡江南下,铨募乡丁助官军捍御。
除枢密院编修官。
绍兴八年,秦桧主和,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
诏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
桧死,移衡州。
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
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
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卒谥忠简。
有《澹庵集》等。
全宋诗
胡铨(一一○二~一一八○),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
绍兴五年(一二三五),除枢密院编修官。
八年,以上书斥和议,乞斩王伦、秦桧、孙近,除名编管昭州。
十八年,改新州,移吉阳军。
二十五年桧卒,移衡州。
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
历国史院编修官、宗正少卿。
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兼国子祭酒,权兵部侍郎,以本职措置淅西淮东海道。
乾道初知漳州,改泉州,留为工部侍郎。
七年(一一七一)以敷文阁直学士奉祠。
淳熙六年(一一七九)召归经筵,引疾力辞。
七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
著有《澹庵集》一百卷(本集宋杨万里序作《澹庵文集》七十卷),已佚。
今存《澹庵文集》六卷。
宋史》卷三七四有传。
 胡铨诗,以清光绪刊《庐陵诗存》所收为最多。
今以《庐陵诗存》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庵文集》(简称四库本)等,编为第一卷;残本《永乐大典》所收诗,编为卷二;此外散见有关典籍之诗,编为第三卷。
词学图录
胡铨(1102-1180) 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有《澹庵文集》、《澹庵词》。
全宋文·卷四二九九
胡铨(一一○二——一一八○),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进士,授抚州军事判官。绍兴六年以吕祉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宰臣秦桧决策主和,铨上书请斩秦桧等,桧大怒,诏除名编管昭州。后迫于公论,乃以铨监广州盐仓,改签书威武军判官。十二年复除名编管新州,十八年远谪吉阳军,铨由是忠义刚直之名满天下。桧死,铨内移衡州。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召对,除吏部郎官。隆兴元年迁秘书少监,擢起居郎,兼侍讲、国史院编修。除兼权中书舍人,宗正少卿,权兵部侍郎。乾道初知漳州,改泉州,入为工部侍郎。七年,奉祠归。淳熙七年卒,年七十九。谥忠简。著有《澹庵集》、《易拾遗》、《书解》、《春秋集善》、《周官解》、《礼记解》、《奏议》、《诗话》等。见杨万里《胡公行状》(《诚斋集》卷一一八),周必大《胡忠简公神道碑》(《周文忠公集》卷三○),《宋史》卷三七四本传。
王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大名人,字汝良。
王伦孙。
使北死调海门尉。
宁宗开禧三年假右司郎中使金,临行其母以其祖尽忠死国事勉之。
楠至金,和议遂决。
后守军器少监,知楚州,累至太府卿。
告归,知太平州。
致仕卒。
全宋文·卷五八○二
王楠,字汝良,祖籍大名莘县(今山东莘县)。
祖父王伦,绍兴间屡使金,为金人绞杀。
孝宗求其孙之未禄者官之,调通州海门尉。
开禧中擢监登闻鼓院,假右司郎中使金,遂复和议。
守军器少监。
知楚州。
嘉定间知临安府,兼删修敕令官,累官至太府卿。
再以右文殿修撰知太平州,加集英殿修撰致仕。
事见《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宋史》卷三九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5—1127 【介绍】: 宋开封人,字嵇仲。少喜言兵,以荫补兰州录事参军。历知襄城、陈留县及舒、海、泰州。徽宗大观中,为开封少尹,赐进士出身。再知海州,镇压宋江起义军。后知济南府、青州。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南下,领南道都总管,与子张伯奋、张仲熊领三万人勤王,转战至京师,进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与金兵力战受伤。京师陷,从二帝北上,绝食,至白沟扼吭而死。谥忠文。
全宋诗
张叔夜(一○六五~一一二七),字嵇仲,永丰(今江西广丰)人。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历知襄城、陈留县,安肃军,舒、海、泰三州。徽宗大观中,为开封少尹。四年(一一一○),赐进士出身(明嘉靖《永丰县志》卷一)。历秘书少监、中书舍人、给事中。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移宣州、济南府,以功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金人南下,知邓州兼邓州南道都总管,帅兵入援京师,擢签书枢密院事。翌年,随徽、钦二帝入金,道中绝食而死,年六十三。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文。事见《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六,《宋史》卷三五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一三
张叔夜(一○六五——一一二七),字稽仲,开封(今河南开封)人,耆孙。
少喜言兵,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历知襄城、陈留县,舒、海、泰州。
大观中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以献文召试,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之,贬监西安草场,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中书舍人、给事中,进礼部侍郎。
复为京所忌,再知海州,降宋江,徙知济南府、青州。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徙邓州,领南道都总管。
金兵再至,与二子领兵转战入卫,进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
开封陷,父子犹力战。
建炎元年五月,与徽宗等被俘而北,至白沟扼吭而死,年六十三。
谥文忠。
见《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朱熹《旌忠悯节庙碑》(《朱文公文集》卷八九),《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述,莘县(今属山东)人,伦子。伦于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使金被留,不屈死,述曾潜至河间负遗骨南归。事见《宋史》卷三七一《王伦传》。
全宋文·卷四九六○
王述,大名府莘县(今山东莘县)人,王伦子。
其父使金,遇难,述负骨自河间返苏州,遂家吴中。
淳熙间由尚书郎官军器监。
见《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三四,《宋史》卷三七一《王伦传》,《宋史新编》卷一三五。
又,《宋史》卷二○八载王述有文集二十卷。
是否为同一人,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