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三谟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82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右寺丞。次年,擢右佥都御史,兼领九边屯务。诸御史督盐政者以事权被夺,起而攻之,斥为民。万历四年起故官巡抚福建,拜左副都御史。忤张居正罢归,家居四年卒,谥惠敏。有《百可亭摘稿》。
全粤诗·卷三六四
庞尚鹏(一五二三—一五八○),字少南。南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举人,三十二年(一五五三)进士。授江西乐平知县,召为监察御史,出按河南。寻丁外艰,服阙,催赴河南道管理考察事,改按浙江。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擢右佥都御史。累官至左副都御史。后因为张居正所排挤而罢官,家居四载,年五十八卒。天启初赐谥惠敏。著有《百可亭摘稿》、《行边漫纪》等。明郭棐撰《粤大记》卷一七、《明史》卷二八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等有传。庞尚鹏诗,以明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庞英山刻本《百可亭诗集摘稿》为底本。
维基
庞尚鹏(1524年—1581年),字少南,号惺庵,广东南海县人,嘉靖进士。
万历年间官至福建巡抚。
嘉靖丙午广东乡试第三十二名,三十二年(1553年)登癸丑科会试第二十名,三甲239名进士,兵部观政,三十三年授任江西乐平县知县,三十六年八月选授福建道试监察御史,三十七年二月实授,奉差盘点浙直兵饷粮储,三十八年弹劾总督胡宗宪,嘉靖四十年(1561年)五月巡按河南,河南巡抚蔡汝楠想同他一起献上白鹿,被拒。
四十一年春父亲去世,归家守制。
四十三年四月服阕,同年冬赴京,补江西道御史,奉命巡按浙江,总结实行十段锦法的经验,在浙江首先推行里甲均平法,后行一条鞭法。
四十五年五月奉敕提督北直隶学政。
隆庆初年(1567年)十一月升大理寺右寺丞,同年九月,庞尚鹏上疏力攻武英殿大学士郭朴,御史凌儒复言朴。
最终致使郭朴致仕回籍。
隆庆二年(1568年)二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两淮长芦山东三盐运司兼理江北山东蓟辽保定河南等处盐屯,经理“九边”屯务,“凡诸色人等有能尽力垦种,悉免起科”。
隆庆三年(1569年)十二月,河东巡盐郜永春劾尚鹏心术狡猾、行事乘违,吏部尚书杨博引罪致仕,尚鹏被令闲住,四年六月被斥为民。
明神宗即位,御史计坤亨等上疏言尚鹏无罪。
万历四年(1576年)十一月起任福建巡抚,清廉自洁,《虚室行》诗云“细视瓶中久无粟,举火终朝待邻曲。
长饥近午始一餐,敢望丰年收万斛。
”以推行一条鞭法和清理整顿两淮盐法而闻名。
一条鞭法成闽省定制。
六年正月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后与胡守仁发生冲突,首辅张居正以重言谴责庞尚鹏。
六年(1578年)六月被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参劾,被令回籍听用。
罢官南归。
家居期间,撰写《庞氏家训》,内有“务本业”、“禁奢靡”等六章,共计六十七条。
万历九年(1581年)卒于家,年五十八。
天启年间,追谥惠敏。
杭州西湖葛岭建有庞公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3—1607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于野。曾存仁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隆庆初任文选司郎中,荐用遗佚多人。以忤张居正去官。居正卒,起为大理卿。后任南京吏部尚书,报谏税使虐民。万历三十三年大计京官,与考功司郎中徐必达持正不挠,失执政意,遂引疾归。卒谥恭端。
维基
曾同亨(1533年—1607年),字于野,号见台,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进士出身。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江西乡试第八名举人,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进士。
授刑部主事。
改礼部主事,迁吏部考功司主事、文选司主事,与陆光祖、李世达齐名。
隆庆改元,为文选司郎中。
进太常寺少卿。
万历元年(1573年)经御史刘台推荐,起为大理寺少卿。
历官顺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
后来刘台得罪张居正,同亨是刘台的姊夫,给事中陈三谟将他弹劾。
张居正死后,起用为南京太常寺卿,入为大理寺卿,迁工部右侍郎。
督治寿宫,节省浮誇的经费三十余万。
进工部尚书,迁南京吏部尚书。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告老还乡,两年后病逝,赠少保,谥恭端。

人物简介

维基
蔡国熙(1532年—?
),字梦羲,号春台,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匠籍。
少年时书“超凡入圣”四字于座侧,用以自励。
师从庠生福山郭近庵,学习濂洛关闽理学。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三十四名举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联捷己未科会试第三十六名,二甲第三十二名进士。
授户部主事,管理临清钞关。
四十二年督饷延宁,建朔方书院,颜其堂名曰“体仁”,筑春台于堂后,与诸生讲学其中。
四十五年秩满,出官苏州府知府,建中吴书院,颜其堂曰“求仁”,以政绩卓异,入觐京师,赐宴礼部,以侍养父亲,辞官归乡。
父亲丧期过后,隆庆五年(1571年)七月起升湖广按察司副使、整饬苏松常镇兵备,致仕首辅徐阶之子徐璠与家奴在其任苏州知府时因所请之事遭到拒绝,在蔡国熙前往松江拜见盐运使时,徐氏指使家奴率数十艘小艇,包围蔡国熙坐船,鼓噪而骂,经过松江知府调解才解散。
蔡国熙起复苏松兵备,徐阶已经致仕在家,有生员沈元亨起诉徐璠诸不法事,蔡国熙审查案件,将徐阶长子徐璠、次子徐琨、徐珉入狱戍边,家人之坐戍者,复十余人,没其田六万亩于官。
徐阶惊惧,躲避至杭州西湖,向首辅高拱写信求情,张居正亦婉曲为解。
高拱拟旨谓太重,令改谳。
国熙闻而色变曰:“彼卖我,使我任怨而自为恩。
”不久张居正上台,隆庆六年四月将蔡国熙调任山西,提调学校,七月调陕西,不久告病求归,万历元年(1573年)二月被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弹劾,革职听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