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厉玄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长安人,一作范阳人。
贾岛从弟。
居青龙寺,一说居天仙寺。
工诗,多五言,律调谨严,意在言外,诗名与岛齐。
与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俗姓贾,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贾岛从弟。
少年时出家,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
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
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金石萃编》卷六六《僧无可书幢》)。
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合刺金州,无可往访之。
又与张籍、马戴、厉玄、喻凫等人友善。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六。
无可工诗,多五言,与贾岛、周驾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入室。
无可善为象外句,“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冷斋夜话》),如“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微阳下乔木,远烧人秋山”。
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关中金石记》)《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又2句。
唐诗汇评
无可,生卒年不详,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或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贾岛从弟。
元和中,居长安青龙寺,后又居长安先天寺及终南白阁寺。
又曾游吴越、岭南、江西等地。
会昌中,居华山树谷,自称树谷僧。
约会昌末、大中初卒。
可善书,工五言诗,与姚合、朱庆馀、贾岛、殷免藩、章孝标、顿非熊、马戴、段成式、雍陶、厉玄等为诗友,唱和甚多。
有《无可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二卷。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无可)工诗,多为五言。
初,贾岛弃俗,时同居青龙寺,呼岛为从兄。
与马戴、姚合、厉玄多有酬唱,律调谨严,属兴清越,比物以意,谓之象外句。
如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凡此等新奇,当时翕然称尚,妙在言用而不失其名耳。
唐音癸签
无可诗与兄岛同调,亦时出雄句,咄咄火攻。
诗筏
唐释子以诗传者数十家,然自皎然外,应推无可、清塞(按即周贺)、齐己、贯休数人为最,以此数人诗无钵盂气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无可诗如秋涧流泉,虽波涛不兴,亦自清冷可悦……但多与郎士元相杂,殊不能辨。

人物简介

元诗选
英字实存,钱塘人。
唐诗人厉玄之后也,素有能诗名。
历走闽、海、江、淮、燕、汴。
一日登径山,闻钟声,有省,遂弃官为浮屠,结茅天目山中。
数年,遍参诸方,有道尊宿,皆印可之,故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
别号「白云」,即以名其诗集。
牟巘翁、赵松雪、胡长孺、林石田、赵春洲辈皆为之序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杭州钱塘人,俗姓厉。字存实,号白云。早喜为诗,历游闽海江淮燕汴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忽有所悟,遂出家为僧,结茅天目山中。为诗超然出世。有《白云集》。
皇明名僧辑略
