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通问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天隐,荆溪闵氏子。
早岁失怙,奉母居贫,不能力学,种圃以养。
年二十,始自检束,蔬食盟心,然未识三宝归向,唯对神立誓,若邪念忽起,则默诵《小人閒 居为不善章》,顿然念息。
一日听讲《楞严》“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因自警惕,欲图解脱。
适幻有禅宿来自清凉山唐凝庵,太常吴安节通政延居龙池山,道风远鬯,乃往归之。
虽处尘寰,无心世味,母知其志坚,遂允出家。
万历戊戌,初从芟染,看赵州无字䛡,无有入处,更参未生前本来面目,工候急切,昼三夜三及百馀日,偶展《楞严》见“佛咄阿难云:此非汝心”。
于是,如善财入弥勒楼阁,顿空豁境界,疑情放下。
明年春,随幻有入城至显亲禅堂,问“永嘉大师道:忽然如托空时如何”,幻有一喝,复顾隐曰:“我代尔修行去。
”隐礼拜,便会得宾主照用之句。
复入石城天界寺,谒松云。
貌古腊高,精勤定课,寒暑不移,亲炙久之,获益良多。
又访文斋于能仁寺,敏而能文,出语新奇,令人心畅。
辛丑还山,掩关两载,终日蒲圃,正在忘绝境界之际,忽闻驴鸣,恍然而悟,顿释前疑。
有偈曰:“忽闻驴子叫,惊起当人笑。
万别与千差,非声非色闹。
”自是,见解圆通,了无滞碍。
偶闻风拂松梢,雨打窗纸,口占云:“风声与水声,不必论疏亲。
一耳闻为快,何曾有二音。
”甲辰四月八日,解关趋觐幻有于燕都普照,时已残冬,命呈所见,偈曰:“人说北地寒,我道南方暖。
寒暖不知人,穷人知寒暖。
”异日复徵云:“祇如四料简,汝如何会?
”隐以四法界荅之,幻有首肯。
时古辉老宿博通三藏,讲经于白塔寺,因思古德云“通宗不通教,开口便胡道。
通教不通宗,如蛇入竹筒。
宗教两俱通,如日处虚空。
宗教俱不通,如犬吠茅丛。
”于是更历教海。
会慈圣太后建无遮,大创于台山,静渊主法席,隐亦与焉。
更与妙峰居塔院数月,每当请益,忻羡真诚,苦行建树德业,浩然无穷。
后回京,复与密云南游浙中,谒幻也于天童,高风逸韵,世所罕及。
丁未,还龙池。
明年命隐秉拂,隐辞之。
癸丑命理院事,复辞。
因假岭南静室掩关,幻有以偈寄之云:“老衲于今不坐关,既无住也幸无间。
何曾进又何曾出,只在寻常天地间。
”及闻幻有寂,破关,匍匐归诣龛前。
已而曳杖入关。
居久之,为凝庵居士强之始出,遂归龙池。
庚申,欲编历诸方,偶得山南幽处名磐山,荆溪极深谷也,诛茆为庵,自冬洎春,大雪绵绵,积五十馀日,人迹罕到,徘徊四顾,唯饥禽野兽而已。
储尽粮空,烟爨欲绝,因卓杖语侍曰:“若老僧数尽,即埋此山,他日自然成就伽蓝地也。
”后果藉檀信经营,十二载,竟成丛席。
崇祯七年秋八月,移主湖州上柏山报恩禅院,示众云:“老僧多病不能提持佛法,赖土木瓦石为诸人转大法轮,发诸人大机大用,切不可当面错过,若错过,只知事从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
”盖隐年已六十矣,当掩关岭南时,顾九畴大史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曰:“白云封我圆光户,恰似无人坐室中。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曰:“风送白云归洞去,祇留一个野僧閒 。
”“如何是人境两俱夺?
”曰:“了知四大原非我,白云聚散本无踪。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曰:“几度白云来伴我,就里和衣带月眠。
”得法弟子通问箬庵,入室呈颂云:“千玄万妙隔重重,个里无私总不容,一种没弦琴上曲,寒崖吹落五更风。
”隐曰:“玄妙即不问,如何是不隔底句?
