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澄心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曰共作嵾游(按:「嵾」,李校本作「参」。),诺诺岁月内。
子之南岳心,犹我视东岱。
真游良有关,焉保无拘碍。
我岱子则衡,岂云非意外。
文章山运数,天人有所爱。
自子记南岳,岳不自灵昧。
我未登岱时,读之神内戒。
今自省所为,视子犹未惫。
妙言生兴愿,深浅机缘会。
勿各矜所获,且用交慰快。
同游古不无,未闻由预待。
得菩提一乘。嗣达摩正统。志其修證。俾人知方。则有大师法名义中。俗姓杨氏。为高陵人。因父仕闽。生于福唐县。年十四。宋州律师元用剃发。二十七具戒。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禅那。大师幼悟法印。不汨幻机。日损薰结。元超冥观。先依百岩怀晖大师。历奉西堂百丈石䂮。后依大颠大师。宝历初到漳州。州有三平山。因芟薙住持。敞为招提。学人不远荒服请法者。常有三百馀人。示以俗谛。勉其如幻解脱。示以真空。显非秘密度门。虚往实归。皆悦义味。知性无量。于无量中。以习气所拘。推为性分。知智无异。于无异中。以随生所系。推为业智。以此演教。證可知也。大师一日病背疽。闭户七日不通问。洎出。疽已溃矣。无何。门人以母丧闻。又闭户七日不食饮。武宗皇帝简并佛刹。冠带僧徒。大师至于三平深岩。至宣宗皇帝稍复佛法。有巡礼僧常肇惟建等二十人。刺史故太子郑少师薰俾蒇其事。旬岁内寺宇一新。因旧额标曰开元。于戏。知物不终完。成之以裨教。知像不尽法。约之以表微。晦其用而不知其方。本乎迹而不知其常。咸通十三年十一月六日。宴坐示灭。享年九十一。僧腊六十五。讽自吏部侍郎以旁累谪守漳浦。至止二日访之。但和容瞪目。久而无言。徵其意。备得行止事实。相见无间然也。问曰。周易经历三圣。皆合天旨神道。注之者以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以不思而元览。则以神为名。达理者也。经云隐而显。不言而喻。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后之通儒。有何疑也。异日又访之。适有刑狱。因语及。师曰。孝之至也。无所不善。有其迹乃匹夫之令节。法之至也。莫得而私。一其政则国之彝典。其于适道适权又如此。言讫颔之。不复更言。今亡矣夫。强拟诸形容。因为铭曰。
观迹知證,语默明焉。
观證知教,权实形焉。
体用如一,曷以言宣。
太素浩然,吾师亦然。
观其定容,见其正性。
不阅外尘,朗然内净。
智圆则神,理通则圣。
师能得之,随顺无竞。
吾之行止,师何以知。
得性之分,识时之机。
心大师,邈不可追。
轸间唐宋千年字,我作金门寺壁看。
知尔泠泠弦指外,小楼吹彻玉笙寒。
据梧且莫辨亏成,自爱登登墨拓声。
称得升元冰玉帖,郭西砖几澹云横
⑴ 砖作琴几,极古,亦城西韵事也。庆亭主人近爱种菊,不轻为客一弹,故次章首句及之。
① 底铭云「保大二年冬出澄心堂琴十付。制造所修治,命臣亿、臣希正督视,越明年春告成,复命臣等甲乙而名之,以其丙曰冰玉,且系之辞」云云。下有「元祐中获自泗水」,又「淳祐辛亥岁自河南」云云,铭二段多蚀,不可辨。
帝台春词湿涔涔,日作飞瀑匡庐吟。
花飞酒盏奏水调,皖公青峭嗟云岑。
菡萏香残玉钩卷,书堂何日题澄心
奚廷圭墨少微研,万杵云叶同名琛。
想当芸笺未造日,此堂初聚工艺箴。
佳纸不书监制岁,独此细楷镌于琴。
保大三年修斲记,臣亿希正词惟钦。
数从甲乙此其丙,名以冰玉昭愔愔。
江头落花春夜宴,空山明月流泉音。
几时元祐又淳祐,倏忽汴宋还辽金。
泗水河南迭镌识,重追王气溉釜鬵。
萧寥九百十五载,积水潭上吊古忱。
庆亭居士嗜种菊,郭西句谱秋空砧。
蓄琴十六此最古,风松珠柱节不淫。
雷文张越不可作,沈宫振羽于何寻
澄心堂字凤沼刻,升元帖体虞戈森。
南渡流传诧神物,而况纹断囊垂今。
期我九秋菊篱下,同听五弄弦指沉。
梧门学士手拓此,与我对论千古心。
梧门诗得柴桑法,正堪九日偕题襟。
先就吾斋咏挂轴,一补龙衮搜书林。
皆传此堂自后主,谁知保大鉴已深。
一物足以订史法,不独波策关摹临。
松窗俨荅空外响,小栏宿雾横秋阴。
⑴ 《十国春秋》「后主更置澄心堂于内苑」,据此是元宗时先有澄心堂也。
⑵ 「沈宫振羽」,即用淳祐辛亥题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