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天智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国造分司旧典刊,百僚亦废位阶冠。
紫泥钤印青头押,指令惟恁太政官。
注:上古封建,号为国造。奉方职者,一百四十有四。后废国造,置国司,犹变封建为郡县也。天智十年,始置太政大臣(三公首职,犹汉相国)、左大臣、右大 臣,相沿至今。然自武门柄政,复为封建,太政官势同虚设。明治维新后,乃一一复古,斟酌损益于汉制、欧罗巴制,彬彬备矣。曰太政官,有大臣参议,佐王出 治,以达其政于诸省。凡九省:曰外务、曰内务、曰大藏、曰陆军、曰海军、曰文部、曰工部、曰司法、曰宫内。而外设三府三十五县,于北海道别设开拓使。省有 卿,有大辅、少辅,有大少书记。官有几等,属官若吏胥。府有知事,县有令,有书记官、属官。府县之事,上于诸省;诸省受成于太政官。各卿皆参知政事。太政 官中,复有调查、赏勋、法制三局,有总裁,即以参议分任之。亦设书记官,以隶各省所上之事(诸省事有疑难者,上太政官。太政官示之,日指令)。每省所辖 事,又随事分局。官凡十七等,而统以八位,位有从、正。自十等官而下,无位焉。皆别详《职官志》中。
进贤冠顶玉交枝,高髻峨峨花四披。
廿六阶分《舆服志》,礼容如见汉官仪。
注:推古十一年,始定冠位,凡十二阶,如日大礼、小礼、大义、小义,以名为别。天智三年,改二十六阶,如日大紫、小紫、大锦、小锦,以制为别。(《唐书》称粟田真人来聘,“冠进德冠,项有华蕊四披”云。)至天武十四年,又更爵位号。凡四十八阶。详《礼俗志》中。
《旧唐》列传夸先郡,东晋高流喜小名。
欲考通称寻氏上,何人谱学比蒲生?
注:有名,有字,有通称,有别号,多者或至十数名,莫能记识。命名多父子相袭,如父曰羲之,子曰献之,比比而然。古者世官,以官为姓。当允恭时,既极纷 淆,乃正氏族,令冒乱者探汤以分曲直。至于天智,制定氏上(氏上,犹宗子也)。天武因之,分姓为八品,使有升降。自藤、橘、源、平兴而一姓专政,古氏上遂 亡。自足利兴而赘婿冒姓,即欲讨其宗派亦不可。薄生君平精于谱学,亟欲厘正,草《氏族志》而不能成稿。惜夫!今之著姓,多学唐人称郡望,因地为氏,若参议 大隈、寺岛、黑田、西乡、川村皆是也。此外新僻之姓,略录如左:曰北胁,曰手冢,曰股野,曰目黑,曰手洗,曰田麦股,曰夏目,曰肝付,曰班目,曰野间口, 曰桥爪,曰池尻,曰腹卷,曰有动,曰一色,曰是枝,曰猪野,曰鸟尾,曰生驹,曰老马,曰犬饲,曰猪子,曰鹿伏兔,曰小鸟游,曰牛洼,曰狗,曰鱼角,曰鹈 饲,曰玉虫,曰草剃,曰矢土,曰纐缬,曰孕石,曰印具,曰二瓶,曰酒丐,曰玉乃,曰儿玉,曰妻木,曰哥枕,曰夫妇木,曰可儿,曰妹尾,曰神鞭,曰九鬼,曰 鬼越,曰甲乙女,曰左乙女,曰稻叶,曰望月,曰小花,曰四十住,曰五十岚,曰十八女,曰四月朔日,曰七寸五分,曰万里姊小路。
于穆圣子,仁天智神。
体刚立极,宝俭化民。
美政毕举,旧章聿遵。
舞以象德,拟韶实伦。
龙楼问寝,前殿奉卮。
密承慈训,不怠其祗。
海宇丰阜,边陲晏夷。
于以养志,福禄来宜(以上《崔舍人玉堂类藁》卷一八)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七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律诗
嫫母妒情因妒色,青蝇嗛死讵嗛生。
青天遣尔公无罪,白地描他酷不成。
纣灭且烧天智玉,卫存何有木桃琼。
火攻自笑阿奴拙,命在王敦那在卿。
智囊赋(835年) 唐 · 李德裕
余尝感汉晁错魏桓范。皆号为智囊。不能全身。竟罹大患。扬子称或问多以智杀身。雄对曰。皋陶以其智为帝谟。箕子以其智为武王陈洪范。杀身者远矣。余久欲赋之。比属逾纪总戎。愿言不暇。今俟罪江徼。徬徨岁深。筐箧之中。典籍皆阙。聊以所记古今兴败。粗成此赋。
夫天之清气为人。
而人之清气为智。
苟虚心而冲用。
必穷神而索至。
况恬养以保身。
岂忧患之能累。
何与败之相诡。
乃躁静而殊致。
或明远而无疵。
或驰骛而役思。
故由于彼而入圣门。
出于此而争利器。
若乃淡然元默
应变无方。
韬随和而不耀。
匣干越而宝藏。
虽不止如炙輠。
犹渊然如括囊。
君子所以有斯号者。
盖欲保无咎于末光。
夫智可以养生。
乃能周物。
道无夷险。
用有工拙。
得于身也。
祭以免而荀以全。
失于邦也。
臧不容而汤不没。
彼前轨之昭然。
曾未戒于危辙。
嗟乎。
水济舟以致远。
亦覆舟于畏途。
智排患以解纷。
亦有患于不虞。
将不殆于无涯。
信莫尚于冥枢。
或有好学务敏。
择仁乃庐。
斯先哲之所履。
亦庶几于不渝。
然则天智闲闲。
不婴世故。
举始终而后入。
先奔沉而预虑。
或卫足之无术。
故离形而尽去。
吕易宗于奇货。
疾知来于武库。
虽乘势与亿中。
非淑人之所务。
鸱夷子喟然叹曰。
昔我经世。
徒闻智忧。
索遗珠而不得。
复明烛其焉求。
与万物而道夭。
又何谟于大猷。
今我所谓智者。
乘五湖之浩荡。
永终老于扁舟。
莞邑频开玳瑁筵,啼惊四座惹恩怜。
怀中聪耳缘天智,掌上明珠得玉颜。
岂是仙醪添作醉,非干诗赋不成眠。
宝窗欣待乘龙日,魁选关关第一篇。
卜居远喧阗,山中有清意。
中为风月轩,周诗得标置。
琴书道自乐,花柳春争媚。
纷华非所事,安恬养天智
君家逸少后,芬芬今不坠。
文章擅场屋,孝弟先闾比。
小淹何足嗟,懿德天所秘。
酝藉勿感慨,云雷起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