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相关人物:共 35 位
共 2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请成相。世之殃。
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
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
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
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
愚而上同国必祸。曷谓罢。
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
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势移。
曷谓贤。明君臣。
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
天下为一四海宾。主之孽。
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蹶。
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
世之灾。妒贤能
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
大其园囿高其台。武王怒。
师牧野。纣卒易乡启乃下。
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世之衰。谗人归。
比干见刳箕子累。武王诛之。
吕尚招麾殷民怀。世之祸。
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
穆公得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世之愚。恶大儒。
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绌。
春申道缀基毕输。请牧基。
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
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基必施。辩贤罢。
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
不由者乱何疑为。凡成相。
法方。至治之极复后王。
慎墨季惠。百家之说诚不祥。
治复一。修之吉。
君子执之心如结。众人贰之。
谗夫弃之形是诘。水至平。
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
□而有势。直而用曳必参天。
世无王。穷贤良。
暴人刍豢仁人糟糠。礼乐灭息
圣人隐伏墨术行。治之经。
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治之志。后势富。
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
有深藏之能远思。思乃精。
志之荣。好而一之神以诚。
精神相反。一而不贰为圣人。
治之道。美不老。
君子由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
上以事祖考。成相竭。
辞不蹶。君子道之顺以达。
宗其贤良辩其殃孽□□□。请成相。
道圣王。尧舜尚贤身辞让。
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尧让贤。以为民。
汜利兼爱德施均。辩治上下。
贵贱有等明君臣。尧授能。
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
虽有贤圣。适不遇世孰知之。
尧不德。舜不辞。
妻以二女任以事。大人哉舜。
南面而立万物备。舜授禹以天下。
尚德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
内不阿亲贤者予。禹劳心力。
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
举舜圳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得后稷。五谷殖。
夔为乐正鸟兽服。契为司徒。
民知孝弟尊有德。禹有功。
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
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
禹傅土。平天下。
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
横革直成为辅。契玄王。
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
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天乙汤
论举当。身让卞随牟光
□□□□道古贤圣基必张。□□□。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
隐讳疾贤。良由奸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
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
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忠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
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
比周期上恶正直。正直恶。
心无度。邪枉辟回道途
已无邮人我独自美岂无故。不知戒。
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反覆言语生诈态。人之态。
不如备。争宠疾贤利恶忌。
妒功毁贤。下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势。
任用谗夫不能制。郭公长父之难。
厉王流于彘。周幽厉。
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
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欲对衷。言不从。
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
刭而独鹿弃之江。观往事
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
□□□□托于成相以喻意。请成相。
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
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
臣下职。莫游食
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
莫得相使一民力。守其职。
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
利往卬上。莫得擅与孰私得。
君法明。论有常。
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
莫得贵贱孰私王。君法仪。
禁不为。莫不说教名不移。
修之者荣。离之者辱孰它师。
刑称陈。守其银。
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
莫得轻重威不分。请牧祺。
用有基。主好论议必善谋。
五听循领。莫不理续主执持。
听之经。明其请。
参伍明谨施赏刑。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
言有节。稽其实。
信诞以分赏罚必。下不欺上。
皆以情言明若日。上通利。
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
耳目既显。吏敬法令莫敢恣。
君教出。行有律。
吏谨将之无铍滑。下不私请
各以所宜舍巧拙。臣谨修。
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
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
⑴ 依前后句例。此处缺三字。○右一章。
⑵ 右三章。○《荀子》下。《诗纪前集》七。
宾之初筵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宾之初筵》,卫武公刺时也。幽王荒废,媟近小人,饮酒无度,天下化之。君臣上下,沈湎淫液,武公既入,而作是诗也。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笾豆有楚,维旅。
酒既和旨,饮酒孔偕
钟鼓,举酬逸逸
大侯弓矢斯张。
射夫既同,献尔发功
发彼有,以祈尔(一章)

籥舞笙鼓,乐既和奏
烝衎烈祖,以洽百礼
百礼既至,有
锡尔纯嘏,子孙其
曰乐,各奏尔
宾载手室人入又。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二章)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
其未醉止,威仪反反
曰既醉止,威仪幡幡
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其未醉止,威仪抑抑
曰既醉止,威仪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三章)

宾既醉止,载号载
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
侧弁屡舞傞傞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饮酒孔嘉,维其令仪(四章)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
既立之监,或佐之
彼醉不臧,不醉耻。
式勿从谓,无俾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
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不识,矧敢多又。(五章)

按:宾之初筵五章,章十四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泮水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泮水》,颂僖公能修泮宫也。
思乐泮水,薄采其
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一章)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载笑,匪怒伊教。(二章)

思乐泮水,薄采其
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三章)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四章)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
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淑问如皋在泮献囚(五章)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于征彼东南。
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不告于讻,在泮献功(六章)

