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材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许庭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许庭光(?
—1525年),字本谦,河南河阴县(今属荥阳市)人。
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进士,升都察院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二年(1523年),因被巡按四川御史杨材、兵科给事中张原弹劾“贪暴殃民”,罢官回乡。
嘉靖四年(1525年),被盗贼所杀。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三
字公辅。
生有异质,体文弱,然善方略,喜身任天下事,慷慨。
由进士知松溪县,入为刑曹,出知武昌府,奏治行第一。
以患痞,乞休归。
里居二年,再用,荐起知抚州。
疾复作,力请告,得许。
而宸濠反报至郡,东鄙盗王浩八先受濠金及马,约为内应,是日即啸聚,人情益讻讻。
公已在告五十日,丞久摄事,家人趣公曰:可以行矣。
公奋然起曰:国家有急,若以解官为辞,臣罪当死。
即出缚濠使斩之,手焚伪檄于通衢。
是夜发兵袭杀浩八,濠游兵遂不敢复南。
时郡县意怀观望,尚称宁王。
公移檄斥言逆濠倡乱,神人共愤。
凡知人臣大义,宜共戮力,即请都御史王公节制,愿为犄角。
会王公巳檄会诸道兵讨贼,公遂更募义勇四百人,率所部驰赴军门。
而王公已破南昌城,次日方发兵迎击宸濠湖上,而公适至,即用公为领哨官,复密授方略,使潜分所部之半,设伏黄家渡八字脑诸处。
及前锋既交,伏兵呼噪并起,贼遂大溃。
公陈擒首贼瑞昌王拱枅将军觐铤等七人,斩首三百馀级。
又遣公提兵转战沿湖诸处,遮截宸濠,所俘斩千馀。
复九江郡,抚其民。
事平,王公身献俘至浙。
时公巳迁江西按察副使,尚留在军,而王公更奉命还抚江西,谓惟公可任事,使押发宸濠诣行在。
公至留都献俘,面奏目前急务,宜表死节,录遗功,宽胁从,恤民困。
上嘉纳之。
时公泊舟江上,太监张永夜遣少监王文招公过其舟,密语曰:上欲得内外官交通宸濠姓名,吾已得其籍,犹未上,事当若何?
公力陈其不可,谓史载光武烧吏人交关王郎书,使反侧子自安。
近日李文达公奏请内外官与曹钦通者不问。
此俱圣主贤相事,上宜远法光武公宜近学李文达,为万世所颂。
若此事竟行,非但祸延天下,即公亦身为怨薮,将悔无及矣。
次日,永再招公轨手曰:夜来思先生言,诚大爱我。
即尽取箧中交通书籍,对公焚之,惟以钱宁、陆完六人名上。
公复进与永言群小导。
上至欲航海观普陀,且闻圣体违和,呕血者三,此诚可寒心。
太皇太后命公扈驾,正在今日,公宜力劝上回跸,此万世勋也。
永乃以危言胁江彬辈,上遂班师。
值辰州苗反,改公湖广兵备。
上念公劳,使扈从至京,将用之,未果。
会上崩,大学士杨公延公至室中,曰:久知公才,烦为议遗诏所当行。
公为条列八事,杨公复不果用,公亦疾作引归。
御史杨材者,初为公武昌属吏,有宿憾,乃论公前在郡观望,坐落职。
嘉靖初,录平濠功,仅得赐金绮。
胡公世宁、伍公文定前后力宣其功于朝,王公再辞封爵疏,亦极言其事,有曰:诸臣闻臣檄召提兵而来,甘粉齑之祸,蹈必死之地,忠义显然可见。
今平难以来,群憎众疾,或虚受升职之名,而因使退閒,或冒蒙不忠之号,而随以废斥,曾无鸣其不平者,公即其一也。
已而王公亦被人言事,竟不直公。
里居复二十年,以宿疾作,卒于家,年八十有一。
初,公起知抚州,道遇章枫山先生,曰:公此行恐功名损于平日。
公曰:先生意谓宁藩耶?
但彼今挟天子交结中朝胁人,诚难与亢。
若一朝犯顺,则豫章怨民俱其敌,可不烦四方兵也。
公至郡,知宸濠待开府大臣渐不以礼,即密启劝孙公出巡旁郡,集粮厉士马以防变,孙公不能从。
及公起兵,大学士费公致书奖公倡义,尚以时事为忧。
公答言:抚军王公才略绝世,天遗此老以拯社稷之难,公无忧也。
后俱服其卓识。
公居乡,数为里中兴利;里中人为公生立祠,奉尝不绝。
维基
陈槐(1470年—?),字公辅,号半湖,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四十三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二名进士。正德二年(1506年)任福建松溪县知县。正德九年(1514年)以刑部广东司主事、署员外郎任甲戌科会试同考官。此后,升湖广武昌府知府,以病乞休。正德十三年(1518年)以湖广巡抚、巡按推荐,起为江西抚州府知府,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反,陈槐响应王守仁,率兵围剿叛军,收复九江府。同年八月,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押解朱宸濠赴行在,并献俘南京。正德十五年(1520年)闰八月,因辰州苗人叛乱,陈槐调任湖广按察司副使、兵备靖州,后因病告归,居家二十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