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参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0 首
风暖鸟巢木,日高人灌园刘参幽居)
猗猗嘉颖,朝阳方翘。
烈风严霜,殒此秀条。
璇玑倏忽,四序竞征。
清商激宇,蟋蟀吟棂。
良游荷胜招,忽与人境别。
木落山更苍,地暖气初冽。
稍寻奇俶观,遂竟灵异说。
境缘二井胜,事匪茫昧设。
灵气通山泽,寒潮应海月。
甘液岂泉蒙,春流因雷发。
妙理信中感,神机岂外泄。
汲同神瀵滋,饮异醴源竭。
山根潜地肺,水道走石穴。
久闻有此言,每令心赏绝。
游思六合外,归补水经缺。
种德考祥。贤人积厚之业。尊仁安义。君子扬名之孝。其敬养也。谕之于道。其贻庆也。教之以忠。宏保乂于元臣。集宠灵于追命。见之于尚书武公矣。公讳就。字广成。沛国人。周室之兴。本于忠厚。赵王之裔。厥有勋贤。元魏步兵尚书雁门朔方云中马邑四郡太守洽。启封晋阳。田禄益大。生国子祭酒受阳公讳神龟。受阳四叶至太原王讳华。太原生酂国节公讳士逸。节公生河閒郡王讳仁范。河閒生颍川武烈王讳载德。代以文武上才。为将军二千石。识芒砀之气。密赞皇图。承沙麓之祥。分封戚里。颍川生考功员外郎修文殿学士讳甄。字平一。以字行于时。未弱冠有重名。闳览博学。为人文龟玉。在天后朝。累徵不起。以公族好爵为惧。常晦其明。与桑门大士修无生法。中宗复辟。甫践周行。载笔论思。特盛渊云之选。赋诗感激。必以昌霍为诫。虽位有陟降。而道无磷缁。丛滋后昆。纂服遗烈。公即考功府君第三子也。肃而清。而廉。忠方伉直。信厚强固。博洽文谊。周通宪法。始以方闻之士。对诏策。佐宫卫。李梁公岘之守右扶风也。表为兵曹掾。宣皇在岐。供偫有劳。改永乐令。历河中府户曹。毂下求吏。转万年丞。建陵复土。推择充奉。拜醴泉令。朝廷嘉其才。擢为殿中侍御史。修起矩度。坚明不回。时朝廷戎车方驾。泉货力屈。皇华载驰。董荆衡汉沔之赋。以严见惮。为吏议所侵。贬郴县尉句容丞。二地有南岳三茅。灵仙遗迹。于是浩然自得。以道为徒。方解缨绂。以畅天理。且曰。穷与通。在吾灵龟耳。外物其如予何。本道观察使挹其风声。荐授秘书郎润州团练使。入为京兆法曹。加中散大夫。忽忽不乐。求为润州司马。满岁徙家嵩洛。愈尚夷旷。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与公为道义之交。贾太傅魏公用清静理东郡。以盖公待公。亦既戾止。俄然化性。时贞元六年冬十一月。享年七十八。理命终制视道门仪法。以明月之晦。降体魄于邙山北原。有灵鹤百数。徊翔嘹唳。其休徵欤。其元契欤。惟公以文学政事。莅官十二次。冠神羊。驾四牡。刚肠正词。临事风生。君子之方。有迕有合。或忌公之直。或爱公之才。行藏牵乎时而道不屈。得丧宜乎已而神益王。尝与张礼部谓元容州结歌诗唱和。著文集五卷。自有涂中之适。异乎泽畔之词。前夫人陇西李氏。生长子谭而殁。谭为金坛令。士行清修。官屈其志。继夫人汝南县君周氏。中书舍人思钧之孙。单父令瑛之女。专柔淑慎。以正家道。有子曰元衡。文行宏懿。静深周密。遵道而行。有仪可象。代天工以熙帝载。赋明命以赞皇极。元和三年春正月。由户部侍郎拜门下侍郎同中书平章事。秋八月。兼领户部侍郎事。冬十月。又以门下侍郎检校吏部尚书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观察西川八国泸南安抚等使。自文水县男徙封至临淮郡公。上以井络之下。