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述祖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7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马首骎骎来,随山西入黔。
山气上眉宇,地杰云崎嵚。
君来振宗风,辛苦储楩楠。
芳晖灼幽谷,偃曝无寒林。
我来述祖德,横舍称犹今。
遗研泽未艾,冰鉴怀难谌。
《风》《雅》别伪体,慄慄维初心。
细甚愧篎管,大哉君离琴。
协律苟不忤,谁日非同音。
送顾友生归白下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五言律诗
君是名贤冑,同高处士门(谓与治。)
论诗推小阮,述祖得文孙。
乌鹊枝难择,骅骝气欲翻。
春船吾已买,此别不消魂。
小弟传书至,平原有故人。
云霄存一饭,金石白千春。
名是乌衣重,才堪犊鼻贫。
谢公能述祖,何用叹沈沦。
平世栽花小邑宽,五琴朱绂倚严滩。
子孙何似桐乡爱,父老还同岘石看。
寄傲门庭容五柳,吐云怀袖养千竿
心知述祖惭康乐,勇退宁嗟行路难。
⑴ 先大父《拂衣诗》云,「苍苍岫上云,随我袖中去。归筑深柳堂,檀栾洞高卧。」谢客者二十年。
《北齐书》曰:郑述祖累迁兖州刺史。有人入市盗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仁者。执之以归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后。境内无盗。人歌之曰:
大郑公。小郑公。
相去五十载。风教尚犹同(○《北齐书》郑述祖传。北史郑羲传附述祖传。《乐府诗集》八十六、《诗纪》百十一并作郑公歌。)
《诗纪》云。北史赵郡王睿。齐神武从子也。娶郑述祖女为妃。
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
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
春艳桃花林,秋度桂枝风。
遂使丛台夜,明月满床空
⑴ ○《北齐书》卢询祖传。北史赵郡王睿传。《诗纪》百十。
① 名原孙深宁尚书之孙也博洽与以道齐名
明州称多贤,文献聚如积。
须臾见海桑,晨汉星历历。
戾契徒自强,脂韦竟何益。
毋宁念本始,述祖承典则。
邈哉彼高栖,俯瞰无文尺。
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
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
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
恍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
得宿命通弁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
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
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
赎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
炀皇世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渚宫听众逾五千。
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
遂著《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师因东还遂初志。
半山忽与沙门颠,俄倾逡巡偡韬秘。
止观大师名法源,亲事左溪弘度门。
二威灌顶诵师言,同禀思文龙树尊。
荆溪妙乐间生孙,广述祖教补乾坤。
写照随形殊好存,源公瞻礼必益敦。
俾余赞述斯讨论,庶几亿载垂后昆。
按:(《传教大师全集·天台灵应图本传集》卷二,转录自《东南文化》一九九○年六期《天台文化专号》)。
元旦试笔(乾隆乙未) 清 · 弘历
贺祚御正行次第,礼虽多觉体安舒。
六旬得岁又开五,四十践基益励初。
物阜民恬恒愿彼,宵衣旰食敢疏予。
未知始望能符否,屈指廿年犹待诸。
重华书室坐逾时,开笔元辰例在兹。
资始心经述祖,藉因佛力祝慈釐。
祇缘历久惕持久,未至无为勖有为。
几展花笺掞初句,寻思那可易言诗。
⑴ 予初登极时曾对亦八天立愿若临御至六十年予春秋十有五即当归政以今岁计之尚有二十年也
⑵ 向每元旦必书心经一册至每月朔望书心经则自今岁元旦始遵皇祖成例也
曾同五岳祖昆崙,亦有名贤亢德门。
陈氏公卿俱似长,于家阴骘竟贻孙。
人嗟鹤化仙标远,帝宠龙图世泽存。
述祖雄篇能写照,千秋云壑道逾尊。
共 7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