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存亮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 首
先生姓李氏。讳含光。广陵江都人。本姓宏。以孝敬皇帝庙讳改焉。二十一代祖宏。江夏太守。避王莽。徙居晋陵。遂为郡人。高祖文嶷。陈桂阳王国侍郎。曾祖荣。皇朝雷州司马。祖师龛。隐居以求其志。徙于江都。父孝威。博学好古。雅修彭聃之道。与天台司马练师子微为方外之交。尤以笃慎著于州里。考行议谥。曰正隐先生。母琅琊王氏。贤明有德行。先生孩提则有殊异。晬日独取孝经。如捧读焉。羁丱好静处。诵习坟典。年十八。志求道妙。遂师事同邑李先生。游艺数年。神龙初。以清行度为道士。居龙兴观。尤精老庄周易之深趣。执丧过哀。口不尝甘旨之味。食惟穬麦而已。封植膳羞。皆出其手。号毁骨立。亲族莫不伤之。开元十七年。从司马练师于王屋山。传受大法。灵文金记。一览无遗。综核古今。该明奥旨。元宗知先生偏得子微之道。乃诏先生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之。岁馀。请居茅山。纂修经法。频徵。皆谢病不出。天宝四载冬。乃命中官赍玺书徵之。既至。延入禁中。每欲咨禀。必先斋沐。他日。请传道法。先生辞以足疾。不任科仪者数焉。元宗知不可强而止。先生尝以茅山灵迹。剪焉将坠。真经秘箓。亦多散落。请归修葺。乃特诏于杨许旧居紫阳以宅之。仍赐绢二百匹。法衣两副。香炉一具。御制诗及序以饯之。又禁于山侧采捕鱼猎。食荤血者。不得辄入。公私祈祷。咸绝牲牢。先生以六载秋到山。是岁诏书三至。渥泽频繁。晖映崖谷。初山中有上清真人许长史杨君陶隐居自写经法。历代传宝。时遭丧乱。散逸无遗。先生捧诏搜求。悉备其迹。而进上之。先时元宗将求大法。请先生为师。先生竟执谦冲。辞疾而退。洎七载春。元宗又欲受三洞真经。其年春之三月。中官赍玺书云。其月十八日。尅受经诰。是日。于大同殿洁修其事。遂遥礼先生为元师。并赐衣一袭。以伸师资之礼。因以元靖为先生之嘉号焉。仍诏刻石于华阳洞宫以志之。是岁夏五月。隐居先生合丹之所。有芝草八十一茎。散生于松石之间。诏俾先生与中官启告灵仙。缄封表进。夏。又诏以紫阳观侧近二百户。太平崇元两观各一百户。并蠲其官徭。以供香火。秋七月。又徵先生。既自请居道观以养疾。九载春。辞归旧山。其年夏六月。前生灵芝之所。又产三百馀茎。煌煌秀异。人所莫睹。先生又图而奏之。是岁冬。又徵先生。于紫阳别院馆之。十载秋。先生又恳辞告老。御制序诗以饯之。十有一载。先生奉诏。与门人韦景昭等。于紫阳之东郁冈山。别建斋院。立心诚肃。是夜仙坛林间。遍生甘露。因以上闻。特诏嘉异。初隐居先生以三洞真法传升元先生。升元付体元先生。体元付正一先生。正一付先生。自先生距于隐居。凡五叶矣。皆总袭妙门大正真法。所以茅山为天下道学之所宗矣。于戏。是非可齐也。我物均焉。生死可忘也。觉梦同焉。如此者。何域心于变化之际哉。先生以大历已酉岁冬十一月十有四日。遁化于茅山紫阳之别院。春秋八十有七。其年十二月八日。门人赴丧而至者凡数千人。号奉冠舄。迁窆于雷平山之西陲。遗命以松棺竹杖木几水瓶香奁香炉置于藏内。门弟子等仰奉嘉猷。克遵俭德。先生识思真淳。业行高古。道穷情性之本。学冠天人之际。所以优游句曲。郁为王者之师。出入明庭。特宠肩舆之贵。是知顺风而问。昔称于黄帝。望山而请。今见于元宗矣。又博览偫言。长于著撰。尝以本草之书。精明药物。事关性命。难用因循。著音义两卷。又以老庄周易。为洁净之书。著学记义略各三篇。内学记二篇。以续仙家之遗事。皆名实无违。词旨该博。初先生幼年。颇工篆籀。而隶书尤妙。客或赏之云。贤于其父。因投笔不书。元宗诏山人王旼。强请先生楷书上经一十三纸。以备杨许之阙。先生能于阴阳术数之道。而不以艺业为能。极于转鍊服食之事。而不以寿养为极。但冥怀素朴。妙味元津。非夫博大之至人。孰能尽于此。真卿乾元二年。以升州刺史充浙西节度。钦承至德。结慕元微。遂专使致书于茅山。以抒诚恳。先生特令韦鍊师景昭复书于真卿。恩眷绸缪。足励超然之志。然宗师可仰。望紫府而非遥。王事不遑。寄白云而攸远。洎大历六年。真卿罢刺临川。旋舟建业。将宅心小岭。长庇高踪。而转刺吴兴。事乖夙愿。徘徊郡邑。空怀尊道之心。瞻望林峦。永负借山之记。而景昭洎郭闳等。以先生茂烈芳猷。愿铭金石。乃邀道士刘明素来托斯文。真卿与先生门人中林子殷淑遗名韦渠牟尝接采真之游。绪闻含一之德。敢强名于巷党。曷足辨于鸿蒙。其词曰。
