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薛德音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2 首
挽佚名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雕戈彩笔,有佳儿并著声华,云路风高,薛凤联翩真不忝;
黑塞青林,向故宇一招魂魄,玉棺天远,蜀鹃凄怨那堪闻。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雕戈:镌有花纹的戈。亦泛指戈。
薛凤联翩:唐薛收、收族兄薛德音和从兄子薛元敬,俱有文才,为蒲州汾阴人,属河东道,时有“河东三凤”之称。见《新唐书·薛收传》。
玉棺天远:《后汉书·方术列传·王乔传》:“(王)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动摇。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O用以悼亡。
蜀鹃:传说杜鹃为蜀国望帝所化,昼夜悲鸣,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
以母仪式其乡,一鲊能封,岂殊江右;
有慈教光于国,三凤并起,直迈河东。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丁中江(1917——2004.11.22),云南宾川人,史学家和政治人物。云南大学毕业,曾在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文学。曾任云南省代理秘书长,「军委会」中将特派员,广州《天地新闻日报》社社长、昆明《云南平民日报》社社长、曼谷《民主日报》董事长、香港《中南日报》董事长,参与创办香港《新闻天地》周刊。1961年10月6日,因涉嫌「从事反共活动」以及「和滇缅边区游击队有关系」被香港当局拘捕,1962年遣送至台湾。曾编写北洋军阀史话,1964年正式出版。返台后担任中兴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等职务。之后在台视、中视、华视担任政治评论。1978年至1984年被提名为考试院考试委员。1988年冬,云南耿马大地震。丁先生率救灾小组,携药品、衣物、捐款赴云南灾区慰问,从此致力于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以“两岸一挑夫”自况,矢志搭建两岸同胞互爱、互敬互助之桥梁。
成氏有诗《题丁中江香港被拘纪念册》,《中江“秘书长”自日本返台,承贻故山佳茗》。成氏去世时,丁中江赠挽额“哲人其萎”。
一鲊能封:陶母责子退鲊典。
江右:江西,指长江以西地区,古人以西为右,故又称江右。陶侃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
三凤...河东:唐薛收、收族兄薛德音和从兄子薛元敬,俱有文才,为蒲州汾阴人,属河东道,时有“河东三凤”之称。见《新唐书·薛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