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敏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 【介绍】: 宋开封陈留人,字子我,号七里先生。江休复孙。钦宗靖康元年,以荐赐同进士出身。除承务郎、诸王府赞读。上书辨宣仁后诬谤,遭黜,渡江寓居桐庐之鸬鹚源。高宗建炎初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三年,权太常少卿。有《自然庵集》。
全宋诗
江端友(?~一一三四),字子我,开封(今属河南)人。邻几孙,端礼弟。早年隐居,不赴科举(《景迂生集》卷一九《寿昌县君刘氏墓志铭》)。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赐同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四二),为诸王府赞读。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官两浙福建路抚谕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主管江州崇道观。四年,卒于温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七、五八、七四)。有《七里先生自然集》七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二九一九
江端友(?
——一一三四),字子我,自号七里先生,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初隐居不仕,靖康元年,以吴敏荐其素有高行,诏赐同进士出身,除承务郎、诸王府赞读。
上书辩宣仁诬谤,遭黜。
建炎元年七月,召为兵部员外郎,改礼部,迁太常少卿。
绍兴二年请祠,主管台州崇道观。
次年,以祠部员外郎、兼权太常少卿主管温州神主。
绍兴四年卒,年六十馀。
著有《自然庵集》。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七、礼一一之四、礼一五之一二,《宋史翼》卷一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52 【介绍】: 宋饶州浮梁人,字伯寓,号愚翁。
徽宗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
钦宗即位,拜左正言,极言时弊,请黜免徐处仁、吴敏、唐恪等。
高宗即位,迁给事中,疏言皆切时务。
进兵部尚书。
因议论宋金关系不专主和,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旋称疾提举宫观。
有《论语说》、《周礼仪》、《饱山集》等。
全宋诗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宇,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上舍试第一,累官校书郎。钦宗时除左右正言。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提点江东刑狱。二年,拜给事中,再度出复。四年,知抚州。历知严州,宣州。十二年,除兵部侍郎兼侍读。十三年,拜兵部尚书,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一五○),称疾请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有《饱山集》六十卷,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七八胡铨《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八八六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县,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授承事郎、太学博士。钦宗时除右正言,极言时病。高宗即位,召为太府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讲。出知抚州,提举宫观。复入兼侍读,除兵部尚书。秦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复提举宫观。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著有《论语说》、《论语集解》、《周礼义》、《尚书说》、《谏垣论疏》、《奏议》、《黄门忠告》、《经筵讲读》、《三朝对语》、《资善堂口义》、《饱山集》等。见胡铨《宋龙图阁学士左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广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四百户赠左通奉大夫程公瑀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八。简称《程瑀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余应球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信州弋阳人,字国器。
余安行子。
徽宗崇宁间进士。
授秘书省校书郎。
钦宗靖康初,上疏言朝政七失,帝嘉其忠直,擢为监察御史。
曾言蔡京、童贯、蔡攸、朱勔及吴敏等宜加罢黜诛逐,请令有司将党人之未卒及子孙可录用者具名以闻。
在职数月,上章至六十余。
旋因忤权幸,出知河北州郡。
后以亲丧不复仕。
有《真隐集》。
全宋文·卷三○五六
余应求,(一作球),字国器,饶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安行子。登崇宁五年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靖康元年正月,上言朝政有七失,钦宗亲擢为监察御史。忤权倖,与外任,权发遣卫州,既又责监达州盐场。建炎初,召为考功员外郎;二年,出知岳州。后坐为李纲絪亲久废。绍兴五年起知信州,除江南西路提刑。七年,罢。九年,为福建路转运副使。又曾为江南西路转运使。二十二年,知虔州,会兵乱父死,遂以丁忧为辞而去,不复出仕。著有《真隐集》及《奏议》。见《靖康要录》卷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六、九三、一一七、一三二、一六三,《方舆胜览》卷五九,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四九、八五。
吴若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秀海。官建康通判。与陈克同撰《东南防守利便》,专为南宋立言,知建康吕祉上其书。
全宋文·卷三九九○
吴若,字季海,相州(治今河南安阳)人。
以上舍释褐,官修职郎,娶张邦昌兄女。
靖康初为太学正,上书言吴敏、李邦彦不可用,被斥,与合入差遣。
建炎中官迪功郎,陈阻江固守之策。
绍兴初官右承奉郎、通判建康府事,与吕祉、陈充共撰《东南防守利便》三卷(今存)上之。
尝校刊《杜工部集》,编有《杜工部年谱》(存)。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一、五六,《三朝北盟会编》卷四二,《宋史》卷三七○《吕祉传》,《杜集书录》外编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