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友鹿

相关人物:共 47 位
共 4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并州石艾人。
少孤贫无行。
初投李密,寻归国,历迁右武卫将军,封彭国公。
击突厥建功,高祖大悦,赐御马令于殿庭乘之。
寻拜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
居职不守法度,会被召,杀驿吏亡奔突厥,为野人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9 【介绍】: 五代时袁州宜春人。南唐李昪升元中登进士第。李璟保大中,事齐王李景达为宫官,迁枢密副使。十年,出刺袁州。复入为枢密副使。依附宋齐丘,交结朋党,权势熏灼,道路以目。交泰元年,出为镇南节度副使。同年末,齐丘败,徵古亦赐死洪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58 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一作万载(今属江西)人。
南唐升元末登进士第。
中主保大中,事齐王景达为宫官,迁枢密副使。
十年(952),出为袁州刺史。
复入为枢密副使。
依附宋齐丘,交结朋党挟制中主,谄害大臣,势焰熏灼,道路以目。
交泰元年(958),以枢密副使为镇南节度副使。
同年十二月,齐丘败,徵古赐死于洪州。
事迹散见马令《南唐书》卷二一、陆游《南唐书》卷九、《正德袁州府志》卷七。
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徵古。袁州宜春人。南唐升元末第进士。事齐王景达为宫官。改枢密副使。后坐宋齐邱党削夺官爵。置洪州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南昌人,字伯鱼。性聪明好学,唐末郑谷避乱宜春,鲂从之游,尽得其诗歌体法。吴时文士骈集,鲂与沈彬、李建勋为诗社,有《题金山寺》诗,一时以为绝唱。南唐李昪召见,授宗正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伯鱼,南昌(今属江西)人。
性聪明,家贫好学。
唐末世乱,鲂从郑谷学诗,尽得其法。
后吴王杨行密据有江淮,鲂遂依之,任郡从事。
南唐烈祖时,累迁宗正郎,卒。
与沈彬、李建勋友善。
生平见《江南野录》卷七、马令《南唐书》卷一三、《唐诗纪事》卷七一、《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鲂善诗,以《题金山寺》为著名。
辛文房谓“骚情风韵,不减张祜”(《唐才子传》)。
吴任臣亦称其“与张祜(《金山寺》)诗前后并称,一时以为绝唱”(《十国春秋》)。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孙鲂诗集》3卷,《孙鲂诗》5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35首、断句5联。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孙鲂,生卒年不详,字伯鱼,南昌(今属江西)人。画工之子。唐末,诗人郑谷避乱归宜春,鲂从之游,得其诗歌体法。杨行密据有江淮,文雅之士骈集,鲂亦东游,与沈彬、李建勋结为诗社。南唐建国。烈祖召见,授宗正郎,卒。有《孙鲂诗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七首,残句三。