新去汤火。亦既震耀。是图生殖。于是辍台宰之重。为慈惠之师。黄枢金铉。戚钺秬鬯。旬岁閒三锡命。烜赫嘉会。绸缪枢极。信赏礼赐。冠于偫伦。岂非公之道阨不申。而昌大于后。抑义方家法。固有类乎。公捐馆四年而夫人殁。其明年。临淮公乃举公之窆与夫人之丧。改葬缑氏颍川王之兆。从先封以叙昭穆。礼也。初临淮王至监察御史而孤。其后再为中执法。朝典覃恩。赠公杭州刺史。其司大政也。再赠公吏部尚书。夫人始追封文水县太君。益封汝阴郡太夫人。顾复罔极之报。哀荣归厚之礼。成于德器。名教称之。临淮公考功府君之谪掾于吴也。与德舆王考府君有侨札之欢。油素斯在。清徽未泯。德舆获与相君交。代为地官小司徒。陪外廷之末议。承宰府之宽政。有命论撰。忘其菲薄。刻兹乐石。以表鲜原。铭曰。
君子之道,刚方絜矩。
或消或长,或默或语。
于惟尚书,执宪天朝。
密侍殿内,肃清偫寮。
锋铓肯綮,湖海飘飖。
以恬养智,无落吾事。
吻合虚元,脱遗声利。
题剑告第,宠灵斯备。
元衮介圭,流光所自。
煌煌台司,天子是毗。
荫庥岷峨,洒濯疠疵。
视此忠力,无非孝思。
缑氏峻原兮,幽宅悠久。
崔嵬介石兮,夭矫螭首。
镂嘉闻兮,以示厥后。
我昔来访弟,铁树方开花。
端州文武官,馈席争相夸(官协台、刘参戎、杨明府诸公。)
八十一盘羹,食前竟方丈。
回首荔支香,消魂在天上。
草菜可食,总名曰疏。
品题有圃(原校:疑当作谱),树艺有书。
衡纵町畦,周绕屋庐。
缭以樊垣,经以沟渠。
晨出抱瓮,夕归荷锄。
有蔓必薅,有蝗必驱。
风披雨沐,日暄露濡。
稚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姜杞菊,韭薤蒜葫。
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鸡桑鹅,箨龙棕鱼。
马齿鹿角,鼠尾虎须。
薯蓣蔓菁,杜蘅蘼芜。
茵陈莪萝,艽兰茹藘。
赤苋银茄,翠荇墨菰(《宋诗纪事》作菰)
酸浆辣䔯(《宋诗纪事》作蔊),甘荠苦荼。
庖人调胹,园丁拮据。
锜釜煮煠,筐筥贮储。
椒橙内交,鹾醢效劬。
以芼以湘,可茹可菹。
维昔尼父,瓜祭斋如。
饮水曲肱,其乐只且。
召南蘋藻,韩奕笋蒲。
知味羡黄,咬根叹胡。
葵蓼饫颙,葱韭厌徐。
火芋明瓒,山菌接舆。
庾郎三种,石生一盂。
刘参玉版,苏传冰壶。
巢字元修,鲋姓豆卢。
菘羔抱孙,蹲鸱将雏。
丝滑露葵,练净土酥。
野荠馄饨,水苔脯膴。
饼炊菠薐,鲊酿苞芦。
胡麻馈馏,罂粟醍醐。
萍齑西晋,莼羹东吴。
芹撷泥坊,藤采丰湖。
沼沚有蘩,江汉有蒌。
冈有常枲,洲有接余。
雁门天花,黄河蘑菇。
大宛苜蓿,太华芙蕖。
环滁野蔌,盘谷山茹。
地饶所产,天茁此徒。
菲葑是采,口腹以娱。
落英未莎,初篁未箊。
霜根旋挑,露叶半舒。
烹泉石鼎,养火地炉。
色炫匕箸,香浮柈盂。
气含土膏,味逾天厨。
肥生华池,响鸣辅车。
商颜饥解,文园渴苏。
前招曲生,后引酪奴。
馔非膻荤,饷非苞苴。
园无羊踏,壤有鼠馀。
彼哉肉食,俎列豢刍。
心炙椎牛,项脔割猪。
春羔秋麛,冬鲜夏朐。
猩唇豹胎,麋臡蟹胥。
缁裙解鼋(《宋诗纪事》作鳖),银丝脍鲈。
羊尾截肪,锦袄脱肤。
山殽雉兔,泽羞雁凫。
北馔潼酪,南烹蛙蜍。
嗜鼠则鸱,甘带则蛆。
乃笑郑老,烂蒸瓠𤬛。
乃笑坡翁,梦餐鸡苏。
属厌饕餮,饱死侏儒。
语以疏味,能知否乎。
予雅嗜之,日不可无。
乃颜兹屋,羞供是须。
宁疏而癯,毋肉而腴。
易牙司味,敢告膳夫。
⑴ 原作梭,据《宋诗纪事》卷七五改
⑵ 原作鬵,据《宋诗纪事》改