送黄龙明知客 拈起玻璃。一轮明月。扑碎玻璃。红炉片雪。因思吕洞宾。黄龙纳败阙。半升铛里煮山川。不识斧头元是铁。莫若庞公见马师。心空及第真英杰。一口西江吸尽时。化现三千广长舌。 送归德演禅师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青州布衫。当阳显露。因甚持往南方。觅取长篇偈句。山僧无法可传。毕竟有何分付。一碗淡醋斋汤。一钵香油豆腐。吃得一饱齁齁。世事总皆不顾。演禅人。悟不悟。于斯直下便承当。何待更回归德府。 送天台洪禅人 天台石桥五百牛。赵州石桥度驴马。越圣超凡古至今。赫赫声名洞天下。一脚当头踏断来。宽洪志气真潇洒。勘破诸方老古锥。澜翻辩舌如泉泻。切莫骑牛更觅牛。笑杀宾头卢尊者。 送伏龙溢南海维那 九月秋高暮山紫。道人何事来于此。黄花白露染单衣。择友寻师问生死。生死由来即自心。一心起灭任漂沈。尘劳衮衮如山积。业识茫茫似海深。拈起金锤俱击碎。双溪落落无人会。惊动千年老古锥。三十乌藤雨霶霈。 示道信侍者 大信大疑。大疑大悟。提起话头。一切不顾。行参坐究。口念心思。密密推穷。时时觑捕。忽然拶破疑团。觌面更无回互。布毛吹起塞虚空。刹刹尘尘皆显露。果能直下便承当。何异灵山亲嘱付。 颂古 世尊初降王宫 瞿昙生下便惊群。争似云门一棒亲。尽道五更侵早起。谁知更有夜行人。 勘辩 大都安讲主来参。师问讲主讲甚么经。答云。金刚经。曾于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处得个省处。师曰。既是无来无去。因甚得到这里。答云。便是无来无去底。师云。即今在甚么处。答一喝。师云。下喝行拳都且止。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答云。尽大地那里不是自己。师云。忽遇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时如何。答云。我到这里却不会。师云。六祖不会破柴踏碓。达摩不识九年面壁。你不会。见个甚么。答云。我只是不会。师云。瞎汉。请坐吃茶。 跋虚谷和尚法语 径山虚谷和尚示庆禅人法语。举赵州访一庵主。入门便问有么有么。庵主竖起拳。州云。水浅。不是泊船处。又访一庵主。问有么有么。庵主亦竖起拳。州云。能纵能夺。能杀能活。便礼拜。庵主既然一般竖拳。因甚么肯一不肯一。若从这里分辩得出。许你具衲僧正眼。师云。山僧有六十棒。前庵主竖起拳。有杀人刀。无活人剑。好与二十棒。后庵主竖起拳。有活人剑。无杀人刀。也好与二十棒。赵州因甚不肯前庵主肯后庵主。也好与二十棒。虚谷和尚教他自领出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9—843 【介绍】: 唐范阳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自称碣石山人。初为僧,名无本。工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郊岛”。尝于京师骑驴苦吟,炼“推”“敲”二字未定,引手作势,不觉冲京兆尹韩愈舆。愈诘之,岛以实对。愈驻久之,言“敲”字佳,遂并辔论诗,因教以为文。后岛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为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武宗会昌中,以普州司仓参军迁司户,未受命卒。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9—843 字浪仙,一作阆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先世名爵不详。早年曾为僧,法名无本。宪宗元和年间在洛阳以诗文投谒韩愈,后随愈入长安,返俗应举,然终生未第(按后蜀何光远《鉴戒录》谓其先应举后为僧,或误)。文宗开成二年(837),坐飞谤责授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西)主簿,世称贾长江。3年秩满,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卒于任所。生平概见苏绛《贾司仓墓志铭》、何光远《鉴戒录》卷八及《新唐书》本传。今人李嘉言有《贾岛年谱》。贾岛诗以苦吟著名,曾有吟诗冲犯韩愈之“推敲”故事流传。其五古宗法韩、孟,喜为咏怀述志,刻琢穷苦之言(如《古意》、《剑客》、《朝饥》、《客喜》)。生新瘦硬,后人有“郊塞岛瘦”之称(苏轼《祭柳子玉文》)。元和后则专攻五律,独树一帜,上承大历诸子而变格入僻,多吟咏情性,刻画景物之作,尤喜写“萤火”、“蚁穴”、“行蛇”、“怪禽”等狭小暗僻之事物,诗风清奇僻苦,峭直刻深,如《送无可上人》、《暮过山村》、《题李凝幽居》等篇,尤见其格。苏绛称其“孤绝之句,记在人口”。贾岛诗杰出于贞元、元和诗歌极盛之后,且开晚唐尖新狭僻一派之诗风,然贾诗以寄情偏僻,铸字炼句取胜,故往往缺乏情思,有句无篇,后人之褒贬亦大多著眼于此,如唐司空图称其“时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与李生论诗书》)。晚唐诗人则多有效其体者,南宋四灵等更奉之为“唐宗”(见严羽《沧浪诗话》)。清许印芳论贾岛之诗歌创作曰:“生李杜之后,避千门万户之广衢,走羊肠鸟道之仄径,志在独开生面,遂成僻涩一体。”(《诗法萃编》卷六)贾诗通行者,有四部丛刊本《长江集》,今人李嘉言《长江集新校》。注本有今人陈延杰《贾岛诗注》,齐文榜《贾岛集校注》。《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14。
