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宋书》卷二十七〈符瑞志上〉~766~
鲁哀公十四年,孔子夜梦三槐之间,丰、沛之邦,有赤烟气起,乃呼颜渊、子夏往视之。驱车到楚西北范氏街,见刍儿摘麟,伤其左前足,薪而覆之。孔子曰:「儿来,汝姓为赤诵,名子乔,字受纪。」孔子曰:「汝岂有所见邪?」儿曰:「见一禽,巨如羔羊,头上有角,其末有肉。」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为赤刘,陈、项为辅,五星入井从岁星。」儿发薪下麟示孔子,孔子趋而往,麟蒙其耳,吐三卷图,广三寸,长八寸,每卷二十四字,其言赤刘当起,曰:「周亡,赤气起,大耀兴,玄丘制命,帝卯金。」孔子作春秋,制孝经,既成,使七十二弟子向北辰星罄折而立,使曾子抱河、洛事北向。孔子斋戒向北辰而拜,告备于天曰:「孝经四卷,春秋、河、洛凡八十一卷,谨已备。」天乃洪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受而读之曰:「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
典故
张邵

相关人物
张邵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戴颙传》
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张邵与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

例句

自此辞张邵,何由见戴逵。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

典故
著帩头

相关人物
罗敷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
《古词·艳歌罗敷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例句

见说自能裁袙腹,不知谁更著帩头。 段成式 嘲飞卿七首之四

典故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67~
〈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锄,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一解使君从南来,五马立歭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二解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昭明文选》卷五十七晋·潘安仁(岳)《马汧督诔序》
「剖符专城,纡青拖墨之司,奔走失其守者,相望于境。」唐·张铣注:「专,擅也。擅一城也,谓守宰之蜀。」

例句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李白 古风

素心爱美酒,不是顾专城。 李白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蜀国才微甘放荡,专城年少岂蹉跎。 李群玉 留别马使君

只宜裁密诏,何自取专城。 杜牧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杜甫 草堂

专城书素至留台,忽报张纲揽辔回。 权德舆 同陆太祝鸿渐崔法曹载华见萧侍御留后说得卫抚州报推事使张侍御却回前刺史戴员外无事喜而有作三首

丽质全胜秦氏女,藁砧宁用专城居。 权德舆 薄命篇

五兵常典校,四十又专城。 独孤及 送长孙将军拜歙州之任

使君年纪三十馀,少年白皙专城居。 王维 送崔五太守

何言左迁去,尚获专城居。 白居易 马上作

安康地理接商于,帝命专城总赋舆。 皇甫曾 送商州杜中丞赴任

特以专城贵,深惟列郡安。 苏颋 奉和圣制漕桥东送新除岳牧

勿言行路远,所贵专城伯。 苏颋 钱唐州高使君赴任

紫台初下诏,皂盖始专城。 钱起 送张中丞赴桂州

东土忽无事,专城复任贤。 钱起 送马使君赴郑州

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韦应物 春游南亭

专城未四十,暂谪岂蹉跎。 韦应物 送房杭州

典故

《宋书》卷十九〈乐志一〉~549~
〈子夜哥〉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晋孝武太元中,琅邪王轲之家有鬼哥子夜。殷允为豫章时,豫章侨人庾僧度家亦有鬼哥子夜。殷允为豫章,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
《旧唐书》卷二十九〈音乐志二·清乐〉~064~
子夜,晋曲也。晋有女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晋日常有鬼歌之。
《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辞一·吴声歌曲·子夜歌四十二首〉~64~
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宋书·乐志》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古今乐录》曰:「凡歌曲终,皆有送声。子夜以持子送曲《凤将雏》以泽雉送曲。」《乐府解题》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
典故
紫囊


《晋书》卷二十五〈舆服志〉~772~
革带,古之鞶带也,谓之鞶革,文武众官牧守丞令下及驺寺皆服之。其有囊绶,则以缀于革带,其戎服则以皮络带代之。八坐尚书荷紫,以生紫为袷囊,缀之服外,加于左肩。
《宋书》卷十八〈礼志五〉~59~
尚书令、仆射、尚书手板头复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笏。朝服肩上有紫生袷囊,缀之朝服外,俗呼曰紫荷。或云汉代以盛奏事,负荷以行,未详也。
典故
宗居士
 
