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希哲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镇江府丹阳人,字函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升郎中。时方排挤东林讲学之人,世寿两疏争之,语侵吏部尚书赵焕,京察落职。光宗即位,起为户部主事。天启时,为阉党所逐。崇祯初,起历兵部侍郎巡抚天津。
维基
贺世寿(1584年3月3日—17世纪),字梧希,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贺世寿本名贺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中式应天乡试举人八十二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会试中式第二十七名,成二甲第二十七名进士。
授户部主事,曾疏驳南京湖广道御史周达斥责徐缙芳等人东林党排斥异己,指出周达和御史徐兆魁、南京吏部侍郎史继偕、首辅李廷机为一党,藉机会除去不附和者,令史继偕感到不安,自陈乞归。
升员外郎、郎中,当时顾宪成、高攀龙被诋毁禁止讲学,他两次上疏争论,言词间侵犯吏部尚书赵焕,赵焕也因此引退,不久与他不和的齐楚浙党势力壮大,他也因故遭降级外调。
明光宗即位,贺烺得邹元标推荐,起用为刑部主事,调礼部仪制司主事,天启四年(1624年)被魏忠贤党羽张讷弹劾罢官,同期卢承钦将东林党人姓名罪状列入榜,称他为「敢死军人」。
魏忠贤被诛杀后,再起复他为户部主事,改任兵部主客司,崇祯二年(1629年)以避皇太子朱慈烺改名贺世寿。
不久再改任礼部仪制司署员外郎主事,次年(1630年)升为光禄寺添注少卿,四年(1631年)转太仆寺少卿管西路马政,依附周延儒弹劾礼部尚书闵洪学,又依附温体仁获擢任通政使,到崇祯六年(1633年)以兵部右侍郎、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十年(1637年)迁南京户部侍郎。
十七年(1644年)北京失陷,弘光帝在南京即位,起用贺世寿为刑部左侍郎,曾指斥不应该封吴三桂公爵,很快晋为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加太子少保。
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被吴希哲弹劾,告病回籍,阮大铖秘密派人在长江劫掠他。
隆武帝继位,召用为南京工部尚书,很久后才在家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永言。崇祯元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首陈保固民心一疏,言甚剀切。又疏纠辅臣夺情,罢归。后起太仆寺卿,寻晋大理寺卿。前后上八十余疏,曾言张献忠系诈降,熊文灿不当轻信,后果如其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永言,江都人。崇祯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历官大理少卿
维基
姚思孝(?
—17世纪),字永言,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姚思孝是天启七年(1627年)的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授庶吉士,迁任户科给事中。
张捷打算起用吕纯如,他指出言吕纯如涉及钦定逆案,不可起用;侍郎郭巩因为逆案贬谪戍边,同乡为他讼冤,杨嗣昌在朝廷得知后驳回。
不久姚思孝以进谏忤旨,被贬为江西布政照磨,移官南京国子助教,转任南京太仆寺丞。
弘光帝即位,擢任姚思孝为光禄少卿,再晋官大理左少卿。
阮大铖罗织僧人大悲罪状,他的名字列入五十三参中名单,但结案后未呈上。
左良玉带兵东下,马士英调黄得功、刘良佐防禦,令淮安、扬州空虚,清兵乘机南侵。
弘光帝召见群臣,他和李之椿、乔可聘、吴希哲等人哭著联名上书请示保卫两地;弘光帝表示同意,然而马士英大声斥骂他们:「你们这些台省专喜欢说些不切实际的话,而且你们都是为左良玉党羽游说,不可听取。
」姚思孝拿起朝笏追打马士英,说:「腹心之患,何故坐视。
」结果计划终止。
南京失守,姚思孝出家为僧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