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思托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三世共作一刹那。
影见世间出三界。
若人达此理真如,行住坐卧皆三昧。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一九)
一更静坐观刹那。
生灭妄想遍娑婆。
客尘烦恼积成劫,成劫除劫转更多。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一○)
二更静坐息心神。
喻若日月去浮云。
未识心时除妄想,只此妄想本来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一一)
真妄原来同一体。
一物两名难合会。
合会不二大丈夫,历劫相随今始解。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五(一○一二)
树阴深,蝉噪急,晴了又无味。
湿在苔痕,花影正铺地。
还是一袭单衣,一重清簟,要仿佛、熟梅天气。

昨宵意。
准取十日阑风,不怕雨声碎。
目断长空,思托水云里。
偏看修竹倚青,遥峰洗碧,总隔却、横波眉翠。
烛龙衔奔景,倏忽归崦嵫。
思托浮丘子,高举乘云螭。
飘飖弭绛节,旖旎骖芝旗。
朝游昆崙丘,夕泳弱水湄。
奇龄等金石,桑榆安足悲。
夸父为邓林,但为俗所嗤。
后晋二主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石敬瑭以丙申引契丹兵灭后唐,契丹立之,称晋高祖,在位七年。兄子齐王重贵嗣位,四年,契丹入大梁执之,封为负义侯。共十一年
敬瑭与从珂,皆以勇力事明宗。瑭其爱婿,珂其养子也,然心竞有日。珂即位,而瑭入朝,复以河东节度授之,自是利器在握。据形胜之地,收士卒之心。千春漏言,太平除代。从押衙知远之言,而称兵传檄帝业可成;惑书记维翰之说,而臣事契丹倾国赴援。唐主之心胆,坠于玄武楼;石郎之器貌,遂为中原主矣。南面居朝廷,北面拜夷狄,岂惟首足之倒悬?岁帛三十万,幽蓟十六州,自失中边之藩蔽。契丹之德,不敢忘也;诸夏之亡,谁作俑乎?遣使称谢,而尚书王权乃能耻屈穹庐,辞以老疾。晋朝独有此人耳。七年在位,善政无闻;一旦有疾,思托幼子。而不知冯道景延广之方,以立长君为已功也。兄子为嗣,致书契丹,称孙不称臣,两主欢失。虽皆延广,所为十万横磨,尚有阳城一捷。然而横挑强胡,罔思内备,国家危在旦夕。方调鹰苑中,而狃蛇豕之荐食。翁怒而来,孙剑安在?祸至神惑,运尽天亡。成之繇彼,败之繇彼,尚何言哉?天网恢恢,自作不活,此之谓矣!负义之侯,戢饭所惟黄龙府;分番之剽,打草谷及东西畿。石氏之亡不足恤也,而中原数百里之财蓄俱尽,山前山后之不见天日者四百三十二年。谁生厉阶,至今为梗?《白华之什》曰:“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吁嗟!石氏可谓卑千古而疧百王矣。
明宗爱婿反河东,契丹臣子成帝业。
虎口难投一纸书,雁门已送诸州牒。
北面穹庐南面华,中原无主任胡愶。
胡册初颁作晋皇,身愿为臣妻为妾。
尔不兴乱乱者谁,日来烦懑空嚅嗫。
一朝社稷归兄子,十万横磨向翁詟。
关南塞北几时收,翁怒而来孙已怯。
生为负义死羁魂,运尽天亡嗟二叶。
我思厉阶问石郎,卢龙孰使黄龙接。
苟求一日居小朝,谁为千年除垢靥。
许村凡五里,路险客难到。
回厓视昏旦,绝顶突夕照。
高低皆万仞,山石时露窍。
昏鸦无树集,占此社公庙。
原北色已暝,原南赤如烧。
踪疲思托宿,地陷忽如窖。
明晨还屈指,卅里路森峭。
夜半呓语多,担夫时竞道。
南岳诗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客来自衡山,为我绳南岳之美,且曰:「地幽气淑,俗朴物贱,萧然世外,不知兵革理乱焉。」余久卧海南,尘秽厌苦,闻之魂清,思之神往。仇池穴耶?王官谷耶?病差当办飞游,作诗自促。
客从衡山来,为绳南岳尊。
一县半为山,其下多田园。
农夫具肩舆,缘峰相引援。
积雪叠仓廪,炊烟聚云根。
暮雀下田间,寒花间柴门。
吏远绝盗贼,谷贱饶鸡豚。
居人淳朴风,情貌厚且敦。
不信今时世,犹有太古村。
绝顶上封寺,攀跻近黄昏。
犬吠松泉中,山僧候寺门。
肃客入斋房,但闻风泉喧。
烧汤灯烛下,饱饭茵席温。
夜起窥星斗,碧落势可扪。
倏忽滃云海,俯视见朝暾。
悠然无魏晋,闻之蠲忧烦。
六合酣战斗,烝民焉附存。
时危方戒途,是安羁旅魂。
长镵思托命,我亦寻东屯。
空忆仇池穴,安有桃花源。
乍闻人间土,乃知世外言。
愧无草堂赀,结庐虱其裈。
嗟彼新世界,何如旧乾坤。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