抱一混茫,人之纪纲。
先生以之,气王神强。
乃启元旨,元门以彰。
乃为帝师,帝道惟康。
甘露呈瑞,灵芝效祥。
上士云感,高风载扬。
鹤返仙庙,云辞帝乡。
退归而老,妙识行藏。
德本无累,道心有常。
实曰形解,孰云坐忘。
伐石表墓,勒铭传芳。
谷变陵迁,厥迹弥光。
公讳璘。字元亮。其先琅邪人。曾祖讳□妫州刺史。大父讳晖。游击将军㯋王府左□事典军。赠青州刺史。烈考讳令奇。昭义军节度副使试太常卿开府仪同三司琅邪郡公。赠□部尚书左仆射。公实仆射长子。初公与先公俱为蓟裨将。会蓟乱。同奔于潞。潞帅薛嵩署为军副。嵩卒。其地分。移隶于魏。魏帅田承嗣知公父子有材略。各以左右职处之。承嗣死。子悦代为帅。悦与李纳辈邻封通谋不轨。引兵寇□东攻磁刑。天子命并帅马燧潞帅李抱真督诸军合讨之。战于洹水。悦军大败。王师进逼魏城。时公与先公在重围中。悦贼虐日甚。众心离析。先公密语公□□□□十九年阅事多矣。不能远引古。自安史以还。乱臣贼子甚众。于今有噍类遗种者乎。今悦叛乱有状。覆灭无日。吾岂能以黄耇之岁。陷赤族之诛乎。汝部下□□□骑劲卒。若舍吾为质。率属归降。不唯□□吾心。亦足断贼臂。全家徇国。吾死无恨。可不务乎。公泣曰。悦忍人也。某苟脱去。将不利于大人。奈方寸何。先公曰。不然。□师四合。吾与汝犹几上肉。待俎醢耳。且汝不去。能全吾乎。是父子俱死于逆地。汝从吾。吾死不朽。汝不从吾。吾亦死。吾目不瞑。死一也。而逆顺祸福。相去万里。□何疑焉。公俯伏不能对。时燧知公才略勇敢。使间以祸福谕公。与先公之言略同。繇是公计遂决。乃使家竖潜通其诚。燧因遗公犀带。以示要约。公于是率所部锐师降燧。由是寇始弱。而王师益壮。燧既纳公。署为军副以闻。诏授特进试太子詹事兼御史中丞。封义阳郡王。实封百户。既而悦引责先公。先公让曰。公逆亲背主。亡在旦夕。某教子效顺。杀身成仁。偕之死。某愈于公远矣。又何责焉。悦大怒跃起。先公从容不挠。视死如归获所之。祸遂延于家属。俄公仰天搏膺。□号□绝泣血忍死。竟终先公之志焉。燧□就抚勉。复列上其事。德宗皇帝嘉而悼之。诏公起复。加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赐晋阳第一所。祁县田五十顷。追赠先公户部尚书。贞元元年。李怀光寇蒲坂。诏燧以河东之师讨之。公为燧腹心之将。将五千先济河。与西师合势居要。同收长春宫。降徐庭光。怀光平。加赏封□户。二年。西蕃寇边。攻逼盐夏。公□偏师击虏。解围而还。三年。从燧入觐。擢拜辅国大将军。行左神策军将军知军事。复赐靖恭里第一所。蓝田田十□顷。贞元初。德宗之幸梁还也。惩神策军兵□将轻。缓急非有益。乃蒐卒谋帅。以公充选。时谓得人。禁暴戒严。上心倚赖。□年丁邓国太夫人忧。起复本职。初先公之罹魏祸也。太夫人潜匿以免。及悦死。诏迎于魏。加号邓国夫人。赐宴于别殿。以示宠异。上又思先公之忠烈。再赠尚书左仆射。公之弟琳授检校太子宾客琅琊郡公。瑶授忻州别驾琅琊县男。皆号开府。分领禁职。赏与公同忠劳也。公居环卫凡十二年。上知其忠勤谨重。方将大用。不幸寝疾。以贞元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终于靖恭里赐第。享年六十有五。赠越州都督。其年黄钟月庚申日。葬于京兆富平之薄台。从先仆射之兆也。夫人长乐冯氏。封长乐郡夫人。先公而殁。至是祔焉。有子四人。曰济曰□曰□曰泽。澈前为邠宁节度使。后为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北都留守检校兵部尚书御史大夫琅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袭实封一百户。