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伯陶

相关人物:共 52 位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衡,一名迓衡,号小山,东莞(今属广东)人。登辰弟。宋末入太学。宋亡,与赵必𤩪、李春叟诸遗老相往还。有《小山吟稿》、《敲月集》,已佚。《宋东莞遗民录》卷下有传。今录诗九首。
全粤诗·卷四九
张迓衡,一名张衡,号小山。
东莞人。
张登辰之弟。
南宋末太学生。
有德望,工词翰,肄业太学观化斋。
尝创敲月庵延湖海名士。
宋亡后,隐居不出,以吟咏自娱,与赵必𤩪、李春叟诸遗老相往还,诗多黍离之哀。
事见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下《张衡传》。
有《小山吟稿》、《敲月集》,已佚。
今存诗九首,录自清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参校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下《张衡传》附诗。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昭子,字竹处。与赵必𤩪有唱和。事见《宋东莞遗民录》卷上。今录诗二首。
全粤诗·卷四九
张昭子,字竹处。
东莞人。
与赵必𤩪交游唱酬。
事见清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上。
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六一
区大纬,字文炳,号五象山人。
香山人。
明思宗崇祯间贡生,授浙江安吉州同知,迁中书舍人,升虞部主政。
乞归养。
著有《纪漫草》、《续漫草》。
清光绪《香山县志》卷一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蔡郁,字西野,建阳(今属福建)人。元定四世孙。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为雷州司理参军。宋亡,归路梗塞,遂家于东莞。端宗景炎间文天祥至粤,有诗相寄。有《西野诗集》,已佚。事见《宋东莞遗民录》卷下。
全粤诗·卷四八
蔡郁,字西野。
蔡元定四世孙。
原籍福建建阳。
宋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官雷州司理。
宋端宗景炎间,闻文天祥至粤,作诗奉寄。
宋亡,归路梗塞,遂落家东莞,后子孙无仕元者。
事见清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下《蔡郁传》。
有《西野诗集》,已佚。
今存诗一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六○
谢重华,字嘉有,号恬斋。
东莞人。
明思宗崇祯间贡生。
国亡,杜门不入城市三十馀年。
著有《云窝集》。
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一三
欧主遇,字嘉可,号壶公。
顺德人。
质敏博学,笃孝友。
十赴秋闱不售,明熹宗天启七年(一六二七)中副榜,贡太学,祭酒孔贞运赏异之。
主遇乐善好施,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大饥,倡赈,存活数百家,人戴其德。
居平,客来问,宇屦满户外。
晚年荐秘书,以病辞免。
优游林壑,绝迹公门。
曾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诗社,为南园十二子之一。
著有《自耕轩集》、《西游草》、《北游草》及《醉吟草》。
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时清,号华巅,魏王廷美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二二),东莞(今属广东)人。官桂阳簿,恭帝德祐后摄县丞。宋亡,与赵必𤩪、陈纪偕隐。《宋东莞遗民录》卷上有传。
全粤诗·卷四九
赵时清,号华巅。
东莞人。
宋宗室。
宋末任修职郎、连州桂阳县主簿。
宋恭宗德祐后,战乱纷繁,幕府委任时清代理邑丞,时清尽心竭力,勉济民艰。
宋亡,乃与赵必𤩪、陈纪偕隐乡间。
事见陈伯陶《宋东莞遗民录》卷上。
诗一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八八
尹体震(约一五九八—?
),字恒复。
东莞人。
诸生。
明桂王时官中书舍人。
国亡,遁迹罗浮。
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四
陈万几,字伯燮,号长园。
东莞人。
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武举人。
明唐王监国时,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在张家玉军效力。
唐王败没,遂归里不复出。
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三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七七
王琅,一作琅,字澹子。
番禺人。
约为明崇祯间诸生。
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
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号开五居士。
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
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共 5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