通问拟议,隐便捧之。
复示颂曰:“千波万浪隔重重,识得源头处处通。
根境脱然全体用,拈来物物始从容。”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又斯瑞者,云间瞿氏子,亦嗣法箬庵,继席理安,传临济三十二世,有语录行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行珍,号天竺,姓陈氏,上海人。
少聪颖多能,尝从人贸迁,舟行遇盗,投之水中,为渔者所救得苏,因求出世,脱离尘扰,礼无海学薙染。
时年十八,参箬庵于南涧,示以未生前话,长跽请益,箬庵拊掌者三,珍才起立,即喝出,愕焉失措,疑不去心。
年二十,圆具于瑞光,侍古南扫塔天童,因阻兵不能归,寄迹显圣,坐不语禅,念大事未明,愤郁致疾。
一夕气绝,众僧讽经,有一僧抚其胸曰:“速往西方去。
”珍忽苏,瞿然顾视曰:“此身是何所在?
”众皆惊悚。
病愈还涧,箬庵随命侍香夹山,于赵州勘台山婆子䛡下,顿彻古今公案源委,呈偈机缘,载在语录。
箬庵印以偈云:“吹毛不犯当头令,出窟金猊果俊哉。
”又称于众曰:“珍虽年少,悟处确实,法门令器。
”珍闻之,痛自鞭策。
箬庵命掌书记,始垂记莂。
复诘高峰六问,珍一一著语,箬庵解颐,自题其像授之。
已而结茅昼眉泉。
箬庵寂,奔丧建塔,更栖蕲州大潜。
戊戌冬,出主菩提寺,三载迁德章。
丁未夏,应洸禅之请,继席南涧。
弘觉禅师为法派尊宿,每以古德应庵相拟,而念湖州道场为最初祖庭,宜兴之。
龙池为天童磬山两宗所自出,邮书劝驾,皆以为非珍不克胜任。
珍既至,重饬旧规,彻夜禅堂,策励勇猛,宗风一振,善权龙池。
伊迩甲寅之难,乐安禅师塔燬于火,珍从灰烬中负灵骨归。
迄难定,复造窣堵拟于旧制。
无何,銮辂南巡,驻跸夹山。
珍雍容晋接,庭柏奏对,天颜大悦,宠赍有加。
将寂之日,法雨泉岩石崩裂,林竹枯瘁。
生平九坐道场,说法十二会,开堂三十七年,前后四住理安,道风孤迈,学子非谋道真切痛念生死者不敢登其堂。
所至随机接引,辨才无碍,自奉甚薄,一衲补缀终身。
至若南涧,则殿宇寮舍,焕然一新。
得法弟子三十人,南北称大宗师者,强半出其门。
寿七十一,腊五十三,祥符令遂安毛际可为撰塔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后唐时僧,闽人。为人宽绰纯笃,无故寡言。住韶州灵树院。南汉刘氏每迎召敏入请问,所占皆验。号为知圣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闽人也。
始得心法于安禅师。
及刘氏据番禺。
每迎入府供养。
有所询访。
谓之乞愿。
敏亦无所顾忌。
辄随事占对。
后皆奇中。
因署号知圣大师所居灵树院。
岩谷尤深。
窅丈室燕坐。
悉屏绝童仆。
独一净人侍侧。
呼之为所由。
一日登山。
遽麾使去。
净人因蔽草中窥之。
见敏没入地。
久之乃复出。
净人竟前问所往。
徐曰。
吾与山王有故。
邀吾闲谈耳。
且戒之。
曰。
所由勿泄吾迹于外。
有僧问云。
如何是佛法至理。
敏展两手。
云如何是和尚家风。
敏云千年田八百主。
云学人不会。
敏云。
即当屋舍没人脩。
问云。
如何是西来意。
敏云。
童子莫徭儿。
云乞师指示。
敏云。
汝从虔州来。
问云。
是什么得恁么难会。
敏云。
火官头上风车子。
有尼送瓷钵。
敏托起云。
者个出在什么处。
尼云。
定州敏朴破。
尼罔措。
问和尚年多少。
敏云。
今日生。
明日死。
问和尚生缘何处。
敏云。