今上元年。再赠公刑部尚书。赠夫人长乐郡太夫人。从子贵也。按国典。官至三品。墓得立碑。又按□葬今。诸追赠官品得同正。经曰。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礼云。铭者。论撰其祖先德善功烈。庆赏名声。明著后代。所以崇孝也。顺也。今苻氏作率旧章。碑于墓。不亦宜乎。今琅琊侯论撰先德。铭于碑。其可阙乎。矧仆射之忠若彼。尚书之顺如此。举而书之。可以劝天下之为人臣人父者。琅琊公之显扬又如此。附而赞之。可以劝天下之为人子人孙者。将欲笃前烈。垂后嗣。俾永永有光。重为铭云。
国步将泰。
必有忠杰。
家声将作。
必有孝节。
烈烈苻氏。
世生才哲。
惟公先公。
越在叛戎。
相时度势。
祸将及宗。
斡逆杖顺。
天诱其衷。
捐躯以义。
教子以忠。
遂秉大节。
密授于公。
惟公桓桓。
千夫之雄。
违情禀令。
号泣旻穹。
天启其初。
神赞其终。
克继先志。
卒成后功。
天子嘉之。
宠命有融。
乃膺任用。
乃著勋庸。
出领王师。
扫荡关东。
入统环卫。
肃清禁中。
再加真食。
大启土封。
弄印珥貂。
焜耀厥躬。
噫。
宠非不隆。
秩非不崇。
不将不帅。
人望□充。
善□庆流。
生琅琊侯。
念祖显父。
厥德聿修。
授龯邠郊。
移旆并州。
西疆北门。
克壮其猷。
文承诗礼。
武袭弓裘。
三叶济美。
时无与俦。
蒸蒸琅琊。
扬名报恩。
告第三命。
贲灵九原。
泽覃窀穸。
铭焕玙璠。
既肥其家。
又大其门。
贻燕之谋。
垂裕后昆。
褒崇之渥。
自叶流根。
祎乎哉。
神岳有基。
灵河有源。
古人云。
非此父不生此子。
非此祖不生此孙。
诚哉是言。
诚哉是言。
夫天地肃物。松柏犹或后彫。郊薮呈芳。芝兰焉能长秀。故老氏有必摧之叹。仲尼兴不实之悲。众木低而梁栋倾。严霜重而祥瑞去。物之有矣。可得喻焉。公讳周敬。字尚素。其先颛顼之裔也。封于罗。以国为氏。地连长沙。因家焉。公即长沙之后也。曾祖让。皇检校司空。累赠太师。封南阳王。娶宋氏。封越国太夫人。祖讳宏信。皇天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长沙王。累赠守太师。累封赵王。谥曰庄肃。娶赵国夫人吕氏。先薨。又娶吴国夫人王氏。为时之瑞。命世而生。倜傥不偫。英雄自许。有唐之末。大盗勃兴。镇守一方。廓清干里。上则忠于社稷。下则施及子孙。烈考讳绍威。皇天雄军节度使。守太师兼中书令邺王。赠守尚书令。谥曰贞庄。天地钟秀。山河孕灵。下笔则泉涌其文。横戈则雷震其武。惠惟及物。明可照奸。旷古己来。罕有其比。贞庄有子四人。长廷规。天雄军节度副大使检校太傅驸马都尉。少薨。赠侍中。次周翰。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傅驸马都尉。亦少薨。赠侍中。次周允。前保大军行军司马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大夫柱国赐紫金鱼袋。早历通班。继为上介。绰有器业。可奉箕裘。公即贞庄公第三子也。性禀淳和。生知礼乐。早失天荫。幼奉母仪。秦国夫人刘氏。即故兖州节度使太师公之第三女也。肃雍无比。柔顺有闻。示以爱慈。加之训导。遂令诸子。悉著美名。时梁乾化初。公之次兄。方镇南燕。公时年九岁。秦国夫人归宁于兖州太师之宅。遂命侍行。至阙下。梁□主宣召入内。对扬明庭。进退有度。上甚器重之。遂授检校尚书礼部员外郎。仍赐紫金鱼袋。自此恒在宫禁。出入扈从乘舆。与皇亲无间。侍立冕旒。多备顾问。无非辩对。深洽宸衷。上尤奇之。其年秋七月。归南燕。甲戍秋七月。公之次兄薨于滑州之公府。上闻讣奏。乃谓近臣曰。罗氏大勋之后。宜赏延。遂命公权知滑州军州事检校礼部尚书。冬十月。上表乞入觐。十一月至京师。朝谢毕。翌日有制。授宣义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年方十岁。