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逢吉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孙从之司业持节湖南二首 其一 (1191年9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全家先遁却谁知,匹马西归也大奇。
出昼莫嫌三宿恋,坏麻不待七年迟。
风生折槛人无古,水绕圜桥士有师。
六一澹庵乔木在,今秋新长雪霜枝。
孙从之司业持节湖南二首 其二 (1191年9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白头灯火共书林,自少论交老慰心。
官职坏人饧里鸩,忠贤到骨锻中金。
朝阳鸣凤祗今见,夜雨对床何日寻。
回雁峰前雁回后,紫薇红药待渠吟。
题旧五代史八韵(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上氶唐室下开宋,五代兴衰纪欲详。
旧史原监薛居正,新书重撰吉欧阳。
泰和独用滋侵佚,永乐分收究未彰
四库蒐罗今制创,群儒排纂故编偿
残缣断简研磨细,合璧连珠体裁(去声)良。
遂使已湮得再显,果然绍远藉搜旁。
两存例可援刘煦(书成呈览馆臣请仿刘煦旧唐书之例列于廿三史刊布学官从之,专注事曾传马光
序以行之诗代序,惕怀殷鉴念尤长。
⑴ 宋开宝中诏修五代史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同修宰相薛居正监修书成凡百五十卷其后欧阳修别撰五代史记七十五卷藏于家修殁后官为刊印
⑵ 欧史既出遂与薛史并行当时以薛史为旧史欧史为新史至金章宗泰和时始诏学官专用欧阳史于是薛史遂微元明以来传本渐就湮没
⑶ 永乐大典虽载其文然割裂淆舛已非居正等篇第之旧
⑷ 因校四库全书词臣等于永乐大典各韵所引薛史甄录条系得十之八九复采册府元龟太平御览通鉴考异五代会要契丹国志壮梦琐言诸书以补其缺并参考新旧唐书东都事略宋史辽史续通鉴长编五代春秋九国志十国春秋及宋人说部文集并碑碣尚存者以资辨證卷帙悉符原书而考核更加详备
⑸ 薛史文笔虽不及欧史谨严而叙事颇为详核其是非亦不诡于正司马光通鉴多采用之
麦秋天气,正玉杓斡暑,熏弦鸣律。
浴佛生朝初过也,还数佳辰三日。
筮水呈祥,梦熊叶庆,宝运符千一。
太平朝野,异人端为时出。

须信家世蝉联,乃翁遗范在,子逢吉
雾隐巢云聊寄傲,行矣飞英腾实。
瀑布泉清,炉峰气秀,光映霞觞溢。
萱堂争看,彩衣红堕双橘。
夫君静而敏,人十己则千。
读破万卷书,操笔思涌泉。
古事与今事,一一探本源。
蚤蜚场屋声,作吏志益坚。
朅来上清班,汉庭谁在先。
雍容行秘书,史馆躬椠铅。
片言寤明主,立使登谏垣。
拳拳忧国心,倾倒十三篇。
司成天下选,归志已浩然。
赤日送妻子,襆被寻溪船。
诸生慕阳城,欲挽不得专。
竟持湖南节,征袂何翩翩。
忆昨忝同登,于今三十年。
朝行喜相会,终恨非官联。
请益殊未餍,匆匆启离筵。
始以长官来,今以绣衣还。
书生素安分,岂问却与前。
第惟公辈流,自应留日边。
德星聚南楚,予环当茹连。
事体有关系,临岐欲无言。
阊阖排云叫玉旒,延龄不相白麻收。
圜桥留住不肯住,古来只说阳道州。
千载风流正相似,难处郊禋能有几。
不顾诸郎尚白丁,扁舟夜发浮湘水。
富贵酖人如蜜甜,小儿嗜蜜几曾嫌。
全家先遁无人觉,惟有诚斋句里拈。
回雁峰前再秋色,哀矜折狱多阴德。
弹压湖山处处春,楚波不动平如席。
不论朱墨细如麻,夜判千张烛有花。
老吏相看惊吐舌,如箭中的无少差。
世上纷纷几桃李,过却韶华尽纷委。
老松阅世傲风霜,万牛挽入明光里。
蓬莱弱水多逆船,人生一到已称仙。
重来况是文章伯,岂但旧物王青毡。
一佛出世从此度,紫薇花下皆平步。
更看健笔缴词头,恰似当时在言路。
六一老仙赞万微,益公首转造化机。
庐陵自有三台种,他日声名剪样齐。
三十年前韩一识,三十年后供吏役。
朝天好施一丸丹,教我春风生羽翼。
微风醒蝶梦,骤雨泻天瓢。
剥啄携诗过,丁宁寄语邀。
词臣上雍橐,勋阀侍中貂。
试问龟藏椟,何如鹤唳霄。
籍甚所闻三桂堂,向来相与但南昌。
横经重识泮宫老,捧檄仍思幕府良。
日暮酒尊勤洒扫,竹边谈几爱苍凉。
梅江父子风流旧,今见君家鸿雁行。
孙从之 南宋 · 赵蕃
七言律诗
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
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
闻道过家犹数月,尚期论荐出公朝。
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
吏事要及民,何假须缘饰。
是故西都儒,往往名背实。
萍乡孙明府,抱负惟儒术。
起家长此邦,为政皆有述。
催科非我急,急民使滋殖。
今夏戒艰食,粒米劝蓄积。
种麦贵宿耕,禾孙视前绩。
是我贤弟昆,三市俱鼎立。
正之官南昌,大吏遭丝刻。
为陈先世事,稍稍从吾律。
窃尝叹斯人,当补谏争缺。
如何即九原,我为长太息。
叔也今王官,路以云霄逼。
才难未易识,屡荐今始入。
赣川与洪州,目见非耳得。
使之佐庙谟,弥缝宁阙职。
公行被里言,步武俱文石。
为移一县政,于以均万国。
我虽落蛮夷,归来岂无日。
傥遂乐耕耘,于焉吾事毕。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