宗炳

相关人物
宗炳

参考典故
雷居士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宗炳传》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宗炳〉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罝潜处,考槃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徵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徵通直郎;东宫建,徵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之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开,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
典故
宗雷

相关人物
宗炳
 
雷次宗

参考典故
宗炳
 
雷居士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宗炳〉~2278~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罝潜处,考槃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徵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徵通直郎;东宫建,徵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之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开,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雷次宗〉~2292~
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也。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笃志好学,尤明三礼、毛诗,隐退不交世务。本州辟从事,员外散骑侍郎徵,并不就。与子侄书以言所守,曰:夫生之修短,咸有定分,定分之外,不可以智力求,但当于所禀之中,顺而勿率耳。吾少婴羸患,事钟养疾,为性好闲,志栖物表,故虽在童稚之年,已怀远之意。暨于弱冠,遂托业庐山,逮事释和尚。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于是洗气神明,玩心坟典,勉志勤躬,夜以继日。爰有山水之好,悟言之欢,实足以通理辅性,成夫亹亹之业,乐以忘忧,不知朝日之晏矣。自游道餐风,二十馀载,渊匠既倾,良朋凋索,续以衅逆违天,备尝荼蓼,畴昔诚愿,顿尽一朝,心虑荒散,情意衰损,故遂与汝曹归耕垄畔,山居谷饮,人理久绝。日月不处,忽复十年,犬马之齿,已踰知命。崦嵫将迫,前涂几何,实远想尚子五岳之举,近谢居室琐琐之勤。及今耄未至惛,衰不及顿,尚可厉志于所期,纵心于所托,栖诚来生之津梁,专气莫年之摄养,玩岁日于良辰,偷馀乐于将除,在心所期,尽于此矣。汝等年各成长,冠娶已毕,修惜衡泌,吾复何忧。但愿守全所志,以保令终耳。自今以往,家事大小,一勿见关,子平之言,可以为法。元嘉十五年,徵次宗至京师,开馆于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馀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车驾数幸次宗学,资给甚厚。又除给事中,不就。久之,还庐山,公卿以下,并设祖道。二十五年,诏曰:「前新除给事中雷次宗,笃尚希古,经行明修,自绝招命,守志隐约。宜加升引,以旌退素。可散骑侍郎。」后又徵诣京邑,为筑室于钟山西岩下,谓之招隐,使为皇太子诸王讲丧服经。次宗不入公门,乃使自华林东门入延贤堂就业。

例句

诗人识何谢,居士别宗雷。 李端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独有宗雷贱,过君著敝袍。 李端 题郑少府林园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权德舆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桑门许辩才,外学接宗雷。 权德舆 送文畅上人东游

幸许宗雷到,清谈不易闻。 权德舆 送映师归本寺

典故
宗许

相关人物
许询(字玄度)
 
宗炳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宗炳〉~2278~
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罝潜处,考槃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徵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徵通直郎;东宫建,徵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之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开,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唯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26~
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南朝梁·刘孝标《续晋阳秋》曰:「许询字玄度,高阳人,魏中领军允玄孙。总角秀惠,众称神童,长而风情简素,司徒掾辟,不就,蚤卒。」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27~
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例句