位冠五侯。甘罗佩印之初。未为少达。王俭登坛之日。己是老成。十二月至自京师。乙亥春三月。邺中搆乱。河上屯兵。况处要冲。属兹征伐。事无巨细。公必躬亲。道路有颂声。军民无挠政。丙子春二月。移镇许田。加检校尚书左仆射。是岁公年始十二。作事可法。好谋而成。政绝烦苛。人臻富寿。忽下徵黄之诏。俄谐会尸之期。戊寅秋七月。朝于京师。有诏尚主。公拜表数四。辞不获免。遂授检校司空守殿中监驸马都尉。壬午冬十月。出降普安公主。傅粉何郎。晨趍月殿。吹箫秦女。夜渡星桥。一时之盛事难俦。千古之清风尽在。癸未春三月除光禄卿。冬十月。唐庄宗收复梁园。中兴唐祚。属当郊祀。无失职司。遂封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至明宗纂绍之初。除右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秋九月转左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执金在彤庭之前。佩玉向丹墀之上。仕宦之贵。无出于斯。上以公久居环卫之班。颇著警巡之效。至戊子二月。有制授匡国军节度使加检校司徒。仍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下车之后。布政惟新。福星爰照于左冯。暖律又来于沙苑。庚寅夏四月。上以圜丘礼毕。庆泽溥行。就加检校太保。仍降玺书。其年冬十一月。朝于京师。除左监门上将军。九月转左领卫上将军。辛卯夏六月转左武卫上将军。癸己五月除左羽林统军。甲午春加特进阶。封开国公。食邑二百户。改赐竭诚匡定保乂功臣。丙申九月。唐废主以汴师北征。命公以所部禁旅巡警夷门。公英断不回。至仁有勇。当危疑之际。立镇静之功。浚郊之民。于今受赐。今皇帝并门凤举。洛水龙飞。力愿推崇。首来入觐。上嘉其懿效。旌彼殊庸。遂除右金吾上将军。美哉出总藩宣。入居严卫。外则作疲民之药石。内则为天子之爪牙。文武两班。践扬将遍。物禁太盛。古之有言。寿年未高。染疾不起。以天福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薨于汴州道德坊之私第。享年三十有三。呜呼。皇天莫问。徒云辅德之言。大夜何长。共有歼良之叹。上闻所奏。恻怛哀恸。辍视朝两日。厚加赗币。赠太傅。君臣之义。终始克全。公以己丑岁五月梁普安公主薨于同州。后再娶东海郡徐氏夫人。即故东川节度使太师第五女也。蕙质兰姿。懿德令范。孰念孤鸾之叹。自伤黄鹄之歌。公有侄延□见任闲厩副使。即魏博□大将军侍中之子也。朴玉其仪。浑金其器。度评□□相貌□□□□□人□□□公亦三子四女。长子延赏。守太子舍人。次延绪。次延宗。皆禀庭训。悉绍家声。龙驹凤雏。得非天性。良金瑞玉。自是国桢。终天怀风树之悲。踣地有蓼莪之痛。长女适郝氏。次适娄氏。二女方幼。诸子皆普安公主之出也。公主静惟闲雅。动有规仪。休声首冠于皇□淑德克彰于妇道。帝王之女。无以过焉。公性不好弄。幼善属文。严毅而至和。温恭而难犯。言惟合道。动不违仁。张充一变之年。己功成名遂。□□□□之日。乃善始令终。以丁酉岁冬十月六日。安葬于洛阳县之原。礼也。孤子延赏等泣告鹏曰。公之履行。为众所知。公之勋庸。历代罕比。若非故旧。孰能缕陈。鹏列亲表之间。受顾念尤最。难避狂简。辄勒贞珉。序不尽言。乃为铭曰。
积庆之门,挺生奇杰。
入觐尧庭,出持汉节。
十乘启行,万夫观政。
宵旰无忧,裤襦入咏。
英华发外,清明在躬。
惟忠惟孝,立事立功。
滑台去思,璧田来暮。
蔼然休光,绰有馀裕。
摛绣文翰,傅粉容仪。
承颜紫禁,飞步丹墀。
门盛七叶,禄逾万石。
外冠时英,内光帝戚。
历事累朝,荐逢多难。
动有成功,举无遗算。
秋败芳兰,地埋良玉。
山云晚愁,林风夜哭。
王孙一去兮不复还,陵园草色兮秋黄春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