唐诗汇评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初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元和中,南游京洛,投谒名公,累举进士不第。长庆中,因以《病蝉》诗讥刺公卿,与平曾等被并称“举场十恶”。开成初,坐飞谤贬授遂州长江主簿。秩满,迁普州司仓参军。会昌三年,改司户参军,未受命而卒。人称贾长江。岛工诗,长于五律,与韩愈、孟郊、张籍、王建、姚合、无可等交游酬唱,为著名苦吟诗人。有《长江集》十卷、《小集》三卷。今有《贾长江集》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黄鹤楼志·人物篇
贾岛(779—843) 唐代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初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屡应进士试不中,做过遂州长江县主簿等小官,世称“贾长江”。为唐代著名苦吟诗人,与孟郊并称“郊岛”。曾写七律《黄鹤楼》诗一首,诗中无一个“愁”字,而字字见愁。
全唐诗补逸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法名无本。韩愈重其才,劝之还俗。文宗时为长江(属剑南道遂州)主簿,后改普州(亦属剑南道)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补诗一首。

作品评论

苏绛《贾司仓墓志铭》
妙之尤者,属思五言,孤绝之句,泛在人口……所著之篇,不以新句倚靡为意,淡然蹑陶、谢之踪。片云独鹤,高步尘表。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马戴、任蕃、贾岛、厉玄、项斯。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
唐摭言
元和中,元、白尚轻浅,岛独变格入僻,以矫浮艳,虽行坐寝食,吟味不辍。
吕居仁《书长江集后》
岛之诗,约而覃,明而深,杰健而闲易,故为不可多得。韩退之称岛为文“身大不及胆”,又云“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者,予考于集,信然。
诗林广记
欧阳公云:岛尝为衲子,故枯寂气味,形之于诗句中。
方岳《深雪偶谈》
贾阆仙,燕人,生寒苦地,故立心亦然。诚不欲以才力气势,掩夺情性,特于事物理态,毫忽体认。深者寂入仙源,峻者迥出灵岳。古今人口数联,固于劫灰之上泠然独存矣。至以其全集,经岁逾纪咀绎,如芊葱佳气,瘦隐啸吟,徐露其妙,令人首肯,无一可以厌致。
瀛奎律髓
贾浪仙五言诗律高古,平生用力之至者;七言律诗不逮也。
诗镜总论
贾岛衲气终身不除,语虽佳,其气韵自枯寂耳。
《骚坛秘语》
炼景情真,太拘声病。
《批点唐音》
浪仙诗清新沉实,自足为一家,但少从容敦厚耳。温飞卿辈同伦,当侪之长吉、元、白间可也。
《诗源辨体》
贾岛与孟郊齐名,故称“郊岛”,郊称五言古,岛称五言律……岛五言律气味清苦,声韵峭急,在唐体尚为小偏,而句多奇僻,在元和则为大变。东坡云“郊寒岛瘦”,唐人诗论气象,此正言气象耳。
《唐诗归折衷》
自有诗以来,无如浪仙之刻削者,宜其自苦吟得之也……特其守气过矜,取途太逼,故止长于五律,而长篇散体病未遑焉。
《唐诗鼓吹笺注》
先生诗亦只是寻常律格,只为揣摩心苦,不肯轻易下笔,读去自觉别出尖新。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浪仙诗无七古,其五古、五七言律以及绝句,皆生峭险僻,锤炼之功不遗馀力。……尤好为五言律,存遗二百涂篇,较别体为多,东野所谓燕本越淡,五言宝刀也。沿流而下,李洞之外,又有周贺、曹松、喻凫,皆宗派之可考者。其他诸贤,虽古无闻,体格不殊,可推而得之。……尊为“清奇僻苦主”,与张水部分坛领袖。
《东目馆诗见》
贾长江刻意无凡语,五律尤妙。
三唐诗品
不知其源所出,却是后来黄山谷、陈无己诸家所祖。精于用意,拙在修词,佳处能戛然独造,一空浮响。浮筋害体,无蕴藉之容,虽与东野齐名,然固不逮也。
许印芳《诗法萃编》