角弓束矢其搜。
戎车孔博,徒御无斁
既克淮夷,孔淑不
尔犹,淮夷卒获。(七章)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八章)

按:泮水八章,章八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商颂 那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那》,祀成汤也。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有正考甫者,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大师,以《那》为首。
猗与那与,置我鼗鼓。
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鼗鼓渊渊,嘒嘒声。
既和且平,依我磬声。
于赫汤孙穆穆厥声。
鼓有斁,万舞
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顾予烝尝汤孙
按:那一章二十二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烈祖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烈祖》,祀中宗也。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假,时靡有争。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軧错衡八鸾鸧鸧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
按:烈祖一章二十二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殷武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殷武》,祀高宗也。
彼殷武,奋伐荆楚
入其阻,裒荆之旅。
有截其所,汤孙之绪。(一章)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
,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曰商是常。(二章)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
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三章)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
不僭不,不敢怠遑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四章)

翼翼四方之极。
赫赫厥声,濯濯厥灵。
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五章)

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是迁,方斲是
松桷有梴,旅楹,寝成孔安。(六章)
按:殷武六章,三章章六句、二章章七句、一章五句。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天问 战国楚国 · 屈原
屈原放逐,徬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间而问之,以渫愤懑。楚人哀而惜之,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此篇所问,虽或怪妄,然其理之可推、事之可鉴者尚多有之。而旧注之说,徒以多识异闻篇功,不复能知其所以问之本意,与今日所以对之明法。至应始欲质以义理,为之条对,然亦学未闻道,而誇多衡巧之意犹有杂乎其闾,以是读之常使人不能无遗恨。若补注之说,则其庞乱不知所择又愈甚焉。今存其不可阙者,而悉以义理正之,庶读者之有补云。)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营度之?
惟兹何功,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属,列星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在腹?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
惠气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
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深,何以寘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应龙何画,何画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错,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多?
南北顺㯐,其衍几何?
昆崙县,其居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不到,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何所冬,何所夏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倏忽焉在?
何所不死,长人何
靡蓱九衢枲华居?
灵蛇(一作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日,乌焉解羽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晁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𥷤,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利决,封狶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雚是营。
何由并投,而鲧疾脩盈?
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恊胁,鹿何膺之?
鳌戴,何以之?
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山,何所得焉?
妹嬉何肆,汤何殛焉?
舜闵在家,父何以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亿焉!
璜台十成,谁所焉?
登立为帝,道尚之?
女娲有体,制匠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何肆犬体,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简狄在台,喾何宜?
玄鸟致贻,女何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
汤出重泉,夫何罪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会晁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使萃之?
到击纣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一作王)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衒,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纣之躬,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
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之?
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地,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祐?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兖州箴 西汉 · 扬雄
四言诗
悠悠济河,兖州之宇。
九河既导,雷夏攸处。
草繇木条,漆丝絺纻。
济漯既通,降丘宅土。
成汤五徙,卒都于亳。
盘庚北度,牧野是宅。
丁感雊雉,祖己伊忠。
爰正厥事,遂绪高宗。
厥后陵迟,颠覆汤绪。
西伯戡黎,祖伊奔走。
致天威命,不恐不震。
妇言是用,牝鸡司晨。
三仁既知,武果戎殷。
牧野之禽,岂复能耽。
甲子之朝,岂复能笑。
有国虽久,必畏天咎。
有民虽长,必惧人殃。
箕子歔欷,厥居为墟。
牧臣司兖,敢告执书
⑴ 《艺文类聚》七、《初学记》八、《古文苑》。
北征赋 东汉 · 班彪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
旧室灭以丘墟兮,会不得乎少留。
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
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
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
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
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
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坂,入义渠之旧城。
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
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
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
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
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
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
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
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
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彊秦乎筑怨。
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
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
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愆。
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邛于朝那。
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
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
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
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
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
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
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
雁邕邕以群翔兮,鹍鸡鸣以哜哜。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
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
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
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
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
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
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荆州箴 西汉 · 扬雄
四言诗
杳杳巫山,在荆之阳。
江汉朝宗,其流汤汤。
夏君遭鸿,荆衡是调。
云梦涂泥,包匦菁茅。
金玉砥砺,象齿元龟,贡篚百物,世世以饶。
战战栗栗,至桀荒溢。
曰我在帝位,若天有日。
不顺庶国,孰敢余夺。
亦有成汤,果秉其钺。
放之南巢,号之以桀。
南巢茫茫,多楚与荆。
风飘以悍,气锐以刚。
有道后服,无道先强。
世虽安平,无敢逸豫。
牧臣司荆,敢告执御
⑴ 《艺文类聚》六、《初学记》八、《古文苑》。
共 22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