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甘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弘震(?
—17世纪),字澹公,号雪柯,湖广武昌府嘉鱼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任弘震年幼就已经很聪明,四岁擅长对联,八岁写下「残雪休矜艳,看君和鼎时。
」的咏梅诗;县令庞某出题考他,说:「这孩子进步神速。
」于是他专心应付科举,涉猎诗歌辞赋。
十六岁时补为廪生,和金声、熊开元同属葛寅亮门生。
崇祯三年(1630年)任弘震中举人,到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户部浙江司主事,任内政绩超卓,后继者跟随他的学行做事;弘光年间他和葛遇朝、张弘弼、吴国斗、雍鸣鸾、赵明远、许承钦、区志远、秦堈、夏时泰、曹玑、陆禹思、张大章、何应璜、方岳朝、周宪申、蔡元宸、陈宗大、赵翼心、盛黄、周伯瑞、张永禧、刘世斗、侯鼎铉、傅如汤、张鼎隅、赵悦心、章甫、徐懋贤、倪元善共事,升为山东司郎中,很快和儿子任乔年辞官隐居。
他的文章切中时事,能表达古人意思,不易理解,地方依赖他士振兴文风。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素养,字存儒,号侗如,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福建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行人,泰昌元年八月考选,授云南道御史,天启元年八月巡按浙江,三年四月弹劾浙江总镇坐营孙锡爵及升任浙江都司李甘来其贪纵不职,俱革职永不叙用。
以推举姚宗文、邵辅忠、刘廷元三人为左副都御史赵南星疏议巡方滥举,被夺俸五月,又免职归。
五年,由科臣李鲁生荐举,三月起补云南道御史,九月巡按宣大,疏请免山西灵丘县本年应徵钱粮,以恤灾民。
以左都御史刘廷元荐荐其不附时焰,宜亟超擢,以京堂未有实缺,仍照旧管事,候应升之日加职示优。
七年请建魏忠贤生祠,八月以殿工加升太仆寺少卿。
崇祯元年以阉党被削籍,列名逆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1 【介绍】: 唐河南人,字士蕤。宪宗元和六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后官监察御史,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幕僚。穆宗长庆元年,成德兵变,茂卿被乱兵所杀。工诗文,诗人杨巨源曾以王维、杜甫相期许,刘禹锡尤称赏其《过华山》诗。有集,已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1 字士蕤,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宪宗元和六年(811)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后官监察御史,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幕僚。
穆宗长庆元年(821)死于成德军兵变。
事迹散见《新唐书·李甘》、《杨少尹诗集》及《千唐志斋藏志》收《杨牢墓志》、《杨宇墓志》。
工诗文,杨巨源曾以王维、杜甫相期,刘禹锡亦称其《过华山》诗为佳作。
有文集30卷,已佚。
云溪友议》卷中存其诗2句,《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字松年。父杨茂卿,从事魏博田氏府,死于兵变。牢自洛阳走常山,号伏叛垒,有可怜状,军士仇意感解,以尸还之。单缞冬月,往来太行间,冻肤皲瘃,衔哀雨血,路人为之泣下。宣宗大中二年擢进士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2—858 字松年,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童时,父茂卿从田弘正幕,死于叛军中。
牢自洛阳走2000里赴常山,号伏乞尸,叛军感而还其父尸。
时人称为“孝童”。
牢通《左传》,博及史书、百家诸子。
登进士第,解褐授崇文馆校书郎,历广文馆助教。
武宗会昌元年(841),在兖海观察使推官任。
后转监察御史里行,任职平卢节度使幕。
再转殿中侍御史,充岭南节度使掌书记。
后入朝为著作郎、国子博士,擢河南县令。
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卒。
生平散见李辀《杨公墓志铭》(见《千唐志斋藏志》)、《新唐书·李甘》、《唐语林》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三。
牢有诗名。
大中中,于兴宗任绵州刺史,赋诗寄朝中知友,一时文士属和者甚多,牢亦有和诗。
有诗集30卷(一作60卷),今已佚。
全唐诗》存诗2首及断句若干。
其中《赠舍弟》一首应为其弟杨宇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7—851 【介绍】: 唐河南人,字子庥。
杨茂卿子。
善属文,下笔皆有新意,为当时文士李甘、来择、李汉所称赏。
文宗大和八年登进士第,官至国子助教。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7—851 字子庥,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监察御史杨茂卿第三子。
善属文,下笔辄有新意,为当时文士李甘、来择、李汉所称赏。
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
官至国子助教。
《千唐志斋藏志》收其墓志。
才调集》卷九存诗1首,《全唐诗》误归于其兄杨牢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