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玄奘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6 首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
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
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
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
汉珠道味,江璧返真源。
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
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唐 · 怀素
人人来问此中妙,怀素自云初不知。
(见明汪珂玉《汪氏珊瑚网法书题跋》卷二《藏真草书清净经》附刘世昌跋引)(按:《全唐诗》卷八○八收怀素诗二首,传云:「怀素,京兆人,从玄奘法师出家,上元三年,诏住西太原寺,寻归西京。以草书名。」此传实将同名之另一僧事迹误入。玄奘法嗣怀素,事迹详《开元释教录》卷九,《宋高僧传》卷十四,精于四分律,未闻其能诗善书。所收二诗,皆以草书名世之长沙僧怀素作。《题张僧繇醉僧图》,出《图画见闻志》卷五:「又僧繇曾作《醉僧图》传于世,长沙僧怀素有诗云〖略。〗」又米芾《书史》云:「怀素草书『祝融高座对寒峰』绿绢帖两行,此字最佳,石紫微常刻石。」所引一句,即《寄衡岳僧》之首句。《沅湘耆旧集》卷十收二诗归长沙草书僧,是。)
挽道安法师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平陆黯烟尘,方期上续千灯,长驻灵山飞锡影;
澄潭昭日月,不道东来一苇,竟虚寰宇访碑缘。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道安法师倡议在日月潭玄奘寺建立碑林,曾与不佞数言其事,故末句及之。
道安法师(1907——1977),俗名傅锡鋆,湖南祁东县灵官镇桃源村二组人。曾办有大专佛学讲座、中华佛学研究会、《狮子吼》杂志、台湾印经处、中国佛教会文献委员会等佛教机构。先后担任过广西佛教会理事长、湖南省佛教会理事长、香港佛教协会理事兼秘书长、台湾中国佛教会常务理事,及南岳祝圣寺住持、广西能仁寺开山住持、南岳佛学讲习所所长、台湾松山寺开山住持、台湾善导寺住持、台湾玄奘寺住持等职务。著有《中国大藏经翻译刻印史》、《中国大藏经雕刻史话》、《二力室文集》三集及日记多册,惟在大陆时期者均已散失。他致力于佛教文化、教育事业,建树巨大,对近代佛教(尤其是台湾地区)有广泛的推动和深远的影响,堪为中国佛教民国时期的中流砥柱之一。
飞锡:佛教语。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据《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隐峰游五台,出淮西,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
㊀晋孙兴公(绰)《游天台山赋》:“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 ”唐李周翰注:“王乔,仙人。应真,得真道之人。执锡杖而行于虚空,故云飞也。”后谓僧徒游方为飞锡。《冷朝阳同张深秀才游华严寺》:“有僧飞锡到,留客话松间。”
㊁指游方的僧徒。 唐杜甫《大觉高僧兰若》:“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澄潭昭日月:指日月潭。
东来一苇:一苇渡江是达摩祖师的宗教故事。现在少林寺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
玄奘寺:台湾玄奘寺位于南投县,是为纪念唐代到西域取经、对宣扬佛教及中华文化做出贡献的玄奘法师而建的寺院。该寺建于公元1965年。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在南京掠走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供奉在日本崎玉县慈恩寺,1955年,始将部分顶骨舍利归还中华民国佛教会,并择定暂时安奉于日月潭畔之玄光寺;1965年11月,玄奘寺落成后,灵骨才迎奉入玄奘寺。
笺:保召棠 南通望海楼联 :
龛护白云,是大士双趺坐处;
楼观沧海,惟达摩一苇杭之。
秦陇杂诗 其八 当代 · 伯昏子
七言绝句
传译流美忆盛时,贝叶重寻惜已迟。
鹄影看从五陵落,风烟破碎竟何之。
注:慈恩寺,在长安城南,昔为译场。玄奘自天竺归,建浮图以贮梵经。高适、薛据、杜甫、岑参、储光羲有《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唱和之作。
玄奘大师 当代 · 李意坚
对联
只身别去,道不完尘劳契阔,戈壁苍凉,忆啮雪餐风,几回振锡穷荒外;
万劫归来,但赢得花雨缤纷,梵心朗澈,便书传口授,百代引航玄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