⑶ 《宋诗纪事》作葖
新书繁露几时成,郢曲翻誇白雪明。
调以埙篪能共应,剑分干莫不须惊。
浮湘拟结灵均佩,对月深酬庾亮情。
策蹇有人方旅食,可无雁信慰平生。
亭静月娟娟,清光此处偏。
关山元有曲,河汉正初弦。
影动金樽里,寒生宝剑边。
不因烽火少,安得醉华筵。
沙涧驿逢刘参 明 · 杨巍
七言律诗
风尘满目塞门间,愧我书生鬓欲斑。
为问干戈何日定,不知江海几人还。
河声暮绕沙边驿,雪色晴看天外山。
全仗将军能破敌,莫令匹马近三关。
挽刘参议孝推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传家采笔,已看光粲孤星,定知盐絮清才,继述异时添凤藻;
贡君玉堂,幸未目迷五色,所惜齿牙余论,吹嘘无力上鹏霄。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刘君孝推,山东沂水人,性行纯笃,劬学有成。民国四十年,应普通考试及格,翌年,复应高等考试及格,其时余与张默君、陈含光、沈刚伯诸先生,同典国文科目,而台湾师范大学高笏之主任,适受聘为高考国文组襄试委员,一日在闱中语余曰:顷得一卷,文既雅驯,字尤端秀,他日撤弥封后,幸示知其人姓名。余应之曰唯唯,及揭榜,君果获隽。主事者以前语告君,乃往谒高氏,承赠法帖甚多,一时传为佳语。君善诗词,兼工骈体文,六十三年以所著轩鹤轩诗,膺中山文艺基金创作奖,时论翕然归之,以为无愧色也,比岁任总统府参议,为前总统严公司笔札,昕夕维虔,罔敢自逸,方冀掞张鸿藻,咏歌中兴,而噩耗骤传,年寿遽止于此。不亦大可哀乎,君本病肾,又为街车所伤,于六十九年十二月三十日谢世,春秋六十有七,女兆昌,能承其学,现肄业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尝撰杂文及长短句,斐然可观,识者目为才女云。
刘孝推(?—1980)笔名肖枢,山东沂水人,山东明湖文艺社成立,推任社长,名列李心吾之后,主持诗词书法,抗战时供职山东省府,后随驻军迁台,任财政部科员。民国四十年,高考及格,本职依例晋荐任。四十三年,前总统严公主台湾省政,拔充秘书,掌机要,司笔扎。省府改组,转任台湾产物保险公司专员,荐升专门委员。五十二年,调兼行政院参议,旋任总统府参议,以迄于今。《轩鹤轩诗》获得中山文艺基金创作奖。后因闪避街车,伤及前脑,不幸逝世,享年67岁。成氏有诗《喜霁虹孝推同至》《刘君孝推民国四十一年高闱典试所得士也寄示骈辞喜书长句》《贻霁虹“参事”、孝推“参议”》。刘孝推有诗《一九五一年秋和惕轩“委员”高闱典试》《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奉和惕轩“委员”壬辰高闱巡视台北试场之作》《有感寄惕轩师》《和惕轩师<瀛闱揭榜>韵》。刘孝推亦曾为典试委员。
孤星:唐崔曙作《奉试明堂火珠诗》云:“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诗成传诵,因得名。次年卒,仅遗一女名星星。事见唐孟棨《本事诗·征咎》、《太平广记》《崔曙》引《明皇杂录》、《唐诗纪事》。后称人死后仅遗孤女者为曙后星孤。指刘的女儿刘兆昌(见作者原注)。此联上句是从其女入手,结合下分句的盐絮才,孤星一句应是以崔曙的女儿为喻。
盐絮:指妇女有文才。
继述:继,承受,继承。述。遵循。
异时:.以后;他时。
凤藻:美丽的文辞。