浪仙在元和中,元、白诗体尚轻浅,乃独变格入僻,以矫艳俗,较诸颓靡波流者相去远矣……孙仅叙少陵诗云:“郊得其气焰,岛得其奇僻。”可谓知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名或作德仁。穆宗长庆间以诗名。自文宗开成至宣宗大中三朝,昆弟皆擢显仕,而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卒无成。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公主子。穆宗长庆时以诗名。其兄弟以贵戚故皆为显贵,而得仁独苦为文,文宗开成后,出入举场20年,无所成。曾赋诗自伤云:“外族帝王是,中朝亲故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飞”。卒后,韦庄、僧栖白等竞相赋诗哀吊。生平散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五三、《唐才子传》卷六。得仁苦心为诗,曾自言“刻骨搜新句,无人怜白衣”、“永夜无他虑,长吟毕二更”。尤擅五律,晁公武称其“五言清莹,独步文场”(《郡斋读书志》卷四中)。《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刘得仁诗》1卷。《全唐诗》存诗2卷,又5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
唐诗汇评
刘得仁,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公主之子。
自文、武、宣三朝,弟尚公主,兄弟皆居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二十馀年,屡试屡黜,竞不得一第。
约大中末年,时人哀之。
得仁能诗,于五律尤工,与姚合、无可、段成式、厉玄、雍陶、顾非熊等交往酬和。
有《刘得仁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二卷。
全唐诗补逸
刘得仁,贵主之子。补诗一首。

作品评论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
浪仙、无可、刘得仁辈,时得佳致,亦足涤烦。
诗人主客图
清奇僻苦主:孟郊……及门二人:刘得仁、李溟。
郡斋读书志
刘得仁,公主之子。长庆中以诗名,五言清莹,独步文场。
唐才子传
(得仁)有寄所知诗云:“外族帝王是,中朝亲故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飞。”忧而不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铿锵金玉,难合同流,而不厌于磨淬。端能确守格律,揣治声病,甘心穷苦,不汲汲于富贵。王孙公子中,千载求一人不可得也。
唐音癸签
刘得仁诗思深,合处尽可味,奈笔笨难掉何?天子甥为一名终日哀吟,何自苦!
《重订中晚唐诗人主客图》
得仁诗,亦水部派也。前辈见其愁苦吟呻,拟之贾氏,其实唐末凄厉之音,大半相似,要自各有宗承,不相混。独惜得仁三十年苦功,赍志以殁,后世并亦无能知者。引为张司业门人,或有传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台州临海人,字子迁。工诗。其诗清妙奇绝,为张籍所知赏。敬宗宝历至文宗开成之际,声价藉甚。斯性疏旷,初筑庐于杭州径山朝阳峰前,交结净者,如此三十余年。武宗会昌三年,以诗卷谒杨敬之,敬之赠诗云:“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诗闻于长安,次年,斯擢进士第,命为润州丹徒县尉,卒于任所。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2?—847? 字子迁,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早年隐居杭州径山朝阳峰,后入幕于州郡。先受知于诗人张籍,又为国子祭酒杨敬之所赏识,杨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武宗会昌四年(844)进士登第,授丹徒县尉,卒于任所。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七。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主”之升堂者。《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项斯,生卒年不详,字子迁,江东人。早岁以诗名,长庆、宝历间,受知于水部员外郎张籍,杨敬之亦赏其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传为美谈。大和中,曾至金州,谒刺史姚合。会昌四年(844),登进士第,授润州丹徒县尉,卒。有《项斯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千、马戴、任蕃、贾岛、厉玄、项斯、薛寿(涛)。
张洎《项斯诗集序》
宝历、开成之际,君(按指项斯)声价籍甚,时特为水部之所知赏,故其诗格颇与水部相类。词清妙而句美丽奇绝,盖得于意表,迨非常情所及。故郑少师薰云:“项斯逢水部,谁道不关情?”
