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法开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3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幡影标今揭,碑痕戴古苔。
金绳重(去声)轮奂,贝叶镇昭回。
偶步长卿韵,兼思太白来。
峰形皆内抱,谷口独西开
石路夤缘入,春翘次第栽。
应真渡何代,鸥鸟不惊杯。
构虚轩(乾隆丙戌) 清 · 弘历
山阴路必经,缓步肩舆就。
别麓上有轩,拟议邻虚搆。
际此暇且爽,其妙索一究。
云窗向西开,近远揖峦岫。
翠色难为名,芳润如可漱。
元亮有佳句,吾当事三复。
钱塘戴进画人物,顾陆张吴相驱驰。
仇英继之更入妙,欲与造化争豪釐。
君家高堂之素壁,风烟漠漠气忽殊。
何来千乘及万骑,云屯雾集于座隅。
当时□英笔汹涌,手辟混合开华夷。
虬𩑺英雄十八子,新受单于台上玺。
群雄尽㱲二郎手,阴山两雏心未死。
泾阳平抉塞垣入,百万铁蹄嘶突兀。
长安摇动日昏黄,羽林彍骑无颜色。
玄武门开六飞出,六骑如龙一龙赤。
隔河立马呼颉利,两雄服雌骄不得。
拳毛騧上真天人,以鼠遇虎首莫伸。
咸阳城西日五色,其气云物皆龙文。
须臾便桥刑白马,西开潼关水东下。
可汗稽颡赞普伏,猬缩胡髯若瘖哑。
六军严阵刃有霜,鸾旗徐动文龙长。
却驷御辇还明堂,英公卫公咸珥珰。
将军无战空腾装,立捲驼帐归穹荒。
风沙一洗见灞浐,髣髴皎日昭陵傍。
我来观此图,微茫穷目力。
踏君长几缘君壁,三日卧观泪侵臆。
君不见宫车蛮府夜郎西,吐蕃遮陇箐狖啼。
蜀天空流杜宇血,冬青不掩诸陵泥。
谁为百王重雪耻,阴山直拓无撑犁。
青衣之山,在大江之中,屹然迥绝,崖壁苍峭,周广七里,长波四匝。有惠净上人,庐于其颠,唯绳床竹杖而已。恒持《莲花经》,十年不下山。予自公浮舟,聊一登眺。友人夏官弘农杨侯,清谈之士也,素工为文,独立于世,与余有方外之约,每多独往之意。今者幽躅胜概,叹不得与此公俱。爰命小吏,刮磨石壁以识其事,乃诗以达杨友尔。
引用典故:沧浪 庐山远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
浮舟一跻攀,侧径缘(一作沿)穹苍。
绝顶诣(一作访)老僧,豁然登上方。
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
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
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
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
尚以名宦拘,聿来夷獠乡。
吾友不可见,郁为尚书郎。
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
渺渺云智远,幽幽海怀长。
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
为政愧无术,分忧幸时康。
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
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
慷慨入荒城,孤烟帐下明。
风沙千户卷,烟树一村倾。
倦鸟艰难宿,归鸦哀怨鸣。
行行问去路,大雪满征程。
袖岚书屋(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穿壁向西开,西山屏展右。
交木嫌其碍,逾尺玻瓈透。
近一纳远千,全景若相就。
横岭竖峰态,朝岚夕霭凑。
徽之先获心,气爽在襟袖。
题竹寄萧安正 明 · 杨士奇
七言律诗
修竹纷纷荫石台,高楼新傍竹西开
青天彩凤盘云下,白日鸾歌度涧来。
南阮诗书连绛帐,东山苍翠落银杯。
桃花流水三年别,又儗青春放棹回。
搔首 明 · 沈明臣
七言律诗
今古浮云亦自怜,中原搔首望祁连。
长城北绕千秋塞,大夏西开万里天。
碣石宫前盐作海,玉门关外酒为泉。
秦皇汉武原英杰,莫道年年但戍边。
汤谷遥看接汉津,浮槎真可犯星辰。
天穷岛客西开户,水阔鲛人下结邻。
异鸟避风曾祀鲁,神鞭驱石想经秦。
桑田那接蓬莱上,翠辇东南总浪巡。
引用典故:素餐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一作步)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馀,门户无扃关
(一作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青翠(一作清吹),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阑。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斗薮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一作瑶)筵。
六楹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然。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祇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蘋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𡾋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
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鶱。
𡾼𡾼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往往(一作悠远)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
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艰(一作难)
扪萝蹋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
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
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
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𪕍𪕌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一作紫)葩覆清澜。
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
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
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
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晒药台,犹对芝朮田。
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
回寻画龙堂,二叟鬓发斑。
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
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一作下)泉。
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愆。
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
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
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
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乾。
(一作名)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
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
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
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
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
野麋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
我今四十馀,从此终身闲。
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共 3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