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逢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9 首
念昔与君游,相过江水傍。
翩翩俱少年(三句原作昔游俱少年,据诸本改补),满镜青丝长。
别来二十载,四海一战场。
物色到朋旧,十客八九亡。
今年好时节,匹马不犯疆。
将军锁金甲,万玉朝明堂。
长安人海中,衮衮逢此郎。
惊视久乃识,两帽俱垂霜。
抚事念晼晚,含凄各酸伤。
便当呼醽醁,暖热浇中肠。
我笑谓君言,语离且勿忙。
人生如水凫,相值不可常。
况此秋物佳,草木交青黄。
与君着只屐,尚可相扶将。
愿言迟明发,历井升南冈。
⑴ 原作谷,据徐本改
⑵ 原作生,据徐本改
如来自灭度之后。以心印相付嘱。凡二十八祖至菩提达摩。绍兴大教。指授后学。后之学者。始以南北为二宗。又自达摩三世传法于信禅师。信传牛头融禅师。融传鹤林马素禅师。素传于径山。山传国一禅师。二宗之外。又别门也。于戏。法不外来。本同一性。惟佛与佛。转相證知。其传也。无文字语言以为说。其入也。无门阶经术以为渐。语如梦觉。得本自心。谁其语之。国一大师其人矣。大师讳法钦。俗姓朱氏。吴都昆山人也。身长六尺。色像第一。修眸莲敷。方口如丹。嶷焉若峻山清孤。泊焉若大风海上。故揖道德之器者。识天人之师焉。春秋二十有八。将就宾贡。途经丹阳。雅闻鹤林马素之名。往申款谒。还得超然自诣。如来密印。一念尽传。王子妙力。他人莫识。即日剃落。是真出家。因问以所从。素公曰。逢径则止。随汝心也。他日游方至馀杭西山。问于樵人。曰此天目山之上径。大师感鹤林逢径之言。知雪山成道之所。于是荫松藉草。不立茅茨。无非道场。于是宴坐之久。邦人有搆室者。大师亦因而安处。心不住于三界。名自闻于十方。华阴学徒。来者成韨矣。天宝二祀。受具戒于龙泉法崙和尚。虽不现身意。亦不舍外仪。于我性中。无非自在。大历初。代宗睿武皇帝高其名而徵之。授以肩舆。迎于内殿。既而幡幢设列。龙象围绕。万乘有顺风之请。兆民渴洒露之仁。问我所行。终无少法。寻制于章敬寺安置。自王公逮于士庶。其诣者日有千人。司徒杨公绾。情游道枢。行出人表。大师一见于众。二三目之。过此默然。吾无示说。杨公亦退而叹曰。此方外高士也。固当顺之。不宜羁致。寻求归山。诏允其请。因赐策曰国一大师。仍以所居为径山寺焉。初大师宴居山林。人罕接礼。及召赴京邑。途经郡国。譬若优昙一现。师子声闻。晞光赴响者毂击肩摩。投衣布金者邱累陵聚。大师随而檀施皆散之。建中初。自径山徙居于龙兴寺。馀杭者。为吴东藩。滨越西境。驰轺轩者数道。通滨驿者万里。故中朝衔命之士。于是往覆。外国占风之侣。尽此奔走。不践门阈。耻如瘖聋。而大师意绝将迎。礼无差别。我心既等。法亦同如。贞元八年岁在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无疾顺化。报龄七十九。僧腊五十。先是一日。诫门人令设六斋。其徒有未悟者。以日暮恐不克集事。大师曰。若过明日。则无所及。既而善缘普会。珍供丰盈。大师意若辞诀。体无患苦。逮中宵。跏趺示灭。本郡太守王公颜即时表闻。上为歔欷。以大师元慈默照。负荷众生。赐谥曰大觉禅师。海内服膺于道者。靡不承问叩心。怅惘号慕。明年二月八日。奉全身于院庭之内。遵遗命也。建塔安神。申门人之意也。呜呼。为人尊师。凡将五纪。居惟一床。衣止一衲。冬无纩氎。夏不絺绤。远近檀施。或一日累千金。悉命归于常住。为十方之奉。未尝受施。亦不施人。虽物外去来。而我心常寂。自象教之兴。数百年矣。人之信道者。方悕畏于罪垢。爱见于庄严。其馀小慧。则以生灭为心。垢净为别。舍道由径。伤肌自疮。至人应化。医其病故。大师贞立迷妄。除其憃冥。破一切相。归无馀道。乳毒既去。正味常存。众生妄除。法亦如故。尝有设问于大师曰。今传舍有二使。邮吏为刲一羊。二使既闻。一人救。一人不救。罪福异之乎。大师曰。救者慈悲。不救者解脱。惟大师性和言。罕所论说。问者百千。对无一二。时證了义。心依善根。未度者道岂远人。应度者吾无杂味。日行空界。尽欲昏痴。珠现镜中。自然明了。或居多灵异。或事符先觉。至若饮毒不害。遇疾不医。元鹤代闇。植柳为盖。此昭昭于视听者。不可备纪。于我法门。皆为妄见。今不书。尊上乘也。弟子实相。门人上首。传受秘藏。导扬真宗。甚乎有若似夫子之言。庚桑得老聃之道。以吉甫连蹇当代。归依释流。俾筌难名。强著无迹。其词曰。