贡君玉堂:“元朝王冕《谢友惠温生笔》“为君贡之白玉堂,黼黻华衮开天章”。贡: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君”指逝者,“玉堂”则以翰林院代指通过高等考试。
目迷五色:唐李程应试作《日五色赋》,主考未能辨识其才,遂落第。后经杨于陵推荐,始补擢登科。宋苏轼《送李方叔》:“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用以讽喻考官眼力不足,不识真才。作者为其考官,幸未目迷五色,指自己还是有慧眼识人才。
齿牙余论:谓口头随意褒美之辞。《南史·谢朓传》 :“朓好奖人才。会稽孔顗粗有才笔,未为时知,孔圭尝令草让表以示朓。朓嗟吟良久,……谓圭曰:‘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馀论。’”
贡君玉堂,幸未目迷五色,所惜齿牙余论,吹嘘无力上鹏霄:指成氏为刘参加高等考试时国文科目的评审老师之一,庆幸自己有慧眼识人才,只可惜自己对他的称赞言辞微末,无法使其更上一层楼。
张默君:见【寿联84.寿张考试委员默君】。
陈含光:见【寿联86.寿陈先生含光】。
沈刚伯:见【挽联166.挽沈院长刚伯】。
典:主持,主管。
高笏之:见【挽联110.挽高教授笏之】。
襄试:考试用语。指襄助办理考试。明清科举乡、会试均设主考及同考官,同考官襄同阅卷。
闱:科举时代称试院:春闱。秋闱。
弥封:指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以防止舞弊。
法帖:名家书法的拓本或印本。《旧五代史·晋·郑玄素传》:“玄素好收书,而所收钟王法帖,墨迹如新。”
获隽:科举考试得中。《元诗选》雅琥《正卿集》《题周昉明皇水中射鹿图》:“马前十论效驱策,君王已贺获隽功。”
翕然:一致称颂。
比岁:每年,连年。 《管子·枢言》:“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
前总统严公:严家淦(1905-1993),字静波,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人,曾任中华民国总统。
笔札:指公文、书信。出自《汉书·楼护传》:“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长安号曰‘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
昕夕:朝暮。 出自明唐肃《丹崖集·日观赋》:“且臣闻日者众阳之宗,大君之象,出入以时,昕夕靡爽。”
掞张:铺张,浮夸。
鸿藻:雄伟的文章。
笺:
1.刘君孝推,一九五二年高闱典试时所得士也,寄示骈辞,喜题长句:
有士辉南选,高文动辈俦;披笺云锦绚,点笔露珠稠;剑许双龙合;(谓曾君霁虹)楼看五凤修,怜才如望岁,不负稻江秋。
2.贻霁虹参事,孝推参议:
曾君霁虹,近撰寿严***(缺三字)骈文,为时传诵。刘君孝推则以手书诗稿,获中山文艺奖金。两君皆高等文官考试及第,二十年来,承以师礼相加,独存古风,足砭时习,秋闱坐雨,载览嘉篇,不觉愧喜交集也。
碧海珠增曜,斯文未陆沉,九能归二妙,一字抵千金,翰藻规遗制,焦桐洽赏音,识途吾自愧,骥足喜骎骎。
3.上联全句隐用崔曙事。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