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谭用之

共 3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眺远宜高会,清虚紫阁遥①。
不妨黄鹤去,还把白云招。
宪府攒仙佩②,薇垣缀锦标③。
省郎飞动意④,身拟在丹霄⑤。
【校注】 (1)清虚句:清虚,天宫。谭用之《江边七夕》:“七色花虬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紫阁,传说中仙人所居。 (2)宪府:御史台。此处指湖广按察使司。攒:聚。仙佩:指美女。 (3)薇垣:又称薇省、薇署。唐代改中书省为紫薇省,明代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故亦称薇省或薇垣。此处指湖广布政使司。锦标:锦旗,用以奖励竞赛优胜者。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之十五:“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4)省郎:指朝廷所设各省的属官,如尚书省、中书省、秘书省等。明代改置六部,省郎即指各部属官。杨旦时为主事,乃属官,故自谓省郎。 (5)丹霄:天空。 这首诗记述了作者奉使湖广,按察使、布政使二司于黄鹤楼盛宴款待的情景。虽是酬酢之作,写来却超逸不凡,表现了作者身居清职的气度与风貌。
回首一伤神(杜甫)
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
燕子不来花着雨,黄昏(韩偓)
寂寞山窗掩白云(权德舆)

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雨过山城见月新(钱起)
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亲(王维)
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
登黄鹤楼 明 · 秦金
七言律诗
白云黄鹤俱陈迹,突兀乾坤见此楼。
山色过江青莽莽①,笛声吹月晚悠悠②。
巴荆地控无三国③,蓬岛天连有十洲④。
一笑清虚同俯仰⑤,漫凭杯酒送闲愁。
【校注】 (1)莽莽:广远无际貌。 (2)悠悠:悠远无尽貌。 (3)巴荆句:巴,蜀地,今四川一带;荆,楚地,今两湖一带。控,控制。“巴荆地控”,即“地控巴荆”,言武昌所处地势险要。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三国,指魏、蜀、吴三国。“无三国”,举三国而言之,意谓江山依旧,而人事早非。 (4)蓬岛句:蓬岛,指蓬莱山,相传为海上三神山之一。“蓬岛天连”,即“天连蓬岛”。十洲,为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相传此十洲皆在八方大海之中,为神仙居住之所。旧题汉东方朔所撰《十洲记》,可参阅。“有十洲”,意谓唯有神仙之事永存。 (5)清虚:指月宫。谭用之《江边秋夕》:“七色花虬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诗于黄鹤楼景物形胜的描述中,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人事沧桑的感慨。
逐队随行二十春(罗隐),世情谁是旧雷陈(元稹)
长疑好事皆虚事(李山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杜工部)
苔色满墙思故第(郑谷),江潭何处是通津(耿纬)
分明记得还家梦(来鹏),依旧红霞作近邻谭用之
病多慵引架书看谭用之,老去悲秋强自宽(杜工部)
文轨尽同尧历象(权德舆),蛮方今有汉衣冠(韩偓)
黄花浥露开江岸(刘长卿),山鸟将雏傍药阑(钱起)
惭愧流年筋力少(包佶),不如高卧且加餐(王维)
春兴 其十七 明末清初 · 黎景义
七言律诗
文君不厌马卿贫(钱起),绿树重阴盖四邻(王维)
自笑平生誇胆气(韩愈),岂知书剑老风尘(高适)
数茎白发生浮世谭用之,千里青云未致身(胡宿)
解释春风无限恨(李白),柴门空闭锁松筠(杜甫)
千首诗轻万户候(杜牧),一声长啸海山秋(吕洞宾)
凭高目断无消息(姚鹄),好月那堪独上楼谭用之
五两风来不少留(胡宿),去程雕鹗弄高秋谭用之
胸中别有安边计(曹唐),锦帐连封万户侯(武元衡)
黄鹤楼眺望 明 · 张宽
七言律诗
此楼雄枕此江头,此日乘闲续旧游。
仙子奇踪天地老①,词人佳句古今留。
风生赤壁浪花晓②,霜点金沙芦叶秋③。
笑拍阑干呼紫酒④,欲招黄鹤驭神州⑤。
【校注】 (1)仙子:仙人。唐孟浩然《游精忍观题观主山房》:“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本诗无校。 (2)浪花晓:谓清晨风吹浪花叠起。 (3)金沙:即金沙洲。 (4)紫酒:紫色之酒。谭用之《江边秋夕》:“千钟紫酒荐菖蒲,松岛兰舟潋滟居。” (5)驭:驾。谓驾黄鹤遍游神州。 诗言鹤去楼空,惟留词人佳句;往事如烟,徒见风生赤壁,有不胜古今盛衰、人世沧桑之慨。故结有“欲招黄鹤驭神州”的仙游之想。
云鬓新梳薄似蝉(白居易)
江头暂驻木兰船(张蟾)
水寒烟澹落花前谭用之

五夜清歌敲玉树(曹唐),一双纤手语香弦(李群玉)
坐来虽近远于天(吴融)
共 3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