唐诗纪事
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因以卷谒杨敬之,扬苦爱之,赠诗曰:“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
后村诗话
斯诗在方干、秦系之间,少而工。
吴礼部诗话
项斯亦师张水部,自以字清意远,匠物为工,然格律卑近,渐类晚唐矣。
《唐诗品》
子迁锐情格律,颇宗雅迫。宝历、开成之间,声价籍籍,其清利便美,在时调中可谓心流润泽者也。受知水部诸公,亦声实之华不可掩翳者耶!
唐音癸签
项子迁与朱可久并见赏张水部,清调颇同,而朱犹含重,项即驶轻,中、晚分派以此。
《五朝诗善鸣集》
张洎云:项斯为张籍所赏,诗亦与之相类。余谓律则然,七律幽闲深秀,水部不能到也。
《唐律偶评》
子迁诗最清婉。
《载酒园诗话又编》
项子迁俊句亦甚可喜,如“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鹤睡松枝定,萤归葛叶垂”、“霞光侵曙发,岚翠近秋浓”……但读全集,则几如晋元帝之造江东,一脔为美而已。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子迁无古诗,五七律皆学水部,次于朱庆馀,断为升堂第一。
《唐诗笺要》
项君诗宗主文昌,僖、昭之间,雅道凌迟,无知之者。遗稿三十一首,而选家鲜及,然其光终不可没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人。曾寓居台州。有诗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下升堂者。有集一卷,又著《文章玄妙》一卷,论诗歌声病、对偶,今皆不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翻又作“蕃”,唐末诗人,尝寓居台州。有诗名,其《宿巾子山禅寺》诗尤脍炙人口。事迹散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嘉定赤城志》卷三二。刘克庄称其诗多“佳句”,并称赏其“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等句“居然可爱”(《后村诗话》前集卷一)。张为《诗人主客图》称引其“无语与春别,细看枝上红”句,并列任翻为“清奇雅正主”之升堂者。《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诗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尚录有《文章元妙》1卷,乃论作诗声病对偶之类,今均已佚。《全唐诗》存诗18首,《全唐诗外编》补断句1联。《天台集》录存其《赋台州早春》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任翻,生卒年不详,一作任蕃,江东人。会昌时人。家贫,初举进士不第。归,放浪江湖,以弹琴吟诗自娱。有《任翻诗》一卷,又《文章玄妙》一卷,论对偶声律之类,均佚。《全唐诗》存诗十八首。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马戴、任蕃、贾岛、厉玄、项斯、薛寿。
升庵诗话
晚唐之诗分为二派:一派学张籍,则朱庆馀、陈标、任蕃、章孝标、司空图、项斯其人也。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张洎称翻为水部门人……其用笔颇生峭,微近阆仙,然细玩其风韵,自是水部一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新定人,字雄飞。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览卷而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懿宗咸通中,隐会稽之镜湖,太守王龟荐之谏署,不果。卒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赐一官,以慰其魂。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 《唐诗大系》作(809—873?),不确。字雄飞(《唐才子传》卷七作“飞雄”,误),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排行十四,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人。一作桐庐人,不确。屡应举不第,遂隐居鉴湖,终生不仕。曾学诗于徐凝,与喻凫、李频等诗人交厚。“方干诗清润小巧”(《韵语阳秋》卷二),颇为时人所重;或谓方干“广明、中和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孙合《玄英先生传》,《唐诗纪事》卷六三)。生平见《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卷七。其诗集以席启宇《唐诗百名家全集》10卷本《玄英先生诗集》为较通行,《全唐诗》存诗6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
唐诗汇评