作品评论

江南野史
时(孙)鲂有《夜坐》句,美于时辈。(李)建勋因试之。先匿鲂斋中,候(沈)彬至,乃问鲂之为诗何如。彬答曰:“人言鲂非有国风雅颂之体,实得田舍翁火炉头之作,何足称哉。”鲂闻之怒,突然而出,乃让彬曰:“公何诽谤之甚,而比‘田舍翁’言,无乃太过乎?”彬答曰:“子《夜坐》句云:‘画多灰渐冷,坐久席成痕’,此非田舍翁炉上作而何!”阖座大笑,善彬能近取譬也,
唐诗纪事
鲂,南昌人。唐末,郑谷避乱归宜春。鲂往依之,颇为诱掖。后有能诗声,终于南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1—952 【介绍】: 五代时建安人,一作许人,字君章。后唐明宗长兴中进士,为河南府馆驿巡官,坐事夺官。投南唐,李昪用为中书舍人,草创礼仪。李璟保大初,迁御史中丞,持宪平直,以劾冯延巳降江州参军,终翰林学士。谥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1—952 字君章,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后唐明宗长兴二年(931)登进士第。
二年后,坐事奔吴,累官比部员外郎、知制诰。
南唐烈祖时,拜中书舍人。
参定礼仪制度,为南唐一代所遵用。
元宗初,除给事中、判太常卿,迁御史中丞。
保大五年(947),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士参军。
次年,入为卫尉卿。
拜右谏议大夫,充翰林学士,权知贡举。
卒谥简。
有《江简公集》10卷,已佚。
马令《南唐书》卷一三、陆游《南唐书》卷一〇有传,《徐公文集》卷一五收其墓志,墓志中存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
文蔚字君章。建安人。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为河南府馆驿巡官。坐秦王重荣事夺官。奔吴为宣州观察巡官。历比部员外郎知制诰。南唐代吴。改主客郎中。拜中书舍人。嗣主袭位。累迁御史中丞。以请诛冯延已魏岑贬江州司户参军。召还为翰林学士。保大十年卒。年五十二。谥曰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崇安人,一作会稽人,字仲益。博学能文。南唐李璟时为户部侍郎,保大中后周南侵,谟奉使军前,尽献淮甸十四州之地,朝议以为卖国,因留后周不得归。后周世宗授为卫尉少卿,甚见亲信。迁礼部侍郎,势焰赫然,人多切齿。及世宗卒,贬著作郎,寻赐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960) 字仲益,其先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
南唐保大时,累迁吏部郎中,历翰林学士,进户部侍郎。
十四年(956)出使后周,和议不成,遂留周,贬耀州司马。
南唐称臣后,为周世宗召为卫尉卿,放还国。
拜礼部侍郎判尚书省。
后因立太子事触怒中主,贬国子司业,再贬著作佐郎。
建隆元年(960),赐死于饶州。
生平见《南唐近事》、马令及陆游《南唐书》本传。
谟博学能文,尤好古碑,亦善诗。
马令称其贬饶州途中所作诗“其辞皆凄怆”(《南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3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970 【介绍】: 五代时潍州北海人,字叔言。少隐嵩山。后唐庄宗同光中擢进士第。工文章书画,名闻京洛,时称“韩夫子”。父韩光嗣坐事诛,熙载奔南唐。初补校书郎,出为滁、和、常三州从事。李璟时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又令兼太常博士,擢知制诰。书命典雅,有元和之风。累官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充铸钱使。李煜时改吏部侍郎,拜兵部尚书。熙载才气逸发,多艺能,善谈笑,衣冠常制新格,为当时风流之冠。尤长于碑碣。然性细谨,蓄妓数十辈,纵其出入。卒谥文靖。有《拟议集》、《定居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2—970 字叔言,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
后唐同光四年(926)登进士第。
天成元年(926),南奔归吴,为校书郎,出为滁、和、常三州从事。
南唐烈祖时,召为秘书郎。
元宗嗣位,拜虞部员外郎,历史馆修撰,贬和州司士参军。
后召为虞部员外郎,迁郎中,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后主时,改吏部侍郎,徙秘书监。
后任兵部尚书,充勤政殿学士承旨。
熙载目睹国势日蹙,且以北人南来,身处疑难,遂广蓄女乐,彻夜宴饮以排遣忧愤。
坐托疾不朝,贬为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
复召为秘书监、兵部尚书。
官终中书侍郎、充光政殿学士承旨。
开宝三年(970)卒,谥文靖。
生平事迹见马令《南唐书》、陆游《南唐书》本传、徐铉《韩公墓志铭》。
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
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
其所作制诰典雅,人称“有元和之风”(《湘山野录》卷下)。
熙载所撰诗文颇多。
郡斋读书志》卷四中著录《韩熙载集》5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〇记其《格言》5卷等,皆佚。
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唐诗汇评
韩熙载(902-970),字叔言,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后迁居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后唐同光中,登进士第。南奔吴,释褐校书郎,为滁、和、常三州从事。南唐烈祖受祥,官秘书郎。中主即位,以为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复以本官知制诰,为权要所嫉,贬和州司士参军。征拜中书舍人,迁户部侍郎,充铸钱使。后主即位,历吏部侍郎、秘书监、兵部侍郎,迁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卒。熙载审音律,善书画,工文辞,有《格言》五卷、《拟议集》十五卷、《定居集》二卷,均佚。《全唐诗》存诗五首,残句一。
全唐诗补逸
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弱冠擢进士第。李建南唐,召为秘书郎,傅东宫。李璟立,迁虞部员外郎。言事切直,宋齐丘、冯延巳忌之,贬和州司马。起为中书舍人。后主煜袭位,为兵部尚书,累官光政殿学士承旨。宋开宝三年卒,年六十九。(据徐铉撰《唐故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昌黎韩公墓志铭》)熙载工文,与徐铉齐名,称韩徐。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七
熙载字叔言。潍州北海人。后唐同光中擢进士第。奔吴补校书郎。出为滁和常三州从事。南唐代吴。召为校书郎。嗣主袭位。累除中书舍人。拜户部侍郎。后主袭位。改吏部侍郎。拜兵部尚书。坐托疾不朝。谪授太子右庶子分司南都。复为兵部尚书。拜中书侍郎。充光政殿学士承旨。开宝二年卒。年六十九。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