为我谢宗许,尘中难久留。 耿湋 寻觉公因寄李二端司空十四曙

典故
作坚城


《宋书》卷四十三〈檀道济列传〉~343~
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立,讽道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加散骑常侍,给鼓吹一部。进封武陵郡公,食邑四千户。固辞进封。又增督青州、徐州之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五郡诸军事。及讨谢晦,道济率军继到彦之。彦之战败,退保隐圻,会道济至。晦本谓道济与羡之等同诛,忽闻来上,人情凶惧,遂不战自溃。事平,迁都督江州荆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四郡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持节、常侍如故。增封千户。元嘉八年,到彦之伐索虏,已平河南,寻复失之,金墉、虎牢并没,虏逼滑台。加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率众北讨。军至东平寿张县,值虏安平公乙旃眷。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之。转战至高梁亭,虏宁南将军、济州刺史寿昌公悉颊库结前后邀战,道济分遣段宏及台队主沈虔之等奇兵击之,即斩悉颊库结。道济进至济上,连战二十馀日,前后数十交,虏盛,遂陷滑台。道济于历城全军而反。进位司空,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并如故。还镇寻阳。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屡经危殆,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索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既至,上间。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诏曰:「檀道济阶缘时幸,荷恩在昔,宠灵优渥,莫与为比。曾不感佩殊遇,思答万分,乃空怀疑贰,履霜日久。元嘉以来,猜阻滋结,不义不昵之心,附下罔上之事,固已暴之民听,彰于遐迩。谢灵运志凶辞丑,不臣显著,纳受邪说,每相容隐。又潜散金货,招诱剽猾,逋逃必至,实繁弥广,日夜伺隙,希冀非望。镇军将军仲德往年入朝,屡陈此。朕以其位居台铉,豫班河岳,弥缝容养,庶或能革。而长恶不悛,凶慝遂遘,因朕寝疾,规肆祸心。前南蛮行参军庞延祖具悉奸状,密以启闻。夫君亲无将,刑兹罔赦。况罪衅深重,若斯之甚。便可收付廷尉,肃正刑书。事止元恶,馀无所问。」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隰、征北主簿承伯、秘书郎遵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诛。又收司空参军薛彤,付建康伏法。又遣尚书库部郎顾仲文、建武将军茅亨至寻阳,收道济子夷、邕、演及司空参军高进之诛之。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邕子孺乃被宥,世祖世,为奉朝请。
典故 
公田种秫
 
彭泽田
  
效陶种秫
 
无田供秫米
 
种秫
 
种秫田
 
访秫粳
 
陶令秫酒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例句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刘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如求神仙药,阶下亦种黍。但使长兀然,始见天地祖。 刘驾 效陶

莫道耕田全种秫,兼闻退食亦逢星。 方干 与桐庐郑明府

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杜甫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典故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

例句

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曹松 赠雷乡张明府

累职比柴桑,清秋入楚乡。 卢纶 送乐平苗明府

典故
陶令醉
 
陶潜醉

相关人物
陶潜


《宋书》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陶潜〉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例句

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 刘长卿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 刘长卿 送薛据宰涉县

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 司空图 书怀

纵酒真彭泽,论诗得建安。 严维 赠万经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张继 冯翊西楼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李白 戏赠郑溧阳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 许浑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

茂陵闲久病,彭泽醉长贫。 许浑 赠王处士

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许浑 途经李翰林墓

醉从陶令得,善必丈人知。 赵嘏 岁暮江轩寄卢端公

陶令接䍦堪岸著,梁王高屋好欹来。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

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 齐己 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齐己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典故
鲍公篇
   
鲍明远
 
鲍昭
 
相关人物
鲍照


《宋书》卷五十一《宗室传·刘义庆传》附《鲍照传》
鲍照字明远,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临海王子顼为荆州,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子顼败,为乱兵所杀。

例句

乐章轻鲍照,碑板笑颜竣。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岑参 送弘文李校书往南汉拜亲

行尽江南塞北时,无人不诵鲍家诗。 崔子向 上鲍大夫

常叹苏生官太屈,应缘才似鲍参军。 戎昱 送苏参军

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参军。 朱湾 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行军持节大夫初拜东平郡王

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 李白 赠僧行融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 李白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李端 赠康洽

白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昭文。 李群玉 言怀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李贺 秋来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 春日忆李白

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 杜甫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戚里旧知何驸马,诗家今得鲍参军。 杨巨源 酬于驸马二首之一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潘炎 清如玉壶冰

乌惊宪府客,人咏鲍家诗。 皎然 奉同颜使君真卿袁侍御骆驼桥玩月

欲将张翰秋江雨,画作屏风寄鲍昭。 韦庄 江行西望

鲍昭多所得,时忆寄汤生。 齐己 寄唐禀正字

风骚味薄谁相爱,攲枕常多梦鲍昭。 齐己 寄益上人

社思匡岳无宗炳,诗忆扬州有鲍昭。 齐己 荆渚逢禅友

典故
相关人物
颜延之
 
鲍参军

参考典故
颜光禄
 
鲍参军


《宋书》卷五十一《宗室传·刘义庆传》附《鲍照传》
鲍照字明远,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临海王子顼为荆州,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子顼败,为乱兵所杀。
《诗品》卷中《宋光禄大夫颜延之》
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则蹈于困踬矣。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

例句

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杜甫 遣怀