日出东。
月落西。
广主将兴兵。
欲诀臧否于敏。
敏知之乃封一函子。
付知事云。
王来则出此开之。
竟化去。
及广主至。
怒知事曰。
和尚疾时。
何不见报耶。
对曰。
和尚未尝有疾。
于是出其函。
得一帖子。
于内书云。
人天眼目。
堂中上座。
主因召第一座文偃。
开堂说法。
以绍其化。
兵亦遂寝。
且塔其全身于山中。
葬费皆出王府。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
释如敏。闽人也。始见安禅师。遂盛化岭外。诚多异迹。其为人也宽绰纯笃无故寡言。深悯迷愚率行激劝。刘氏偏霸番禺。每迎召敏入请问多逆知其来。验同合契。广主奕世奉以周旋时时礼见。有疑不决直往询访。敏亦无嫌忌启发口占然皆准的时谓之为乞愿。乃私署为知圣大师。初敏以一苦行为侍者。颇副心意。呼之曰所由也。一日随登山脊间。却之潜令下山。回顾见敏入地焉。苦行隐草中覆其形。久伺之乃出往迎之。问曰师焉往乎曰吾与山王有旧。邀命言话来如是。时或亡者乃穴地而出。严诫之曰。所由无宜外说泄吾闲务。后终于住院。全身不散。丧塔官供。今号灵树禅师真身塔是欤。 系曰。灵树如遇大安。必寿腊绵长。出人常限。疑此亦所闻异辞矣。
释行昱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行昱,字晓庵,号曰无隐,姓叶氏,龙游人。
寄迹吴门,三岁失怙,母程氏训养成立。
自幼纯笃,情殷报母,力持疏食,偶见杀生,闭门驰去。
一日,读《六祖坛经》,知有宗门事,遂参密云于金粟。
及冠,将昏,遁入磬山,求天隐剃度,开示谆切,而亲属追寻,忍泪别去,远走天台至莲花峰,礼肇心老宿芟染,即圆具于天童。
通问开法南涧,投诚参考,每入室痛棒厉喝,不假词色,身心自觉纯一。
尝因激发,立五大誓,以大事未明,不出山、不语、不卧、不加衣、不看书。
自夏徂秋,力行不倦,一夕,月下独坐,忽内外洞彻,皎如冰盘,向所疑处,澄净无滓。
出山省母,又劝还俗。
复潜渡江,参石奇于昭阳。
未几,以母老复返吴门,持钵奉养母终,更上南涧研究古今差别,得大自在,寻付衣拂。
无何,通问迁竹林,分座说法,万指铿锵,屡以南涧院事属付,苦辞不已。
己丑夏,将命摄方丈,昱即宵遁。
涉桐庐访陈尊宿遗迹,过疏山谒影堂,因回浏阳叩尔瞻于石霜,旋应武功山灵溪之请,遂开法焉。
甲午夏,领众东还,继席南涧,提纲絜要,规令森然。
通喜得人,致书金少保称:“晓庵首座,侍衲二十年,悟境不异高峰断崖,而德业深厚。
”其推许如此。
明年通寂,窣堵告成,拂衣竟去。
复入浏阳结茅山中,作投老计。
江楚衲侣闻风趋附,不踰年遂成丛席,苒苒廿载,影不出山,唯不忘所自,梓其师手辑《续灯》集赀镂版舁之入藏。
康熙乙丑夏四月二十九日,奄忽坐化,寿七十有九,腊五十。
所著有《三会录》、《黄昙拈颂》若干卷,皆编刻盛行于世。
释行悦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行悦,字梅谷,亦号呆翁,晚称蒲衣尊者。
姓曹氏,娄东人。
年十八,披剃于普陀海岸禅林,受具后,担簦诣硿峒,参瑞白,知向上事。
复参天童密,问:“掣电之机还许凑泊也无?
”密方诘难,即拂袖云:“鹞子过新罗。
”密连棒趁出,悦当时会得宾主句。
年二十二,再参报恩,已而入夹山,参南涧箬庵,问:“隔江招手,便乃横趋,上座还具者个眼否?
”悦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南涧卓杖,云:“能有几人知?