作品评论

《湘山野录》
韩熙载字叔言,事江南三主,时谓之神仙中人,风彩照物……制诰典雅,有元和之风,
江南野史
韩熙载初知贡举,人皆以为巨题。熙载是夕自赋五首,旦视诸生,皆有可观。及著格言五十馀篇,时辈罕及。诱掖后进,号“韩夫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唐宗室。南唐李昪升元中,为翰林学士。昪卒后,力辨宋后监国之不当,其事终寝。李璟保大初,拜宗正卿。虽累经左迁,皆逾年辄复旧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宗室诸孙。
南唐烈祖升元中为翰林学士。
烈祖去世后,力辩宋后监国之不可,其事遂寝。
中主保大初拜宗正卿。
后累经左迁,逾年辄复旧官。
马令《南唐书》卷一〇有传。
江南馀载》卷下录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补逸
李夷邺,唐室诸孙。保大初,以宗室贤才拜正卿,累降辄复。诗一首。(《全唐诗》无李夷邺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俗姓高。高骈族子。博极群书,善讲说,而脱略跌宕,无日不醉。自号为酒秃。南唐李煜召讲《华严经》,赏赉甚厚,玄寂即日尽送酒家,日夜剧饮。醉则从小儿数十,浩歌道中。一日,醉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避玄烨(圣祖)讳改作元寂。
俗姓高,自称高骈族人。
南唐烈祖时,出家于金陵开元寺。
元宗保大中,诏讲《法华经》,授左街僧录,赐号明教大师。
属违戒律,有司惜其才而赦之。
后主时入讲《华严经》,赐金帛甚多。
因而益自恣,日以狂饮为事,醉则行歌于路。
坐是落僧职,出居长干寺,后醉死于石子冈。
马令《南唐书》卷二六有传。
全唐诗》存歌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况。五代时闽人。孤贫力学,苦思于诗。秉性恬淡,不乐仕进,居庐山近四十年,学者多师事之。南唐中主李璟闻其名,以币帛征,进止有度。献景阳宫怀古诗,中主称善,诏授江州士曹掾,固辞。乃赐粟帛遣归。卒年七十五。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贶,一作况。
闽(今福建)人。
孤贫力学,积书数千卷,隐于庐山白鹿洞。
南唐中主闻其名,以币帛往征。
贶献《景阳台怀古》诗,中主称善,诏授江州士曹掾,固辞不就,乃赐粟帛还山。
卒年75岁。
事迹散见马令《南唐书》卷一五、陆游《南唐书》卷七、《江南野史》卷六、《十国春秋》卷二九等。
贶为诗苦思,每得句末成章,已播远近,学者多师事之。
曾为诗数百首,龙衮称其“骨格强梗,出于常态”(《江南野史》卷六)。
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卷二著录其《庆云集》1卷,今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及断句若干。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庐陵吉阳人。少隐庐山,从江为学诗。与刘洞俱有诗名,《宿江城》诗尤为人称诵,时号“夏江城”。性黩货,门人多私赂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南唐庐陵吉阳(今江西吉安)人。
少隐庐山,学诗于江为。
与刘洞俱有诗名于时。
其《宿江城》诗尤为人所称诵,因号“夏江城”。
性黩货,门生多私赂之。
生平见马令及陆游《南唐书》本传、《十国春秋》卷三一。
全唐诗》存断句3联。
共 4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