方干(?-约888),字雄飞,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师徐凝为诗。大和中,姚合出守金、杭二州,干携卷投谒,合叹赏之。后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会稽镜湖,与郑仁规、李频、陶详为三益友。曾漫游岭南、江西等地。咸通末,浙东观察使王龟欲表荐之,无何,龟卒,事竟无成。与段成式、吕述、于兴宗、李群玉等交游唱和。卒,私谥为“玄英先生”。门人杨弇等编其诗为《玄英先生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玄英集》八卷。《全唐诗》编诗六卷,羼入戴叔伦诗多首。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马戴、任蕃、贾岛、厉玄、项斯、薛寿。
王赞《元英先生诗集序》
吴越故多诗人,未有新定方干,擅名于杭越,流声于京洛。夫干之为诗,锓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不吮馀隽;丽不葩粉,苦不棘癯。当其得志,倏与神会,词若未至,意已独往。……予尝校之:张祜升杜甫之堂,方干入钱起之室矣。
唐摭言
方干、桐庐人,幼有清才,为徐凝所器,诲之格律。干或有句云:“把得新诗草里论。”反语云:“村里老”,谑凝而已。
韵语阳秋
方干诗清润小巧,盖未升曹、刘之堂,或者取之太过,余未晓也。王赞尝称之曰:“锓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不吮馀隽;丽不葩粉,苦不癯棘。当其得志,倏与神会。”孙合尝称之曰:“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𡁥于众响。”观其所作《登灵隐峰》诗云:“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送喻坦之》诗云:“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山林。”此真儿童语也。《寄喻凫》云:“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如《送喻坦之下第》又云:“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沉。”《赠路明府》诗云:“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赠喻凫》又云:“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须。”《称(湖)心寺中岛》云:“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寄越上人》又云:“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于使君诗》云:“月中倚掉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送伍秀才》诗又云:“倚棹寒吟渔浦月,垂鞭醉入风城春。”其语言重登,有以见其窘也。至于“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义行相识处,贫过少年时”等句,诚无愧于孙、王所赏。
唐诗纪事
孙合《玄英先生传》曰:先生新定人,字雄飞。章八元即先生外王父也。广明、中和间,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始谒钱塘守姚公合,公视其貌陋,初甚侮之。坐定览卷,骇目变容而叹之。先生一举不得志,遂遁于会稽,渔于鉴湖,与郑仁规、李频、陶详为三益友。弟子弘农杨弇,释子居远。先生卒,弇编其诗,请舍人王赞为之序。
后村诗话
其诗高处在晚唐诸公之上……罗隐《题方干诗》云:“九霄无鹤板,双鬓老渔舟。”
升庵诗话
晚唐之诗分为二派……一派学贾岛,则李洞、姚合、方干、喻凫、周贺、九僧其人也。
唐音癸签
方干诗练句,字字无失,固应有“高坚峻拔”之目;但嫌其微带经籍气,村貌棱棱尔。
《唐诗归折衷》
敬夫云:同一矫时易俗之志,阆仙以刻削,雄飞以清脱,元、内格调尽变于此矣。而两人皆不得一第而死。胭脂画牡丹,无惑乎逢人者之俗也,然从前人之蹊径而求解脱,即所解脱之中而自成蹊径,是以不获跻位于大家。
《四库全书总目》
何光远《鉴戒录》称干为诗炼句,字字无失,咏系风雅,体绝物理。合传(按指孙合所作小传)亦称其高坚峻拔。盖其气格清迥,意度闲远,于晚唐纤靡俚俗之中,独能自振,故盛为一时所推。然其七言浅弱,较逊五言。《郝氏林亭》而外,佳句无多,则又风会之有以限之也。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雄飞受诗律于徐侍郎(凝),遂举进士,其源盖出徐氏也。今考侍郎集,绝句之外,近体三篇而已,卒难定其何体。但读方诗,生新刻苦,似游泳长江而出者,七言尤逼肖。即安知徐之不为贾氏流耶?今但编雄飞为阆仙及门云尔。
《石园诗话》
方雄飞(干)……见赏于徐凝、姚合,自咸通得名讫文德,江之南未有及者……集中如“野花多异色,幽鸟少凡事”、“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野烟新驿曙,残照古山秋”、“地下无馀恨,人间得盛名”、“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多是自呼名”,足当高坚峻拔之目。