水无动性,风止动灭。
镜非尘体,尘去镜澈。
众生自性,本同诸佛。
求法妄缠,坐禅心没。
如来灭后,谁證无生。
大士密授,真源湛明。
道离言说,法润根茎。
师心是法,无法修行。
我体本空,空非实性。
既除我相,亦遣空病。
誓如乳毒,毒去味正。
大师得之,斯为究竟。
何有涅槃,适去他方。
教无生灭,道有行藏。
不见舟筏,空流大江。
苍苍遥山,成道之所。
至人应化,万物皆睹。
报尽形灭,人亡地古。
刻颂丰碑,永存涧户。
林逢叶登封慕庐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七言律诗
古洞看碑倚杖身,精庐驻马忽相亲。
只知倦客投禅老,何意名山得主人。
细雨阳城回驾远,清宵诗卷送杯频。
从来二室多遗迹,载笔烦君次第陈(时方搜集嵩志。)
书楼逸气排秋空,今年秋乃豁昔蒙。
兹楼名以范氏石,廿年前记支吟筇。
范楼之石去千载,而我待帖心忡忡。
自疑残本欿未足,因读郁记藏于胸。
郁记之后复安记,墨林鉴又蕉林逢
元十三家盛题跋,赵松雪并卢嵩翁。
妙墨遐思不可见,一朝苏帖兼鱼熊
独其前帖渺何处,琼珶丏想良媒通。
聚沙盦主零丁帖,焚香为我缄邮筒。
燕南走讯冯与宋,筳篿渎屡姚秋农。
昔雨梦如今雨夕,故人远笈开尘封。
浆滑莹然宋贉纸,牙签缥带重锦幪。
细看装式量寸尺,赵卢跋宛符节同。
秋阴拭几净捲幔,一声邻寺忽午钟。
郁记所称唐代拓,如何唐拓歧铦锋。
最奇铭文旧泐处,泐势一入于石砻(铭末半字并泐痕亦镌入。)
昔记虚舟王氏印,时当元末题匆匆。
不解伯乐真相马,何至叶公误豢龙
徐于向背伸缩势,研寻波策淡与浓。
同日云麾拓李秀,石经蔡隶扁二邕。
桢伯之诗仲蔚品,启法上叩山阴踪。
一语證此邕塔法,元精万古阿堵中。
测景衡悬䤨摫在,残本顿极梯阶崇。
岂有前人擅精鉴,反以鼠璞欺盲聋。
瑕瑜䃉玉自不掩,萟林彰瘅有至公。
况假弇州旧本二,元音爨尾真焦桐。
空复完然字九百,借图全石究始终。
因之绘成三段样,书楼翠倚洛与嵩。
图则是矣拓则赝,添我诗话一笑供。
待帖不来来又伪,始信敝笥轩晴虹。
三邕敢将蔡李合,二迹转愧钩摹重。
搜遍全唐宝刻录,或与古墨斋同功(《化度》《云麾》,世皆无全文。)
书楼之扁今始称,歌示赵姚宋与冯。
壁间竟有范家石,秋窗青峭支西峰。
⑴ 甲寅冬,闻邱东河太守得元人题《化度碑》诸跋墨迹,欲托宋芝山购坡书《偃松屏赞》卷以易之。既而芝山以坡卷归予,东河亦以此诸跋见赠。
⑵ 赵、卢诸跋之旧本即予所曾见元末王虚舟所藏宋翻本。
⑶ 于吴门借得王元美所藏二本,与予本正同,适形此为旧翻本也。
林逢郑高州(梁)(丁亥) 清 · 朱彝尊
七言律诗
高凉太守鬓成丝,青眼看人似旧时。
桐树半生无改色,蟹螯一手尚坚持。
后来领袖归才子,老去云烟胜画师。
别久重逢转倾倒,七言三复晓行诗
⑴ 太守右体不仁左手犹能作画其晓行诗云野水无桥牵马渡晓星如月照人行赋景最工公子性有才名
未论薄俗贱为儒,自顾无如返旧庐。
瓜美宁思故侯禄,身闲遍读外家书。
林逢秋日收香草,门傍寒江市白鱼。
岁晚谁同濠上想,惟余惠子共踌躇。
林逢鸣大 清 · 彭孙遹
五言律诗
不见真成别,相逢转自亲。
回思分手处,犹是异乡人。
松磬空堂暝,霜梅古墅新。
凭君娱岁暮,天地总风尘。
延缘聊作苇间行,密友初闻喜更惊。
乱后重逢疑隔世,愁中过慰胜同生。
风尘面目恒饥色,患难文章变徵声。
执手欷歔仍自笑,胸中五岳几时平。
剩水残山孰主持,吞声踯躅泪如丝。
真成杜老无家别,聊和陶公《乞食》诗。
万户虫沙悲故国,三年薪胆在今时。
欃枪痛扫非无日,投笔功名与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