”悦云:“果然作家。
”南涧便喝,悦即礼拜。
明年,随侍金山,即承付属。
后居庐岳,忽焉数载,时在茂年,居多暇日,乃简古公案数十百则,皆为颂之。
丁酉,继席南涧。
乙巳,主粤东龙树院。
丁未,主蒋山天华。
辛亥秋,复入粤住大隐禅院。
癸丑,至南安,居西华山龙光寺。
己未,赴江宁蒋山金陵寺请。
壬戌拟之台山,先入京师憩锡城西。
甲子秋,客城东弥勒庵,腊月朔夜,索水沐浴,焚香礼佛,辞众端坐,垂诫恳至,众皆感泣,请末后句,乃说偈曰:“使符多谢远相迎,撩起袈裟请共行。
一曲浩歌归去乐,从来老将不谈兵。
”三日荼毗,舍利莹莹,灵骨片片作金玉声,塔于南涧北莲花峰。
寿六十六,腊四十八。
悦凡七坐道场,五会说法,一语一机有照有用,学者宗之。
弟子数十人,所著《正宗语录》、《列祖提纲增集》、《禅宗杂毒海》、《历代帝王宏教录》各若干卷,又《三会语录》《梦冰》《东皋》《拈庄》《放钵》《北游》诸集,皆梓行于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本画,字天岳,别号寒泉子,姓萧氏,蕲春人。
幼性聪慧,年方四周,听塾师诵书,随声咿唔,曰:“我亦能诵。
”试之果然。
因令从读,日数百言,颖异迈俦。
稍长,随父避寇匡卢,恍然旧游,白父出家,就大林慧剃染,锐志苦学。
偶尔婴疾,乃礼诵习禅,以资静摄。
因阅镫录“藏身处灭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怀疑不已。
一日晓起,宿鸟飞鸣,有省。
时往参雪峤信于开先,问:“某也坠地二十年,未知坠地事。
”机语契合,从兹服膺。
后依山翁忞于布木台,会天童密云示寂,相随过四明,乃于龛前受具足戒。
明年,忞继席,尝于侍立次,问:“大慧谓:参禅贵得命根断,若命根未断时如何?
”忞喝曰:“汝识何为命根!
”乃豁然而悟。
后再参信于云门,书云门大树授之。
又参箬庵问于夹山、玉林琇于大雄,皆器重之。
忞往台州广润时,招画至,忞即升座告众,授以衣拂。
后结茅于黄石岩,三年移牧石庵,首开法于龙门。
迁海会,历杭之佛日清流,越之平阳,尝再至焉,为日最久。
康熙丙子,延居天童,年已七十六矣。
圣祖南巡,赐宸翰石砚诸物至山,画对使赋诗,恭谢盛典。
癸未冬,营寿藏于东谷。
乙酉春,搆归来庵退休,命弟子伟载乘主院事。
是冬,书偈云:“辞世向谁辞,西方太远哉?
不如遗蜕葬山阿,日听长松响天籁。
”伏枕数日,吉祥而逝,寿八十五,腊七十三。
有《六会语录》及《牧石吟诗卷》《直木堂》《晚云楼》诸集。
释仁策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行策,字截流。
姓蒋氏,宜兴人。
父曰全昌,躯躯老儒,颇耽内典,与憨山清相友善。
清已寂三年,昌复梦其杖锡而来。
入室听然,俄而生子。
小字梦憨,策既长,父母相继逝,始有志出世。
年二十三投武林理安寺依箬庵问五载,胁不至席,顿彻法源。
住报恩寺,遇息庵瑛劝修净业。
又遇钱塘樵石法师,引阅台教,乃同入净室,修法华三昧,宿慧淹通,穷究教义。
康熙二年,结庵于杭州法华山,西溪河渚间,专修净业,因名所居曰“莲柎庵”。
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倡兴莲社,学者翕然宗之。
寂于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十九日。
时有孙翰者病死,一昼夜忽苏,语人曰:“吾见阎罗伏迎西归大师,问之为截流,吾以光明所烛,遂得放还。
”同日有吴氏子者,亦病死复活,具白所见,并如翰言。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二
释行杲,字汝风。
姓张氏,吴门人。
初依苍雪,博习经论。
后参箬庵,问于夹山举风穴见南院因缘,命杲颂之,乃颂曰:“师资合处芥投针,岳未为高海未深。
看去作家炉鞴在,能滑跃冶不祥金。
箬庵见之喜曰:“此则机缘,三十年来罕有契其旨者,今日始惬吾意。
”遂承记莂,继席南涧。
三载,退居润州静室。
康熙戊午正月三日,往鹤林与天树植诀别。
植曰:“新年头,何得说未后语?”杲曰:“实非戏言,朽骨火后,祈飏大江,无违我愿。
”由是相别,至廿四日,邻庵火起,杲但整衣。
侍者曰:“火猛且近,奈何盍速出?
”杲曰:“吾时节至矣。
”侍者曰:“师如是,弟子敢离左右?
”遂同證火光三昧。
门人依命葬之大江龙门,有《语录》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8—1682 【介绍】: 清僧。
常州府宜兴人,字截流,俗姓蒋。
年二十,父母相继故世,遂投武林理安寺依箬庵出家。
后住报恩寺,遇息庵瑛劝修净业。
康熙二年,结庵于杭州法华山专修净土。
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倡兴莲社,学者翕然宗之。
后世尊为净土第十祖。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