《东目馆诗见》
方干自云苦吟,只五律整紧,七律圆婉,而并乏新异。亦获重名,岂以宰辅张文蔚奏请官而显耶?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孟浩然。古风告寝,犹自神清。五律虽温丽难言,而清真足喜。
《诗学渊源》
其诗大雅不群,有盛唐风骨,五言允佳。……三人(按指赵嘏、方干、姚合)诗皆取实境,造语自然,不着刻露迹象,而方干尤得子美之神,虽元、白未能过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曲阳人,一作华州人,字虞臣。武宗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宣宗大中中为太原幕府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龙阳尉。得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困于场屋垂30年,客游所至,南极潇湘,北抵幽燕,西至汧陇,而以留滞长安及关中一带为久。武宗会昌四年(844)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初,掌书记于太原幕府,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得赦还京。懿宗咸通末,终太学博士。曾与姚合、贾岛、殷尧藩、顾非熊等唱和。所作五律超迈时人。或叹不遇,或写旅愁,或咏风物,“优游不迫,沉著痛快,两不相伤”(《唐才子传》卷七),被称为深得五言律之三昧。《楚江怀古》、《落日怅望》、《灞上秋居》等,历来传诵。乐府诗《征妇叹》哀伤惨恻,最有讽谕。七言绝句亦有佳作。宋严羽《沧浪诗话》、明杨慎《升庵诗话》、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等,咸推马戴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叶矫然至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龙性堂诗话》续集)。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四、《金华子》卷下及补、《唐诗纪事》卷四九、《唐才子传》卷七。《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马戴集》1卷,宋以后以《会昌进士集》之名行于世,有《唐百家诗》、《唐音统签》、《唐诗百名家全集》等本。今人杨军等整理为《马戴诗注》。《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马戴,生卒年不详,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宝历中,入京应进士举,𡲹试不第,与令狐定、姚合、贾岛、无可、李廓、顾非熊等交游唱和。又曾西游,足迹遍汧陇、邠宁、鄜坊、灵夏诸地。开成中,隐居华山,会昌五年(845),登进士第。大中中,佐太原军幕,以正言被斥,贬朗州龙阳尉。后佐大同军幕。入朝,官太学博士,卒。戴工诗,尤长五律。有《马戴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二卷。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马戴、任蕃、贾岛、厉玄、项斯、薛寿(涛)。
沧浪诗话
马戴在晚唐诸人之上。
唐才子传
戴诗壮丽,居晚唐诸公之上,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两不相伤,佳作也。
《唐诗品》
元和以还,格调顿变,而清苦、对切之病,俱乏浑成,然意气格力,尚多可采。会昌作者,虞臣有称,然五言之长,自不可掩,而他皆不称。偏师虽捷,未足长驱,才难之叹,要之信然。
唐诗归
晚唐诗有极妙而与盛唐人远者,有不必妙而气脉神韵与盛唐人近者。“不必妙”三字甚难到,亦难言,妙不足以拟之矣。唯马戴优存此意,然皆近体耳。
唐音癸签
马虞臣“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风致自绝,然未如“空流注大荒”为气象。七言“东谷笑言西谷应,下方云雨上方晴”,虽得法于右丞,各自擅胜,但骨力概孱,不堪通检尔。
《载酒园诗话又编》
晚唐诗,今昔咸推马戴。其诗唯写景为工……大率体涩而思苦,致极清幽,亦近于岛也。
《中晚唐诗叩弹集》
晚唐以五律擅长者,断推马虞臣,其神采声律迥非许用晦、李德新辈所能仿佛也。后来唯张乔、张𧏖一两人差堪步武。
《龙性堂诗话初集》
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逸情促节,似无时代之别。
石洲诗话
马戴五律,又在许丁卯之上,此直可与盛唐诸贤侪伍,不当以晚唐论矣。然终觉樊川、义山之妙不可及。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虞臣诗,今皆咸推为晚唐之最。马与贾、姚同时,其称晚唐,犹钱、刘之称中唐也。诗亦近体多于古体,短律富于长律。笔格视贾氏稍开展,而体涩思苦,致极幽清,诚亦贾门之高弟也。断为升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